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预防疟疾

防蚊灭蚊

疟疾俗称“打摆子”,发作时患者会感觉发冷、发热、寒战,古代称为“瘴气”,是全球范围内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目前主要流行于非洲、东南亚和南美洲等地区,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威胁。

疟疾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我国已于2021年实现了消除疟疾目标但每年仍有数千例国外流行区旅行、务工回国人员输入性病例,时有重症和死亡。

疟疾是通过什么传播的

疟疾是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当蚊子叮咬疟疾患者时,疟原虫随血液进入蚊体,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疟原虫经过发育形成子孢子并进入蚊子唾液腺,在蚊子再吸血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传播疟疾。

此外,输入了被疟原虫感染的血液也会导致疟疾传播。

不是所有的蚊子都能传播疟疾

相关研究表明,只有按蚊才能传播疟疾,全球已知的按蚊种类超过469种,其中,可传播疟疾的就有40余种。按蚊多数孳生在天然积水中,从湖泊、溪流以至树洞、露水,处处可见它们的身影。成蚊栖息时一般身体翘起,成约45°角停落于接触面,因而易于辨识,幼虫则平浮水面,身体与水面平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传播疟疾的按蚊有哪些

在我国,中华按蚊、微小按蚊、嗜人按蚊和大劣按蚊是传播疟疾的四种主要按蚊,其中中华按蚊广泛分布。

在非洲,主要疟疾传播媒介有冈比亚按蚊、阿拉伯按蚊和催命按蚊,它们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地区,喜欢栖息在静水中,多传播恶性疟,要时刻警惕。

疟疾的症状有哪些

冷(寒战期)

骤起发冷寒战,四肢末端先发凉,之后背后和全身发冷,面色苍白、口唇发绀,持续约10分钟至1小时。

热(高热期)

寒战停止而随之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神志清,伴口渴、全身酸痛、呼吸急促,持续2~4小时。高热患者还会出现抽搐、剧烈头痛、恶心等表现。

汗(大汗期)

高热后期大汗,体温骤降,自觉明显缓解,仍感乏力,持续30分钟~1小时。

歇(间歇性发作)

间日疟和卵形疟的发作周期为隔天一次;恶性疟一般间隔24~48小时发作一次;三日疟隔2日发作一次,且较规律。

除了上述疟疾的典型症状外,有些病例的症状并不典型,发冷-发热-出汗症状不明显,且发作周期不规律。有些病人除发热外,还伴有呼吸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或神经系统症状等。

务人员请注意:如果接诊有以上症状的患者,应主动询问发热病人流行病学史,秉着安全、有效、合理、规范的原则,及时实施医治,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还要进行休根治疗。

踏出国门,警惕疟疾感染风险

2022年全球共报告疟疾病例2.49亿例,其中死亡病例达60.8万例。近年来,随着赴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务工、商务、旅游等人员数量大量增加,我省境外输入性疟疾正呈逐年上升态势。特此提醒赴非洲、东南亚等高疟区的人员一定要注意防范,避免蚊虫叮咬感染疟疾。

全球疟疾流行国家或地区

大洲

国家或地区

非洲

(46)

安哥拉、贝宁、博茨瓦纳、布基纳法索、布隆迪、喀麦隆、中非、乍得、科摩罗、刚果布、科特迪瓦、刚果金、赤道几内亚、 厄立特里亚、斯威士兰、埃塞俄比亚、加蓬、冈比亚、加纳、几内亚、几内亚比绍、肯尼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马拉维、马里、毛里塔尼亚、莫桑比克、纳米比亚、尼日尔、尼日利亚、卢旺达、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塞内加尔、塞拉利昂、南非、南苏丹、多哥、乌干达、坦桑尼亚、赞比亚、津巴布韦、吉布提、 索马里、苏丹、佛得角

美洲(17)

玻利维亚、巴西、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厄瓜多尔、法属圭亚那、危地马拉、圭亚那、海地、洪都拉斯、墨西哥、尼加瓜拉、巴拿马、秘鲁、苏里南、委内瑞拉

亚洲(19)

阿富汗、巴基斯坦、沙特阿拉伯、也门、孟加拉国、不丹、朝鲜、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尼泊尔、泰国、柬埔寨、老挝、菲律宾、韩国、越南、伊朗、东帝汶

大洋洲(3)

巴布亚新几内亚、所罗门群岛、瓦努阿图

数据来源:江苏寄生虫病防治微信公众号

如何防蚊灭蚊

想要做好疟疾预防工作,防蚊灭蚊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尤其是准备前往非洲、东南亚等高疟地区的人员,一定要做好以下措施。

1.户外活动时穿上长袖衣裤、涂抹驱蚊剂。

2.避免在树荫、草丛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3.睡觉时使用蚊帐,关好纱门、纱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室内用蚊香薰蚊或灭蚊药喷洒,使用时要注意安全。

5.厕所和猪牛羊圈等重点场所也要经常喷洒杀虫剂灭蚊。

6.院落杂草、各种积水定时清理,避免蚊虫孳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感染了疟疾怎么办

如果出现发冷、发热、出汗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到专业机构就诊,并主动告知医生疟疾流行区旅居史,以便开展疟疾的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避免重症甚 至死亡病例的发生。

咸宁市疟疾治疗定点医院名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中国疾控中心、湖北省疾控中心、江苏寄生虫病防治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