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讯员 彭锦云)武汉市民小张今年28岁,职业是程序员。近半年来,他感觉视力在不断下降,因本身就有近视加上熬夜打游戏,他起初误以为是近视加深,但随着自己看东西越来越模糊,看电脑时还出现跳行的现象,便前往汉阳爱尔寻求帮助。

经该院主任医师孙代红的仔细检查,小张眼压正常,双眼视野出现缺损,排除头颅及视神经疾病后,被诊断为正常眼压性青光眼(指眼压在正常范围内,24小时眼压测量均低于21mmHg),但存在与青光眼相似的视盘损害,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缺损及视野损害),而且已经是青光眼晚期,仅剩管状视野。

在交流中得知,小张的亲戚之前因为眼压高被检查出青光眼,所以他觉得只有“眼压高才是青光眼”。

孙代红解释,眼压高是青光眼的主要危险因素,大部分青光眼是眼压升高引起视神经受损所致。正常的眼压范围是10-21mmHg,这是一组统计学数据,是大多数人的视神经可以耐受的安全眼压范围,在这个范围内视神经不会受到损害。但每个人的视神经可以承受的压力(眼压)是不同的,而像小张这样的患者,其眼睛可以承受的眼压就比正常人更低。举例来说,正常人眼压20mmHg时视神经不会受到影响,而小张的眼压可能眼压超过15mmHg,视神经就会受到损害,从而诱发青光眼。

汉阳爱尔院长叶应嘉介绍,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发病隐蔽,早期绝多达数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如眼酸、眼痛、用眼疲劳等,而且眼压正常,中心视力往往较好,若不对视盘、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及视野进行详细检查及密切随访观察极易漏诊,此外这类患者还应排除头颅及视神经相关疾病。

眼压不是诊断青光眼的唯一标准,还要结合眼底视盘、视神经和视野检查综合评估。日常生活里需警惕青光眼, 避免用眼过度,减少熬夜,有青光眼家族史、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高度近视患者应定期前往医院进行青光眼排查,如果出现眼胀痛、视疲劳或成年后近视度数仍不断增加、虹视 (白炽灯周围出现彩虹样光圈)、行走或驾驶困难、走路易撞物、易摔倒、视野缺失等情况时,即使视力正常,眼睛不疼不痒,也要及时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