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2024年已悄然走过三分之一的路程。对于计划在这一年购房的朋友们来说,今年的市场环境似乎特别有利于你们的购房计划。然而,对于众多房企,尤其是那些资金压力沉重的企业来说,卖房回笼资金的难度正逐渐加大。

今年的楼市政策环境堪称优渥,这里所指的“好”主要侧重于政策层面,而非市场环境的整体表现。在过去,楼市政策与市场环境往往相辅相成,政策向好时,市场环境亦会随之繁荣,房价亦会水涨船高,这无疑增加了购房者的负担。然而,今年的情况却有所不同,尽管政策环境依然有利,但市场环境却显得较为低迷。为了吸引购房者,开发商不得不采取降价促销的策略,这无疑为刚需购房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过去几年里,许多刚需和改善型购房者因为市场的不确定性而推迟了购房计划。但随着今年市场的全面放开,许多人开始重新考虑购房事宜。加之年初各地纷纷出台救市政策,鼓励人们购房,楼市似乎正逐渐回暖。

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预测房价将再次反弹上涨,毕竟过去的经验似乎总是如此。然而,现实似乎并未如他们所愿。自3月份以来,楼市的表现似乎有些后劲不足,所谓的“小阳春”似乎还未真正开始就已悄然结束。这无疑让许多购房者松了一口气,房价的稳定甚至下跌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时间。

对于许多有刚性购房需求的人来说,当前的房地产市场环境无疑令他们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们担心如果不尽快购房,房价可能会重演过去的上涨轨迹,让他们错失良机;另一方面,他们又忧虑一旦买房,房价可能持续下跌,导致他们的资产大幅缩水。对于广大普通民众而言,房价的高昂使得购房成为一项巨大的经济负担,一套房子往往承载了一个家庭的大部分积蓄。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房价下跌的担忧是合情合理的,甚至可以说,不担忧才是反常的。

那么,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里,人们究竟应该如何选择,是继续储蓄还是勇敢出手购房呢?实际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走势。我们不能仅凭个人的主观臆断或盲目跟风来做出决策,而是需要理性地分析市场趋势。

为了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未来房地产市场的脉络,我们不妨关注一下政策制定者和行业专家所释放出的“这三大信号”。这些信号可能会为我们指明方向,帮助我们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因此,请大家务必关注这些信号,不要再误判未来的楼市走向,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1、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在追求全民安居乐业的新征程上,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单纯的商品房市场已难以满足广大民众的居住需求。高昂的房价让许多城市即便是房价减半,依旧有许多人望房兴叹。因此,面对我国总体住房资源过剩,但仍有大量人群买不起房的现实,我们必须另辟蹊径。

特别是对于那些低收入人群和年轻一代,他们的住房问题更是解决全民居住问题的关键所在。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商品房市场,而应该拓宽思路,从多个角度寻找解决方案。

此外,租房市场的困境也不容忽视。由于租赁市场规则的不完善,以及租房者无法享受到与购房者同等的权益,使得租房并不能真正成为解决住房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倪虹副部长提出,我们将积极探索多元化的租赁住房供应模式,如为城市新青年、新市民量身打造70平米左右的小户型租赁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充分表明,国家正在积极通过建设更多适应不同人群需求的住房来解决这一难题。同时,国家也在大力推进租售同权、公租房和共有产权等创新模式,旨在为人们提供更多元化、更公平的住房选择。这意味着,未来人们不再被束缚于购买商品房这一单一途径,人们对商品房的过度依赖也将逐渐降低,从而迈向一个更加和谐、宜居的社会。

2,房产炒作的空间日渐狭窄。随着城市主体责任的明确,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机制逐渐浮出水面,其核心在于“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这一策略彰显了国家稳定房地产市场的坚定决心。土地价格是决定房价的重要因素,过去,土地价格的剧烈波动直接影响了房价的走势。若未来土地价格能保持稳定,房价的波动也将趋于平稳。

此外,国家正通过强化监管,防止各地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拉动经济增长。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城市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若这些长效机制执行不力,仍然存在依赖房地产拉动GDP的行为,将追究相关责任。

因此,过去两年虽然各地出台了众多救市政策,但均未突破“房住不炒”的调控底线。无论是炒房者还是刚需购房者,都应深刻认识到,炒房之路将愈发艰难。对于拥有大量房产的炒房客而言,当前抛售房产,确保资金安全,无疑是最为明智的选择。若未来楼市失去炒房客的支撑,多数城市和地区的房价将逐渐回归合理水平。

3、老房子的改造和拆迁将携手共进。过去,老城区的老房子多通过拆迁来焕发新生,一拆即改,既为居民解决了居住难题,又推动了城市的蓬勃发展。然而,随着城市版图的不断扩张,多数存在安全隐患的老房子已陆续拆除,余下的房子虽显陈旧,但骨架依旧稳固。此外,我国住房资源已相当充裕,无需再依赖拆迁重建来弥补住房短缺。因此,在当下的时代背景下,拆迁已不再是所有老房子的必然归宿。事实上,国家在2020年便推出了旧改政策,作为拆迁的继任者,旨在通过翻新和改造,为居民创造更宜居的环境,而非简单地推倒重建。

据黄艳副部长透露,在“十四五”期间,将力争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预计涉及小区数量高达21.9万个。这意味着,到2025年前,大部分老旧小区将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拆迁并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对于符合特定条件的老房子,拆迁仍是选择之一。住建部为此设定了明确标准:首先,城市更新单元(片区)或项目内的拆除建筑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现状总建筑面积的20%;其次,拆建比也应控制在2以内。这意味着,虽然拆迁规模将大幅缩减,但仍将有一部分老房子迎来新生。

拆迁规模的缩减,对楼市将产生深远影响。拆迁活动的减少,意味着流入楼市的资金将大幅减少。同时,拆迁户的减少也将削弱楼市的购买力。这意味着,楼市将失去大量的资金支持和购房者支撑。因此,旧改取代拆迁,无疑将对未来楼市和房价走势产生重大影响。

总结:经过上述三方面的考量,我们不难看出,房地产行业的未来趋势将日趋稳健。虽然各地政府纷纷出台救市措施,但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预计将逐步降低。同时,住房资源的过剩问题预计会愈发突出。因此,对于购房的决策,我们应该明确立场。对于刚需购房者或寻求改善居住条件的人来说,当前的政策环境及房价水平均较为适宜,今明两年或许是一个购房的好时机。然而,对于那些以投资为目的的购房者,我则不建议继续投资于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