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刚刚开启了新一轮的大选,73岁的莫迪竞选连任,超过9亿6千8百万选民,将用6周的时间完成投票。这次大选吸引着世人的关注,不仅仅因为它是迄今为止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大选,更重要的是,莫迪执政十年来,印度跃居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第五大经济体,更成为西方国家战略部署、企业投资争取的对象。莫迪能不能赢下第三个五年任期,关系到印度未来的走向,也将影响印太和全球的地缘格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19日,历时44天的2024年印度大选拉开帷幕。根据近期多份民调显示,莫迪的支持率维持在70%以上。今年印度大选分为七个阶段,持续至6月1日,最终于6月4日公布结果。9.68亿合格选民将参与投票,人数超过美国、巴西、俄罗斯、日本、英国和法国选民的总和。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执行所长 楼春豪:

“规模大,耗时长,花费多,政党多,这是印度大选的几个特点。印度自称是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所以它的选举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这场预计花费超140亿美金的选举超过了2020年的美国大选的费用。印度选举委员会在超过100万个投票站点安装550万台电子投票机,部署1500万名工作人员来完成这场浩大的选举。即使居住在偏远地区的选民也能参与投票。在交通不便的地方,马和大象驮着投票机,选民乘船到达投票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印度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个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在莫迪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23年,经济增长率达7.7%,远超市场预期。今年GDP增长预计也将达6%,成为全球经济增速最快的主要经济体之一。

莫迪在此次竞选中,提到多项有关印度外交政策和国防安全的内容。分析人士称:这明里暗里都涉及中国。

莫迪当选印度总理后第二年即2015年就访问了中国并参观了秦始皇陵兵马俑,显示他本人对中印关系高度重视。但2017年中印边界洞朗对峙事件发生后,双边关系迅速进入低谷。2018年,边界争议逐渐降温后,莫迪到武汉和中国国家主席进行了一次非正式会晤,使中印关系有所回暖。但后来随着边界争端再起,及新冠疫情期间印度对来自中国的投资采取的保护主义措施,使中印关系又陷入新的低谷。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所长 胡仕胜:

“印度和中国本就是竞争关系,不解决最核心的边界问题,中印关系没法发展,这是拿边界问题来绑架中印关系。”

莫迪在此次竞选中,提到多项有关印度外交政策和国防安全的内容。分析人士称:这明里暗里都涉及中国。4月10日,莫迪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称,印度和中国应“抓紧解决”两国旷日持久的边界问题。外界对此也解读不一。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所长 胡仕胜:

“他的原则性和根本性的立场没有变化。基于目前的框架来看,至少在整个印度精英层、决策层都认为,保持和中国的适度紧张是有利于大国崛起提速的。因为这样美西方就会大规模的对印度投入资源,拉印制华。如果美西方不对印度战略投入更多一点,印度就和中国搞好关系。这是一种政治筹码。”

莫迪加强与邻国关系并深化与全球大国的合作。2023年印度举办了G20峰会,印度塑造崛起的大国形象也让西方媒体将其与中国对比,将G20峰会描述为“龙象之争”的舞台。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峰:

“印度对中国始终抱有警惕戒心,它认为中国是它潜在的安全威胁,所以它不停地会有政治上的排挤和经济上的打压,包括通过军事演习来对中国施压。”

外界分析,“崛起的印度”让美国将其视为制衡中国的力量。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峰:

“包括中印关系这些年处于一种虽然稳定,但是下行状态。美国这一两年对印度不参与到俄罗斯的制裁,反而对俄罗斯进一步加强能源方面的合作,没有采取国家层面的反制行动,它们对印度的忍让目的就是为了它们心中更大的战略目标,想借印度来对抗中国。”

Part.

2

大选前夕,印度各党派早已纷争不断。而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及其联盟,也在设法为大选铺路。自今年2月13日起,来自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的数千名农民,以政府未能履行在保障农作物收购“最低支持价格”的立法和改革承诺为由,发起大规模游行抗议,在警民对峙中还引发了流血事件。

3月31日,印度反对派和其数万名支持者在新德里集会,抗议莫迪政府,呼吁举行自由和公正的选举。

党派之争水深火热,竞选丑闻也被曝光。大选前几天,印度选举委员会已查获了价值超40亿元贿选物资,这是印度75年历史上查获的最高贿选金额。印度选委会表示,此次扣押目的在于遏制选举舞弊并确保公正选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所长 胡仕胜:

“这种直接拿现金换实物,在过去的南亚选举活动中非常常见,比如一个村子的村长组织的好,候选人确实因为他们的投票而获胜,那么就会为这个村子修水渠,安自来水等等。有的是集体性的福利,有的是指向个人的福利。印度的地方党派如此之众多,想要脱颖而出的竞争是相当激烈和残酷的。”

4月17日,英国《卫报》发表社论称,无论大选结果如何,输家都是印度民主。反对党多名领导人被捕、银行账户被冻结的消息,让印度的民主声誉受到质疑。

而莫迪为此次大选发布的竞选纲领,也成为外界议论的焦点。

Part.

3

莫迪的私生活很少被公开,据说有一个强大的公关团队为其严密守护隐私。这位73岁的单身汉出生于古吉拉特州一个小镇的茶商之家,没有孩子,他选择了一种简朴、禁欲的生活方式。多年来,强大的舆论宣传让他成为一些民众心中的“神”,另一些民众则视他为自己的“家人”。

2019年大选时,印度人民党在人民院获得了303个席位,其执政联盟获得了352个席位。此次大选,莫迪所在印度人民党的主要挑战者是就是印度国大党。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峰:

“反对党,包括国大党以及国大党组成的‘印度国家发展包容性联盟’,INDIA联盟,很难与印度人民党的‘全国民主联盟’抗衡。原因在于由这26个党组成的联盟内讧不断,不能指望他们在全国层面形成真正的统一战线。”

在一场被称作结果“几乎没有悬念”的选举中,莫迪能否赢得400个席位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分析人士表示,这将取决于印度的南部地区。南部地区的GDP占全国30%以上,但在2019年上一届印度大选中,印人党在南方地区131个席位中只获取了30个席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执行所长 楼春豪:

“印度人民党这一次的基本盘应该还是在北方这面。因为一直以来南部几个邦的地方政党势力比较强,印度人民党很难挤进去,语言不一致,他们也并不认可印度教民族主义,他们更关注经济发展。印度人民党这一次除了巩固它的基本盘以外,能否在南部它的几个相对比较弱的邦取得优势,是一个看点。”

莫迪及其所属的印度人民党从未停止为自己拉票造势。4月14日,印度人民党发布了2024年大选的竞选纲领,名为“莫迪的保证”。此宣言重申了将印度打造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意图,并设定了“全球制造业中心”的目标,强调造福数亿印度人的福利计划。

莫迪重申了“发达印度”的口号,称到2047年印度独立100周年,将成为发达国家。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所长 胡仕胜:

“莫迪以宏大的叙事,画个很巨大的饼。比如说2047年印度会成为发达国家,这已经成为他的口头禅了。本来这是一个将来时,但似乎讲着讲着变成一个现在时了。”

Part.

4

近日莫迪在竞选集会上发言,称穆斯林为“渗透者”,被反对党指控发表仇恨言论。屡屡有效的“宗教牌”成为莫迪竞选的重要“法宝”。

早在大选之前,1月22日,莫迪高调出席位于印度北部城市阿约提亚的罗摩神庙揭幕仪式,就已经引发争议。这座印度教寺庙的争议性在于建立在一座清真寺的废墟上。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峰:

“罗摩神庙问题可以说是印度教和穆斯林之间的焦点矛盾之一,这也是印度人民党在最近的几十年不断崛起的一个重要因素。相传罗摩就在阿约提亚诞生,当年信奉伊斯兰教的莫卧尔王朝时代,推翻了印度教寺庙之后建了巴布里清真寺。建国后印度教占了多数,印度人民党就支持把以前的巴布里清真寺拆掉,建立一个罗摩教神庙。1992年围绕这个事件,双方民众发生了严重的暴力冲突,几千人死亡,震惊整个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天罗摩庙揭幕仪式,有7000多名政客、宗教人士与社会名流受邀参加,印度各地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然而,反对党联盟多名领导人宣布拒绝参加罗摩神庙揭幕仪式,称其是莫迪和印度人民党赶在选举开始前拉票的“政治工程”。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 钱峰:

“印度80%信仰印度教,选民的绝大多数也是信奉印度教的,打‘宗教牌’可以吸引大多数选民,确保政权长期延续下去。”

尽管莫迪及其政党的竞选纲领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蓝图,但质疑声不断。

国大党要员拉胡尔·甘地指责“莫迪的保证”纲领,对“物价上涨”和“失业”这两个关键问题保持沉默。反对党还指出,2018年时,印度人民党在卡纳塔克邦许下了600项承诺,结果连60项都没兑现。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执行所长 楼春豪:

“年轻人失业率特别高,2023年印度大学生毕业的失业率大概40%多,毕业即失业。有一些外媒提出,大家觉得印度在崛起,本身就给印度赋能了。但抛开这些的话,印度的崛起是不均衡的。印度在国内治理,在解决老百姓的就业,在解决贫富差距等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次莫迪虽然对连任充满信心,但是选举伊始就出现了种种的不平静,也让最终的结果隐含着变数。而莫迪为了稳住支持率,实施的不少政策措施被一些评论认为是,越来越远离西方的民主标准。而印度和莫迪对全球的经济排位、政治话语权都有更高、更具野心的目标。要仰仗西方在大国博弈中得到更多筹码,但又不能走得太远。如何走好钢丝绳,处处都考验着平衡的艺术。

制片人:宋阳

编导:胡远蓉

编辑:王津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