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6月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美国陆军上将李奇微接到美国总统指示,面向广播电台,向朝鲜共军司令发出了一篇“我得知贵方可能希望召开一次停战会议,愿与贵军谈判下列事项、愿与贵方代表会晤”的相关文告。

此时,美方做了一些文字文章,或者说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企图给人以中国在“乞求”停战的错觉。但其实,美国是更急于停战的一方,只是还妄想实现“光荣的停战”。

促成美方萌生停战想法的,除了志愿军战士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之外,其实还和他们当时收到的一些秘密情报有关。

这些秘密情报美国藏了足有41年的时间。等到后来公布出来,才突然发现这些内容是当时的志愿军有意编造误导他们的。是志愿军设计的一场惊天骗局。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积极寻求和谈未果

在李奇微之前担任联合国军总司令的人是美国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

这位在二战中有英勇表现的将领在国际上具有很高的知名度,1950年7月带领联合国军入朝参战时,他更是自认已经预定了“最终的胜利”。哪怕1950年11月,他得知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大部队进入朝鲜战场,仍敢放话“会在圣诞节前结束战役”。

严重低估中国人民志愿军实力和毅力的他,在不久后就尝到了三番两次被打脸的滋味。此时,联合国军内部包括美军,甚至背后正在操纵联合国的美国杜鲁门政府都陆续失去了武力统一朝鲜的信心。

1950年12月和1951年1月,美国杜鲁门政府先后两次提出在朝鲜停火的建议,甚至不惜抛出诱饵,表示愿意“讨论解决远东问题,包括台湾问题和中国在联合国的代表问题”,却还是遭到了中国和朝鲜最高领导人——毛主席和金日成的拒绝。

为何美国杜鲁门政府如此迫切想要停战?

这是因为他们发现不可能按照原计划在短时间内实现武力统一朝鲜的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用强悍的意志和实力让他们认清了这个事实,而眼见美国即将陷入亚洲的一场持久战,向来认为“最大的危险仍在欧洲,必须在那里部署大量军事力量”的美国杜鲁门政府自然不可能坐得住。

可以说,害怕苏联会在欧洲动手,也是美国杜鲁门政府迫切想要在朝鲜停战的原因,也因此,两次和谈建议遭到毛主席和金日成拒绝之后,美国政府仍在积极寻求和谈的道路。

为此,经美国总统杜鲁门示意,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还曾多次以声明的形式通知麦克阿瑟,要他“在军事上有所准备”。这里的准备指的正是随时配合退回战前分界线,在此基础上促成和谈时机和条件的更快到来和达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麦克阿瑟并没有认清现实,他坚持反对停战,甚至不惜以身试法,擅自发布了一则挑衅式声明,破坏了杜鲁门的和谈计划。

麦克阿瑟在声明中表示,如果联合国停止“容忍的态度”,不再将战争限制在朝鲜而是把军事作战计划扩大到它的沿海地区和内陆基地,赤色中国必将面临极大的危险。

他还强调,他会“作出认真的努力来找寻可以实现联合国在朝鲜的政治目标的任何途径。”

麦克阿瑟此声明一出,中国方面立刻作出了反应。

中国官方电台将之评价为“是对中国的无耻的恐吓”。显然,这是中国的一个很直接的表态——麦克阿瑟惹怒了中国。

当时的一些媒体表示,“此地一切有资格的观察家”都会发现,中国的声明出来后,“不仅使朝鲜的和平前途,而且也使整个世界的和平前途暗淡了。”

美国总统杜鲁门更是为这一超出计划的发展气得嘴唇发白,为此还给麦克阿瑟做了一番严厉的警告。只是后者孤注一掷,不仅不准备配合杜鲁门展开和谈的筹备工作,还当众公开了自己反对停战的态度,公开了他和杜鲁门的分歧。

麦克阿瑟的这一“抗上行为”让杜鲁门下定决心不再忍受。1951年4月,杜鲁门以麦克阿瑟“已不能在涉及他所担任职责的问题上全心全意地支持美国政府和联合国的政策”为由,解除了麦克阿瑟的指挥权。

这之后,李奇微作为麦克阿瑟的继任者,来到朝鲜战场担任联合国军的新的总司令,也就接过了指挥权。到了这时,美国迫切想要和谈的心思已经在国际上暴露无遗。

美国甚至开始“走后门”,企图通过秘密渠道,向驻德国和驻联合国的苏联顾问、苏联代表,以及向驻莫斯科的美国外交官和瑞典外交官进行试探,甚至将美国国务院的工作人员马歇尔派往香港,准备和中国进行接触。但这一系列尝试都没能成功。

中方的发现

尽管早在1950年12月,美国政府就通过多种途径传达了想要停战和谈的想法,但其可信度和真诚度在中朝两国政府眼中显然是要“打上很大的折扣”的。

这一点也在1951年5月得到了证实。

彼时,美国政府派出国务院顾问乔治·凯南,与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当时苏联驻联合国的代表马立克有了一次单独的面谈。

谈话中,凯南阐述了美国政府的基本立场,一是美国准备和中国共产党人会面,共同讨论结束朝鲜战场的问题,二是美军不会立刻从朝鲜战场撤退,但将来可以逐步撤退,三是考虑到美国在日本和远东的一般利益,美国不能容忍朝鲜落在和美国敌对力量尤其是共产党的手中,四是朝鲜停战是一个单独的问题,与其他更广泛的远东问题无关,不会讨论朝鲜的前途问题尤其是关于台湾和中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显然,凯南的谈话表明美国政府正在一步步试探中国和朝鲜的最低底线,妄图实现其最大的利益,所谓的“停战和谈”并不具备必要的诚意。

这一谈话很快也经由马立克传达给了苏联政府,继而由苏联政府转告了中朝两国政府。毛主席和金日成更是坚定了不和谈、继续打的决定。

这其实也是中国对美国的试探和发现,尤其是察觉美国一边提停战、提和谈,一边继续加大火力展开作战之后,中国以及朝鲜政府都认为真正的停战时机还没有到来。这才有了五次战役的展开。

这期间,中国人民志愿军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丁公量还陆续发现了一些美国派来的特工。他们并非美国人,都是一副亚洲人的面孔,有朝鲜人也有中国人,却都接受过美国中情局多年的专门训练,是为查探志愿军的机密情报而来。

中方的布局

丁公量对他们进行了严酷的审讯,想方设法撬开了他们的嘴,也就拿到了接下来会有多批美国特工抵达的消息。

对此,丁公量选择了将计就计,派出我方情报人员假扮为美国特工,前去接应新一批美国情报人员,一次又一次下来,终于抓到了一条大鱼——知晓美国重要作战情报的特工孙宪。

孙宪告诉丁公量,美国其实并没有放弃武力统一朝鲜的计划,为打破朝鲜战场上的僵局,其想要效仿之前的“仁川登陆战”,将利用强大的海军和空军优势从海岸发起进攻,一旦成功就可以切断志愿军的战线,让前线的志愿军腹背受敌。

丁公量听闻大惊,立即上报。要知道,这样一来,长达720公里的海岸线几乎处处都是联合国军可能登陆的地点,若不立即想出应对的方法,中方原本的优势将会荡然无存。

彼时,志愿军司令部想出了两个方法,一是收缩战线,不给美国切断志愿军的机会,但这样一来势必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物资匮乏的情况下志愿军将有更大的牺牲。二是主动进攻,从正面战场给联合国军施加压力,以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方式,在最快时间内将美国逼到谈判桌上进行平等谈判。

显然,两种方法都不理想。

正是在这个时候,丁公量献策,表示可以将计就计。

他认为美国派出特工,正是想要摸清志愿军下一步的兵力部署,好确定能否实行海岸攻击计划。如果我方反过来通过美国特工向美国政府传达假的情报,在情报上夸大志愿军的总兵力,并且配合以向海岸线大肆调兵,美国势必会被迷惑和震慑,主动放弃进攻计划。

事实也是如此,美国果然受到误导并深感忌惮,最终放弃了这一计划,回到谈判桌上,和中朝两国政府有了平等的协商。

而志愿军编造出来的这份假情报,美国一直深信不疑,甚至将其当成绝密情报珍藏了41年的时间。

直到1994年美方将其解封,才经由多方考证和表态得知这是当年志愿军故意设下的陷阱,目的正是诱骗美军改变战术,扭转成对中朝两方有利的战局。美国可以说是丢了大脸。

参考文献:

王宇. 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的安全博弈【D】. 延边大学, 2013-12-16: 43

杨父. 中国抗美援朝兵力及伤亡内情【J】. 国际新闻界, 1993(21): 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