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乒乓球还有两大技术亟需创新和攻关!
哪两项技术?
一个是正手短正手处理球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过刚刚结束的澳门男子世界杯半决赛和决赛马龙分别对阵王楚钦和林高远的球迷朋友一定记忆深刻,马龙之所以在半决赛能够零封王楚钦晋级决赛,决赛在0比三大比分落后的情况绝地逆转连扳四局最终夺冠,其实马龙在两场比赛中均采用一个战术,那就是反侧旋转发至王楚钦和林高远的正手小三角区域!
对阵王楚钦,马龙采用的是逆旋转发球发至王楚钦的正手小三角区域,对阵林高远,马龙采用的是反手发球至林高远的正手小三角区域!
对于马龙这样的发球,无论是王楚钦和林高远均多数采用的是移动步法至正手区域,采取反手拧拉的办法来处理马龙这样的发球!
这样的接发球方式有三大弊端,一是需要身体快速移动,从自己站位反手区域要快速移动到正手区域,太多的情况下需要在移动击球,也就是移动中反手拧,稳定性显然难以保证!
二是移动到正手区域采取反手拧来接这个球,那么反手位所暴露出来的大片空档显然遭遇到马龙的攻击!
三是无论是移动到正手区域反手拧这个球,还是拧过去接对手攻击暴露出来的反手大片空档,均不能做到在最舒服的位置,在最合理的击球时间从容发力!
不能从容发力,面对马龙得心应手的从容发力和调动怎么可能不输球?
从以上的分析来讲,对手发至自己正手位小三角区域的无论是什么样的旋转发球合理的接发球方式均应该是采用正手技术来处理这样的发球,而目前的情况是,对于正手小三角区域的发球只有成熟的技术那就是正手挑和正手剌,对于旋转极其强烈的反旋转侧上和侧下,摆短技术根本就用不上,根本就摆不住,只要是摆,不是出台,就会冒高!
那么问题来了,除了正手挑、正手剌这样的先进技术之外,正手处理正手位的小三角区域的来球能不能像反手拧那样的技术来处理这样的来球?
这样的技术需要攻关,需要创新,需要突破!
第二个是近台侧切技术!
近台侧切技术主要应对对手的暴冲暴拉,马龙在澳门男子世界杯半决赛对阵王楚钦时有两个这样的处理球技术,但是马龙这样的侧切均以失败告终,均没有得分,这也说明这项技术还不成熟,也需要继续在侧切的时间点,接触球的部位和球拍摩擦球的方向和轨迹上继续加以改进和研究!
中远台侧切技术目前世界乒坛男子球员有相当多的高手均已经能够熟练掌握,但是中远台侧切存在突然性,给对手足够的反应时间,威胁不够!
很显然马龙对阵王楚钦的两个近台侧切如果上台,大头恐怕根本就难以应对,这才是近台侧切的真正威胁!
近台侧切技术从目前来看,做的最好的马龙依然无法做到稳定上台,威胁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