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东北军若在九一八时和日军放手一搏,结局会怎样?

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东北地区深受日本侵略军的摧残,这一历史事件在国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痛楚。

在这种背景下,张学良的选择不进行武装抵抗,让他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国家的罪人。如果当时的东北军真的决定与日军决一死战,情况会如何发展?

尽管当时东北军的装备和训练水平与日军有所不及,但全力一搏的抵抗无疑会给日军带来极大的困难。

虽然彻底击败日军似乎不太可能,但能在战场上对日军造成重大损害并非没有可能。这种假设的分析基于何种理由呢?

不抵抗政策

张学良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决策和行动在国内外历史学者中引起了广泛讨论。

特别是他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采取的非抵抗策略,这一策略的性质和后果至今仍是学术界热议的焦点。

关于张学良在此次事件中的非抵抗决策,历史学界存在几种主要观点。首先,一些学者认为张学良忠实地执行了当时国民政府领导人蒋介石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种观点则指出,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可能是出于上下级的压力,而并非完全自愿。有观点指出,蒋介石是真正的非抵抗政策的制定者,而张学良只是被动的执行者。

还有学者认为,张学良对东北沦陷的责任不可推卸。他们认为,在事变发生前,张学良和蒋介石已就采取非抵抗策略达成一致。

这一策略虽包含局部抵抗的成分,但总体上是一种非抵抗的态度。张学良作为东北地区的最高军政负责人,对非抵抗策略的执行和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应负主要责任。

张学良面对日本军事压力和南京政府的政治策略时,体现出深重的战略考量。他明确指出,东北的守卫不仅是他的责任,而且是全国的责任。

尽管东北地区的兵力在数量上优于日军,张学良认识到单靠地方力量难以长期抵抗日本全国性的军事动员。因此,他坚持必须通过全国统一的行动来抵抗日本。

张学良强调,只有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抗日的统一战线,东北军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他通过上报中央并等待指令,试图确保全国力量的动员。

事实上,张学良在面对外部威胁时,曾多次调动东北军入关内,以应对内部的军事和政治挑战,如中原大战和平定石友三的叛乱,这也导致东北在军事上的一定空虚。

1931年的万宝山事件后,张学良逐渐意识到与日本冲突的可能性,并采取了避免冲突的策略。

他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同时密嘱部下避免战争,这反映出他对可能的战败后果的深刻担忧,包括领土的割让和赔款。

在与南京政府的关系方面,张学良依赖中央政府支持其全国抗战的策略,但同时也对南京的全力支持持怀疑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是在中东路事件之后,他对南京政府的信任出现动摇,尽管中央政府未能在军事上给予必要支持,张学良还是不得不自行与苏联达成和解。

张学良的这些决策背后反映了他在复杂的内外压力中的策略选择:一方面,他试图维持与中央政府的关系,以保全东北军的力量。

另一方面,他也顾虑到单方面与日本冲突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些决策最终导致了他采取非抵抗政策,尽管这在后来受到了诸多批评。

东北军的战斗力

东北军若在九一八时和日军放手一搏,我们能赢吗?

张学良晚年多次提及,他是“九一八”事变中下达非抵抗命令的直接责任人。原本希望通过非军事手段和谈判解决争端,但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判断失误的自责。

但他对日本的意图和行动力度估计不足,未能充分认识到日本的侵略性,这是他个人的失误。

假设张学良指挥的东北军决定与侵略的关东军进行全面对抗,他们完全有潜力在战场上重创日军,甚至有可能大规模消灭日本在中国的军力。

尽管如此,若缺乏全国性的支持,东北军在面对日本全国性的军事投入时,很可能仍会遭遇失败。这是由当时的特定历史背景所决定的。

回顾历史,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军与日本曾有过一段合作的历史。加之从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与日本签订了若干削弱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导致日本在东北有合法的驻军权,主要是关东军。

尽管如此,由于东北是中国的领土,日本驻军的规模被限制。

事变前,日本在东北可调动的正规军总数约为五万人,以甲级师团第二师团为主力,加上一些定居东北的日本居民以及地方的军人和宪兵、警察部队,总兵力不超过十万。

这一兵力规模在东北广阔的地理环境下显得相对有限,缺乏足够的民众支持,其在东北的影响力远不如东北军。

东北军不仅在数量上具有优势,其技术和装备也非常先进。东北军是中国国内影响力最大,实力最强的军阀势力之一。

特别是在张作霖时期,大量投资于东北的经济和工业发展,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沈阳的兵工厂,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年可以生产150门重炮,接近五万把步枪,上千挺轻重机枪,年产子弹数高达数亿发,炮弹至少200万发。这种自给自足的能力确保了东北军在装备上远超其他地方部队。

九一八事变中,尽管东北军的兵力减少了十万,但东三省依然驻有17万士兵。与日军在九一八事变中的兵力相比,东北军在数量上仍具有优势。

事实上,在九一八事变的那晚,当日军攻击东北军的北大营时,尽管日军人数不过几百,北大营中的东北军却高达上万人。

在北大营中,唯一违反命令进行反击的是620团的团长王铁汉,他带领手下使用手榴弹突围成功。

王铁汉事后回忆,如果当时北大营的部队进行了反击,那些日军几乎无一生还的可能。

但因为非抵抗政策,北大营最终被日军占领,日军轻松夺取了大量军事装备,包括26辆乐鳌式战车、112挺机枪和33门迫击炮等,以及大量小型武器和弹药,这些装备极大地增强了日军的战斗力。

北大营失守后,日军迅速占领了沈阳,并缴获了大量优质的东北军装备,包括262架各型飞机和数千门重型炮兵武器,再次震惊了观察者。

如果这些武器被用于抗击日军,东北军的战斗力将大为增强。

抵抗失败

东北军若在九一八时和日军放手一搏的话,结果如何?

在南岭的战斗中,尽管东北军接到撤退命令,但由于日军的激烈炮火,东北军选择反击。南岭的炮兵团对日军发起了猛烈的轰炸,造成日军重大伤亡。

这场战斗展示了东北军不俗的作战能力,如果没有上级的撤退命令,日军的损失可能更大。如果张学良决定带领东北军全力以赴对抗日本关东军,他们完全有能力重创甚至消灭日军。

然而,若日本动用全国力量与东北军对抗,而张学良未能获得中央政府如蒋介石的支持,东北军最终可能难以抵抗日本的全面进攻。

虽然作为中国人对日本有着复杂的情绪,历史却以客观的眼光记载着每一个细节。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日本确实是一个强国。到了1937年,日本的人口已接近7000万,这一数字与欧洲的大国不相上下。

自从明治维新之后,日本实行全民教育政策,使得绝大多数国民都接受了基础教育。这种普及的教育水平为后来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育的普及带来了文化的提升,也造就了大量识字的劳动力,这支撑起了日本工业的快速发展。

到了20世纪30年代,日本已具备了先进的工业体系,从机械到战舰,几乎所有的重工业产品都能够在国内设计和制造。这一点,在即将爆发的全球冲突中,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资源的匮乏一直是制约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如此,通过与美国的贸易,日本得以持续进口必需的资源,这使得其工业机器得以全速运转。

在这样的背景下,即便东北地区有着自己的军事工业,想要与日本进行持久战也显得力不从心。

另一方面,日本强大的军事动员能力也是其国力的体现。以其悠久的军事传统,能够从7000万人口中动员出上千万的兵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日本的军队总兵力已经达到了450万人,这一军事力量在当时是任何一个国家难以望其项背的。

设想一下,如果当时的东北能够得到整个中国的坚定支持,南京的国民政府领导人能够抛弃成见,与东北的军事领袖精诚合作。

以东北为战略基地,或许能够逐步消耗日本的军事力量,最终达到拖垮对方的目的。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东北的军事力量虽强,但单靠一个地区的力量难以与整个日本相抗衡。全国的统一和支持是关键。

日本陆军虽强,但其真正的优势在于其几乎无敌的海军力量。而当时的中国几乎没有海军可以对抗日本的海上力量,所以战场的主要对抗仍旧是在陆地上进行。

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强大的动员能力是其潜在的优势。在抗日的大旗之下,全国的人民可以团结一心,形成巨大的抵抗力量。

如果918事件后,东北军能够迅速与日本关东军展开正面冲突,并得到全国的坚定支持,这场战斗将会非常不同。

加之东北原有的军事工业体系,以及东北军在民众中的良好声誉和张氏家族的强大影响力,这些都是将日本拖入持久战争的有力武器。

只需时间,等到国际力量如美国、英国、法国等国介入,日本的失败将成为不可避免。

然而,在历史的洪流中,内忧外患使得中国未能有效利用这些优势,918事件后的东北军未能及时发挥其力量,这是一段让人深思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