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一门学科,想把握时无法接近,不想卷入又无法避免;它关系到人类的未来,又不乏权力的倾轧;它高深到变幻莫测,又直白到离不开武器的批判……

它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这门学科就是政治学,就算你自认为对政治无感,你也要懂点这门知识。因为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政治是人类集体生活的一种组织和安排,小到个人和家庭和社群,大到国家和国际社会。

小北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因其深入浅出的解读和广泛的知识覆盖,一直备受读者喜爱。近期再版的《政治学十五讲》,能帮助你快速构建对政治学的基本认知和理解框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瓣:8.6

1229评价

豆瓣:8.2

504评价

豆瓣:8.7

3934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瓣:8.5

3317评价

豆瓣:8.7

1606评价

豆瓣:8.3

823评价

豆瓣:8.6

1301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豆瓣:8.0

718评价

豆瓣:9.3

105评价

你永远可以信得过北大社十五讲系列

作者燕继荣教授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使复杂的政治学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帮助读者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全面理解政治学。

人是要过社会生活的

和尚吃水背后也有政治学

人总是以群体的形式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也坚持认为“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总要处在一个社会关系当中,用今天的通俗说法,人总是要抱团的。

既然要抱团,那这些团都有哪些形式,分别有哪些功能,他们如何形成,如何组织,如何发展,这些团的组织机制怎么样,利益分配怎么样,权力结构怎么样,有怎样的激励效应,哪些东西要禁止,哪些要鼓励、激励,政治学科就是要研究这样的问题。

生活背后处处都有政治学的影子,比如三个和尚没水吃的问题,先看看经济学一般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了“产权理论”,假设谁挑水谁就享有水的产权,这样解决了吃水的问题。还有交易理论,企业管理的理论,总之他们都是想要解决物质资源的生产、供应和分配这样的问题。

“三个和尚没水吃”故事中,三个和尚住在同一个寺庙,每个和尚都认为其他人会去打水,结果导致没有人去打水,最终三个和尚都无水可用。

那政治学会怎么解释呢?三个和尚没水吃,政治学会解释为缺乏有效制度安排,没有调动和尚挑水的积极性,这个问题的本质在于没有有效的制度供给来刺激和尚挑水,这个例子典型地反映了我们人类行为的困境。

存在“搭便车”的地方就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只要有“搭便车”的机会存在,就会陷入危机。那么怎么才能走出这个困境,政治学给出的结论是要有制度规则,要有足够的激励制度,可能存在这些方式:

第一,抓阄。谁抓到谁下山,假设制度安排里三个和尚可以定期抓阄,吃水问题是不是解决了?第二,轮流。今天大和尚下山挑水,明天二和尚,后天小和尚。第三,分工。大和尚力气大,那就下山挑水,二和尚厨艺好,可以在家做饭,最后小和尚做些杂活,打扫寺庙,因此分工也能解决这个问题。第四,交换。谁也不想下山挑水,我们用寺庙里种植的蔬菜、瓜果和别人交换,可不可以?第五,集资购买。每人出一份资金,买矿泉水或者购买快递服务,让水能被送上山来,这也是一种办法。

但是,每一种制度做了安排以后,它会带来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麻烦。比如说抓阄,谁来监督?谁来实施抓阄呢?怎么防止抓阄作弊呢?可以专门找另外一个人监督抓阄,这样就产生了新的制度。

比如轮流也是个办法,可是轮到下山挑水的人生病了怎么办?类似这样的问题一大堆,当我们想到了第一步制度安排的时候,后续就会催生新的一系列制度,因此,制度就需要不断地叠加、完善。

关于权衡的学问

政治学面临的核心问题

和尚吃水不过是公共危机的极小的一个个例,政治学根本上就是通过制度供给来解决公共危机。

而这就离不开政治学的核心问题的讨论,一个层面是理论研究,即怎样的组织安排才是正义的、公平的、合理的,也就是大家都满意的?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理论上就会研究自由、平等、民主、效率、权威,并且研究如何均衡、协调这些要素。

第二个层面研究是实践研究,即怎么处理个人、社会、国家这三者的关系。在个人生活领域,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少受干预,保持自由;在社会生活领域,人们都希望更多的自治、自我管理,在国家生活领域,人们则希望公平、正义、合理,既要让每个人过得幸福,还要让社会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也要让国家在国际的体系当中有竞争力。

政治学的核心问题又能够进一步简化成怎么平衡权利和权力的关系、政府和公民的关系、自由和秩序的关系、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民主与科学的关系、精英和大众的关系等。人们经常讲,“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是在政治学研究里希望兼得所有东西,取得均衡发展

《新闻女王》截图

在权利和权力、自由和秩序的问题上,政治学研究往往就是在遵循规则和追求自由之间平衡。一种是多加规范,一种是不作约束,这两种需求之间的平衡心理反映在政治学科研究里,就是讨论秩序和自由的关系——自由转化成公民权利,秩序转化成国家权力

权利和权力的问题,也就是自由和秩序的问题

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偏向,一般来说,国家发生战乱以后,政治理论往往会倾向于秩序;制度管控过严的时候,人们又希望多元,希望自由。

政治学还关注公共管理问题,无论是无人负责还是多头负责的状况,都反映出公共管理的危机。从国家治理角度,政治学通过经验研究,分析哪些国家成为世界主导、哪些成功或失败,以探寻国家治理的典范与教训。

理解纷繁复杂的世界

看懂各种各样的纷争

现实的政治生活里,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政治纷争。从有文字记载以来,人们思考政治问题,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意见,而这些意见的立场又大不相同。

这些不同立场的观点所追求的目标是不一样的,例如世界主义追求世界大同,区域主义追求地区繁荣,国家主义追求国家强盛,民族主义可能强调民族的独立,社会主义可能追求社会自治,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至上,权利至上……

不同立场的人持有不同的观点,追求不同的目标,不同立场下人们的观点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分歧,这也成了我们现实纷争的主要根源。

纷争的主要表现、也是主要的原因,又体现在概念的滥用。例如冷战时代政治体系概念与其他社会体系概念相混淆,有的人有意运用像“民主”或“独裁”这类讨人喜欢或令人厌恶的政治名词,以影响人们对经济体系的态度。

事实(facts)和价值(values)区别对待

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前提

例如,根据不同价值取向解释政治概念,也会引起广泛的混淆。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价值喜好,对概念的认识和理解自然不同。此类分歧在“自由”、“平等”、“正义”、“权利”等概念上最为突出。

举一个例子,多数人会认为“自由”是一个值得追求的“东西”。对于一个备受管制的人来说,“没人管你”,那是多么值得向往的自由状态!可是,对于一个吃不饱穿不暖的人来说,“没人管你”的自由,是多么不人道!对自由的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就足以导致自由含义的混乱。

关于自由,霍布斯认为就是免于干涉,洛克认为是意志不受屈折,密尔认为自己的激情、虚假意识等也可能夺走自己的自由,共和主义式的观点认为自由就是没有依附关系……一切基本概念都有清楚的含义很可能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再举一个例子,“平等”在当今的民主时代也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追求。社会地位的平等、机会的平等、法律的平等、政治的平等、分配的平等,等等,每一种扩展性概念都代表了一种价值取向,而这些价值取向本身又是互相矛盾着的

有的人主张“数量的平等”,他们被认为是绝对的激进的平均主义者;有的人主张“机会的平等”和“权利的平等”,要求自由竞争,他们被认为是自由主义者;有的人主张保护弱势群体,实行“社会补偿”,他们被认为是社会主义者或者国家福利主义者。

书中诸多图表帮助快速捋清脉络(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总而言之,政治学作为一门学科,提供了理解这个复杂世界的工具,帮助我们洞察和分析各种纷争和冲突。通过学习政治学,我们能更好地识别和解析不同力量之间的博弈,理解政策决策的背后逻辑,让我们能在这个充满变动的世界中锚定自我。

你读过燕老师的这本书吗

谈谈政治学学习带给你的启发

2位优秀留言读者将获赠这本再版好书

政治学十五讲

燕继荣 著

-End-

观点资料参考:《政治学十五讲》

转载及合作请发邮件:scb01@pup.cn

▼点击名片 ⭐标关注我们▼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