作者:芒来小姐 编辑:阿若

来源:壹点灵心理

ID:yidianling0

你发现了吗?最近几年,大家的人生目标都出奇的一致:

追求稳定。

工作要选稳定的,大环境不好,私企流动性太大,要考公考编,有“铁饭碗”才不愁; 对象要挑情绪稳定的,也希望自己情绪稳定,遇事不急不躁,面对一切都淡淡的; 交朋友也要稳定,特立独行的人最好远离,容易滋生变数,要找有稳定身份地位、能帮到你的……

生活中,这些追求“稳定”的话比比皆是。

但这种追求能带来无忧无虑的生活吗?

不尽然。

很多人追求“稳定”,却不知道自己追求的东西,到底适不适合自己。

先来讲一个案例——

01

你追求的稳定‍‍‍‍‍‍‍‍

‍‍‍‍‍‍‍‍‍‍‍‍‍‍‍‍‍‍‍‍‍‍‍‍‍‍‍‍

其实是假稳定‍‍‍‍‍‍

来访者咨询时,一直把“稳定”挂在嘴边。

她的工作很稳定,活不多也不难,工资不高但其他福利挺好。

她不太满意的是领导,明明上班可以交代的事,非要让人加班。

来访者经常想辞职,但一想到现在大环境不好,走了可能找不到这么稳定的工作,她就舍不得放手。

而且这是她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3年来没学到多少东西,她深知自己在市场上根本没啥竞争力。

一面想辞职,一面舍不得,每日的纠结让她很是心累,工作起来也心浮气躁。

生活迷茫空虚,随着年龄增大,其他工作机会也越来越少。

她得到了最渴望的稳定,可一点也不快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pexels

除了工作中追求稳定,来访者也希望自己感情稳定。

她的男友是高中就在谈的对象,两个人知根知底,双方父母也都彼此熟悉。

男朋友是个程序员,收入不错。性格老实,不乱花钱,还靠自己全款买了辆车。

不管从哪方面看,这位男性都是绝佳的结婚对象,能给她稳定的生活。

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相处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对方看似情绪稳定,但也没什么情绪感知能力,很容易逃避、冷暴力,对什么事情都满不在乎......

他们经常吵架,但从不解决问题。

两个人分分合合,好像没那么爱了,又很难彻底断掉。

因为他们都深知,对方是最适合、最稳妥的结婚对象。

他们很怕,彻底分开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同等条件的了。

没那么喜欢,也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来源:pexels

来访者就这么耗着,犹豫要不要和对方走进婚姻。

我问她:“对你来说,稳定为什么如此不可或缺?”

她想了一会儿说:

“安全感吧,我很害怕改变。”

稳定是她躲避改变的“象牙塔”,只要生活一成不变,她就永远也不用长大。

可再稳定的选择,在不稳定的世界也很不安全。

这些打着“稳定”旗号的躲闪和逃避,其实并不能带来真正的安全。

02

假稳定的本质:‍‍‍‍‍‍‍‍‍‍‍‍‍‍‍

安全需要‍‍‍‍‍‍‍‍‍‍‍‍‍‍‍‍

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一书,揭开了“假稳定”的本质:

倘若生理需求得到了满足,吃喝不愁,人们就会生出安全需要,也就是“渴望稳定、避免变数、免受焦虑混乱”。

在安全需求的趋势下,我们会成为寻求安全的“机器”。

就像书里写的:“倘若一个人长期处在这种足够极端的状态中,那么他就成了一个只为安全而活的人。”

只为安全而活,意味着放弃追求梦想、爱、希望、欲望和成长。

转而衍生出强迫倾向,不允许事情出现差错;

或者退行到孩童世界里,追求受外界庇护的生活。

这种状况下,我们会逐渐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pexels

我有另一位来访者,小时候非常害怕失序、不稳。

她的妈妈脾气阴晴不定,上一秒开心,下一秒生气,让她心惊胆战、不知所措。

对她来说,不稳定意味着妈妈的苛责、惩罚。

她希望妈妈要么总是开心,要么总是生气,不要反复无常,让她猜不透。

这个希望,在妈妈身上无法得到实现。

她就退而求其次,追求其他方面的稳定,比如每一个玩偶分类摆放,不乱位置。

但这种追求只是短暂缓解了不安,甚至,让她对不稳定更加敏感。

她有一个发声玩具熊,每天早上8点都会对她说:你好,西西!又是美好的一天!

有一天,玩具熊被妈妈洗了,第二天没有对她说话。

那一整天她都特别不安,反复问妈妈:

“小熊干了吗?”“小熊明天可以回来吗?”

她很害怕明天玩具熊也不对自己说话,仿佛有一种“世界要毁灭了”的感觉。

长大之后她才知道,那份恐惧是不切实际的。

来源:pexels

使她领悟到这一点的,是一次单位发福利,请大家去帕劳潜水。

海面下的世界踩不到底,刚下水时她慌得不得了,不断挣扎,脑中不断浮现自己自己溺亡的样子。

她紧紧抓住一旁的潜水教练,他是她在不稳定环境中唯一的稳定因素。

但潜水教练拿来了她的手,让她看另一个地方,她鼓起勇气转头,看到了有生以来最美丽的风景——

一群可爱的柠檬鲨在海中嬉戏,底下是一片七彩珊瑚礁,美得像梦一样。

这给她的世界观造成了冲击:

原来,忍受一些的不稳定,能得到如此洗涤心灵的体验。

不稳定,似乎也没有那么坏。

来源:pexels

之后的生活里,她开始平衡安全和不安,适度品味一些变数,而不是一昧追求安全感。

比如,不再总喝一种咖啡,常喝的品牌出了新品,也点一点换换口味;

不再总跟那几个朋友玩,网上认识了聊得来的陌生人,也约着一起吃饭;

不再总过一成不变的生活,心血来潮换一下回家路线,交通方式,甚至“说走就走”。

这样尝试了一段时间,她发现:

她变“迟钝”了,小变数不痛不痒,不再能刺激到她,这给她省去了很多烦恼忧虑。

这标志着她正在成为“安全感的主人”,能够自由选择:

追求安全,还是追求快乐幸福? 追求稳定,还是追求改变成长?

能够忍受更高的心理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些挑战和变数,内心便有了真正的安全稳定。

03

稳定的秘诀:‍‍‍‍‍‍

过适度不稳定的生活‍‍‍‍‍‍

我们可以参考马斯洛在《需求层次理论》中总结的方向——

人有五种需要被满足的需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自尊需求,自我实现需求。

一个人能满足多少种需求,取决于这个人的内心力量和心智成熟程度。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进行现实检验:我当下最渴望满足的需求是什么?

是填饱肚子?是安全感?还是被爱、找到归属感?亦或是得到尊重?

如果你每天都在想下一顿吃什么、明天吃什么,那么你便处在生理需求层面; 如果你总在思考怎么才能被人尊重、让别人感到被尊重,那你就在努力满足自尊需求; 如果你正在为活出自己而努力,拼了命想要克服万难、实现理想,哪怕这在别人看来很不稳定。那么,你就处在了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层面。

处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层面的人,很难忍受不稳定;

而正在追求爱与归属感、自尊、自我实现的人,则能不同程度地包容变数。

检验结果,诚实反应了你内心能忍受多大程度的不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pexels

根据这个结果,我们再来探索自己的核心信念:

  • 对不稳定的恐惧背后,我恐惧的到底是什么?

  • 是吃不饱、穿不暖,还是生命受到威胁?

  • 这份恐惧符合实际现实吗?

  • 还是只是一种没来由的内心体验?

  • 当恐惧出现时,我真的需要停下手上的事情吗?

比如,我们正在面临一项有些挑战的任务,此时内心隐隐不安,好像正在遭受威胁。

这份恐惧可能会使我们想要放弃,但放弃不一定是明智的。

如果这份恐惧跟任务没关系,只是内心的一种体验,处理方式也不要在乎外部,而是从内心下手。

比如,做一些正念冥想练习平复心情;自我对话探索恐惧来源;与自我稳定的人对话学习经验。

这些努力,可以帮助我们调整核心信念。

等核心信念变得比较积极,对不稳定没有那么不耐受,我们再来判断自己要不要停下手上的事情。

这时得出的结论,会更加理性、成熟,且有助于我们成为稳定的主人,给与自己安全感。

来源:pexels

最后,增加「内在确定性」。

通常,我们会过度依赖 稳定环境,是自己的内在确定性不足。

而内在确定性,就是相信“外部世界如何变动,自己也能应对”的一种能力。

你可以多问问自己,真正喜欢的职业,想要的生活,擅长的领域到底是什么?

很多人就是通过发展第二职业,摆脱了对公司、父母、伴侣、环境的依赖,获得了内在对自己稳定地信任。

在这里,给大家推荐一项冷门且小众的副业:心理倾听师。

如果你对心理学感兴趣,但不知道从何开始,怎么靠它赚钱, 那么可以花1.9元来 体验一下「壹点灵心理倾听」的3天试听课程。

扫码获取课程链接

(需大专及以上学历)

你可以把“心理倾听师”的工作理解成轻型的心理咨询。

我们认真倾听来访者的问题,以包容的态度接受来访者,成为来访者的「树洞」,以此来获得收入。‍

而一份稳定的副业收入,会松动你对稳定环境的依赖,大大增强自己的内在确定性。

(学员反馈)

人是一个完整的个体,稳定与不稳定都是TA的一部分。

真正的稳定,建立在能够涵容不稳定之上。

就像中国道教朴素的处世观:

大阴大阳,过犹不及;阴阳调和,稳固坚实。

追求十分有安全感的生活,不如追求能够忍受一定不安全感的生活。

后者,才是结束不安的钥匙。

如果你正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服务,可以考虑壹点灵的心理服务,这里有4.5万名专业心理咨询师,可进行线上或线下咨询服务,他们专业、真诚,且已经准备好,识别下方二维码可预约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