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字的出现,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展和传播。纵观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历程,唐代诗歌堪称一个难以逾越的高峰。“唐朝以诗取仕”,经济的繁荣、文化教育的兴盛造就了唐代一大批优秀的诗人,在这群灿若星辰的文化明星中,声名显赫者当属世人尊为“诗仙”的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宋·梁楷《李白行吟图》写意人物画

李白的诗歌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影响和魅力,不仅在于其作品豪放飄逸、雄奇奔放,更是因其诗中蕴含的那种追求自由与理想、昂扬奋发的执着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抒发了李白报效国家,实现理想抱负的凌云之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超凡脱俗的潇洒与对自由的向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抒发的是其踌躇满志、永不言败的昂扬奋进的精神。这种乐观的浪漫主义精神,无论对古人、今人还是后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白生活的年代虽与我们相隔1300多年的时光,但他留传在世的千余首诗歌仍是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信息化时代,怎样让李白诗歌以一种全新的读解方式走近大众、走向世界?这既是时代的命题,也是众多有识之士的努力方向。

正是怀着这样的梦想,在长达36年的不断学习和实践中,作者李贫涉长江黄河,登三山五岳,走遍大半个中国,四处寻觅能够再现李白诗中绮丽壮美的自然山水和丰富绚烂的人文风情的创作素材,深入探求能够再现李白诗词中的精神、情感、艺术的最佳方式,努力尝试运用摄影艺术再现李白诗歌中华美的诗句所蕴含的意境之美。书法家李瑞阳把李白具有意象之美的经典诗句以线条化、抽象化的书法艺术形式呈现在书中,为本书增色不少。

本书是作者基于对李白诗歌理解和喜爱进行的一次全新的艺术尝试,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深情大爱,体现了作者对世间冷暖的人文关怀及对审美境界的不懈追求。如今,本书即将出版,在此邀请大家与作者一起在诗歌的意境和摄影的画面中感受祖国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体验心灵世界的自由奔放和艺术世界的自在唯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蜀道之难,

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日与明月,

昼夜尚不闲。

——《杂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

——《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龟游莲叶上,

鸟宿芦花里。

——《姑孰十咏·丹阳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碧荷生幽泉,

朝日艳且鲜

——《古风·其五十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望天门山》

日落看归鸟,

潭澄羡跃鱼。

——《送别得书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书名:诗影中国——再现李白诗中的影像世界

作者:李贫

书号:978-7-5032-7314-8

定价:1111.00元

作者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贫,毕业于中国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摄影专业,中国高级摄影研究班结业,美国纽约大学摄影艺术学院进修结业。中国艺术摄影学会理事、英国皇家摄影学会会员。多幅摄影作品在国际新闻摄影大赛、全国新闻摄影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获奖,其摄影作品在《人民日报》等多家国内权威媒体上发表。个人专题纪录片《李贫的故事》在央视10频道“讲述”栏目播出。曾在中华世纪坛举办《李贫眼中的平武》个展。其多篇散文在国内期刊杂志发表并获奖。先后在人民出版社、中国旅游出版社、文物出版社、中国时代出版社、金盾出版社、四川民族出版社、香港现代出版社等多家出版社出版发行多本摄影画册,在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蜀国多仙山,

峨眉邈难匹。

——《登峨眉山》

服务热线

电话:010-57377195

微信:18278390996

联系人:李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