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因为做家庭教育,直接或间接接触了不少青春期严重叛逆的孩子。
他们或者与父母之间关系特别僵,基本没有沟通;或者休学,窝在家里天天刷手机、打游戏。
父母非常痛苦无奈,却拼尽全力也走不到孩子的心里去,导致孩子很难恢复到正常生活的状态。
我们在找原因、研究对策的过程中学习了很多心理学的知识,查阅过很多资料,也用心思考过很多的方法,后来发现一个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普遍问题,那就是:这些孩子在学龄前的成长阶段,父母的参与度较少。
大体上总结为这么两种情况:
01、孩子6岁前,由祖父母担任主要照顾的角色
有些父母在年轻的时候拼命工作,顾不上管孩子,特别是妈妈比较忙碌的家庭,所以,孩子白天晚上都由祖父母来照顾,父母隔几天才接回去住两天。
还有的父母,心理上还是个孩子,却生育了自己的孩子,所以根本不会带孩子、爱孩子,恰巧有个能干的婆婆,于是将大部分养育责任揽过去了,妈妈几乎不参与带孩子。
这些父母对孩子的关爱有限,对孩子真正性格特点的了解也有限。当孩子慢慢长大,在关系到学习和教育的问题上,祖父母年纪已老,已很难承担起抚育的责任,这时候再由父母来接管抚育孩子的任务,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自然不会那么顺畅。
到了青春期阶段,父母若不去用心了解孩子的心理,在孩子心里也没有建立起权威,则很容易引起各种冲突,或者频繁使用一些不符合自己孩子的、不恰当的管教方式,结果导致无法沟通,亲子关系特别僵,有的孩子厌学了、抑郁了、焦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父母看似起到了主要照顾者的责任,但从不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
怎么说呢?就是表面上看,父母每天也在参与带孩子,但是实际并没有尊重孩子的发展规律来抚育孩子,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在带孩子,孩子的心理状态一直处于压抑当中。
孩子小的时候出于生存的需要必须要依赖大人才能成长,等他年龄增长到一定的程度,自我意识的需求越来越高,也变得有能力维护自己的权益了,自然会与父母产生比较剧烈的冲突。
以上两种情况归结到一个根本,就是:父母与孩子之间心理链接少。也就是,没有牢固的、亲密的亲子关系。
这就像有些家庭将孩子送出去养,等孩子大一点接回来,你会发现:这个孩子你怎么养也跟从小带在身边的不一样。他们与父母之间老是隐约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膜,有一种生疏感,缺乏亲热劲。
比如,反映高中生活的电视剧《小欢喜》,其中的高中生季扬扬一出场就特别叛逆,拒绝与父母沟通,不想学习。

主要原因就在于小时候与父母长期分离。爸爸季胜利为了实现从政的理想,在他小时候跟妈妈去了外地,季杨杨是由舅舅、姥姥、姥爷带大的,所以,他跟父母之间关系特别疏离,爸爸说什么话他也不爱听,甚至直接对抗,让父母非常伤心。

这种现象其实有着心理学理论和脑科学理论来支撑。
心理学上讲的“安全依恋”和“积极的恋母情结”都是指孩子在生命的初期,与父母尤其是妈妈建立起安全依恋感,让孩子感知到他是被爱的,不会被背叛的。
具有安全性依恋的孩子更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善于考虑行为的后果和他人的观点,更善于用建设性的、有益的方式处事,也让他们与父母和其他人更容易建立良好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研究表明,在孩子三岁前,若妈妈与孩子有两个星期以上的分离,会让孩子形成强烈的心理创伤。
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当中表示:人在5岁前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已经基本定性。
西班牙权威神经心理学阿尔瓦罗.毕尔巴鄂在《孩子的大脑:智商与情商的真相》中讲:婴儿在刚出生时就已经拥有了约1000亿个神经元,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神经元之间会产生数万亿次的连接。一些神经元甚至可以和50万个相邻的其他神经元产生连接。
绝大多数的神经元链接发生在6岁之前,6岁之后,大脑会慢慢消减掉平时很少用到的链接。
所以,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情感链接需要在幼年时期及时建立起来。
怎么链接?当然是蕴含在平时生活的细节当中:妈妈的拥抱、爸爸给孩子做一顿饭、关爱的话语、一起去购物、在公园中奔跑……这些点点滴滴的陪伴、关爱,就会让孩子的大脑产生很多的链接,助力孩子情感和智力的发展。
这些链接在童年时期若是缺失的话,长大后不可能完全修复。
反之,父母自己带大的娃,青春期叛逆现象更少,即使有,父母与孩子之间的隔阂也会处理得更快、更好,因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神经链接更多,情感基础更牢固,更容易沟通、相互理解。
所以,在孩子的幼年阶段,父母要多多参与孩子的成长。
若因为无法调和的客观条件确实无法实现陪伴孩子成长,就要想办法多多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情感链接。
一句话,只要关系好,什么事都好说。父母与孩子之间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