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原文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句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历来为文人墨客所传颂。但是关于诗句中“乌”字的解读,却一直存在争议。那么,“乌”到底是不是乌鸦呢?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从多个角度对此进行深入的探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创作背景与字面解读

根据史料记载,《枫桥夜泊》是张继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于南逃途中夜宿枫桥时的有感所作。诗中描绘了深秋的夜晚,月落时分,乌鸦的啼叫和满天霜华交织成一幅凄清的画面。

从字面上看,“乌”似乎指的就是乌鸦,因为乌鸦的啼叫常常与夜晚、凄凉、孤寂等情感联系在一起,也比较符合诗中的意境。

乌鸦与诗歌意境的契合

乌鸦作为一种鸟类,其黑色的羽毛和凄厉的叫声,往往被视为悲凉的象征。在古代文学中,乌鸦也常被用来渲染凄凉、萧瑟的氛围。例如《天净沙·秋思 》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因此,将“乌”解读为乌鸦,能够很好地契合诗中的意境,增强诗歌的表现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乌啼”的三种解读

关于“乌啼”的解读,学术界也一直存在争议,有的学者认为,“乌啼”中的乌就是乌鸦的啼叫,是诗人用来渲染气氛、表达情感的具象化手法;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乌啼”中的乌可能是乌臼鸟,据说这种鸟喜欢在半夜三更的时候啼叫,还总把睡梦中的人吵醒。

汉魏时期的乐府诗对它有过这样的描写:“可怜乌臼鸟,强言知天曙。无故三更啼,欢子冒闇去”,诗中写的正是乌臼鸟。还有一种说法则认为,“乌啼”指的是一个地名乌啼镇。这是因为乌鸦通常只会在白天叫,而诗人在描绘的则是半夜时分,半夜怎么又能听到乌鸦啼叫呢?因此,他们觉得这显然不合常理。这些争议的存在,也反映出古代诗词解读的复杂性。

个人见解与体会

在小编看来,“月落乌啼霜满天”里的“乌啼”,理解成乌啼镇更合乎逻辑。全句意思就是,月光洒落在乌啼镇的大地上,天地之间如同铺满了霜白茫茫一片。然而在实际解读中,我们不必过于拘泥于字面意义。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魅力在于其含蓄和留白,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因此,我们可以将“乌”视为一个开放性的符号,它既可以是乌鸦,也可以是其他鸟类或者是地名,甚至可以是诗人心中某种难以言说的思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无论是将“乌啼”解读为乌鸦,还是其他含义,都是不影响人们对这句诗的喜爱的。因为真正打动我们的,是诗句中所蕴含的深沉情感。这首诗中的景物的搭配、与人物的心情,可谓达到了高度的默契与交融,也为后来的作者提供了许多的启示。

写到最后

此诗细腻地勾画了月落乌啼、霜天寒夜、江枫渔火、孤舟客子等景象,可谓是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此外,这首诗也将作者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的顾虑充分地表现出来,可谓是写愁的代表作。“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啼”,并非一个简单的物象。它既可以被理解为乌鸦,也可以被赋予更丰富的象征意义。这种多元解读的现象,正是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所在。

大家觉得“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同时也欢迎收藏和转发。(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