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2岁的西子是每天数百万重庆轨道族之一,在上下班途中,她喜欢用手机镜头聚焦轨道线上看书的人。昨日是第29个世界读书日,重庆晚报记者采访到西子,来看看她镜头中的轨道读书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轨道里的“精神角落”

西子是一位在重庆生活了14年的新疆人,大学考到重庆,毕业后就留下来了,目前从事品牌策划相关工作。作为“打工人”,她每天都会坐轨道交通,往返在鹅岭站至重庆北站南广场站之间。

西子还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喜欢记录重庆的烟火气,也喜欢随手记录通勤路上或者生活中的瞬间,并将其做成系列,发布到社交平台。拍摄轨道上的读书人,就是她在上下班途中的一大乐趣。

“无论座位上还是车厢角落,都能看到读书人的影子,他们在喧嚣中镇定地摊开一本书专注阅读的样子,是一种特别的存在。我称其为轨道中的‘精神角落’。”西子告诉重庆晚报记者,她曾关注过一个每天都拍摄地铁读书人的博主,而自己也是一位通勤阅读爱好者,小说、散文、轻松的历史读物都会在通勤路上看。于是,从2022年开始,她在路上也慢慢用镜头记录起在车厢里遇到的读书人。

西子说,拍轨道上的读书人需要看运气,因为自己只在通勤或出行路上拍,所以到目前为止拍摄的有近20位读书人。

流动的“阅读风景”

在西子的镜头中,有看课外书的学生,有准备考公考研或者专业考试的青年,也有看小说的中年人,还有妈妈带着孩子一起读书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体来说,学生群体和年轻人在轨道交通上看书的更多。”西子说,让她记忆深刻的是,有一次她拿着电子阅读器在车厢里读,扭头就看到自己旁边座位的人也在看书,彼此对视了一眼都没说话,然后继续看自己的书,有一种很微妙的默契。还有一次,两位学生,一个男孩一个女孩面对面在车厢里站着,看自己手里的课外书,很有书香气;一位中年人,一边看书一边认真做着笔记……这些都是非常平凡但又让人动容的瞬间,是一道流动的“阅读风景”。

将继续记录下去

西子自嘲是一个超级大“i人”(注:内向的人),同时也怕自己的突然搭讪,打扰到大家,所以她和轨道上的读书人没有什么互动。西子说:“在碎片化信息满天飞,人手电子设备的时代,能够在通勤的路上进行沉浸式、深度阅读是一件非常难得又了不起的事,我甚至悄悄揣摩那些人在生活中的样子,虽然从未交流过,但我相信他们一定是一个个怀揣真挚情感的、热爱生活并持续想要拓宽认知的人。”

西子告诉重庆晚报记者,之后她还会继续将“轨道上的读书人”记录下去,也希望未来有更多人拿起书本,利用碎片时间阅读,享受乘坐轨道交通这段宝贵的时刻。

@所有人

在轨道交通中阅读,您除了自己带书或看电子书,也可以在工作日早高峰看《重庆晚报》,还可以在部分车站的微型图书馆扫码免费借阅书籍。

重庆晚报-厢遇记者 张春莲 受访者供图

编辑:蒋丽霞

校审:李琅

总值班:严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