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第一心理主笔团

编辑 / 汤米

传统上,钓鱼被视为中老年人的一种消遣方式,然而,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包括不少未成年人,开始热衷于这项活动。

钓鱼已经不再仅限于中老年群体,而且它也是一项耗资较大的活动。

2019年,钓鱼活动的参与者高达2.74亿人次。 根据尼尔森的数据,2020年中国休闲渔业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超过1100亿元。 2021年我国休闲渔业产值805.4亿元,较2020年增长3.18%。

沉迷于钓鱼的年轻人主要是男性,相对来说,女性对这项活动几乎不感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钓鱼圈里流行这样一句话:

“现在的年轻人,要么躺着,要么在钓鱼。”

为何如此多的年轻人沉迷于“中年男人的快乐”?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其背后的社会环境因素,仔细观察当下生活,钓鱼兴起的背后奥秘并不难理解。

一、缺失征服感

男性从本能上拥有征服欲,这是源自远古时代生存竞争的基因特征,不会因为社会生产方式的改变而简单消失。

因此,当年轻男性体验到钓鱼的乐趣时,很容易沉迷其中,这几乎成了他们命中注定的选择。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曾在一篇文章中分析,年轻男性爱好垂钓,是因为它满足了他们的狩猎本能。

在钓鱼过程中,他们可以感受到捕猎和征服自然的快感。

一位钓鱼爱好者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当你感觉到钓竿抖动,经过一番拉扯后成功钓起一条鱼,那种征服的快感无可替代。”

作家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在《老人与海》中曾写道: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这种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仿佛流淌在每个男性的血液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代生活的压力抑制了他们内心的躁动,钓鱼成为了他们释放这种躁动的一个途径。

二、内卷程度严重

当代年轻人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和生活压力,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几乎无法喘息。

在这样的压力下,很多人不断寻找逃离的出口,而钓鱼成了一个理想的选择。

简单的鱼饵和钓竿,静静地坐上一整天,可以暂时抛开烦恼。

很多人发现,钓鱼是他们唯一能够独处并找到宁静的时光。

艾萨克·沃尔顿(Izaak Walton)在《钓客情话》中提到,

“漫步于野草间,有益于身体者多矣,心无挂碍,故无往而不乐”。

哈佛大学研究院的一项调查发现,

长期承受巨大压力会转化为慢性压力,这在初期会使人变得胆小,怯懦,久而久之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如中风。

中医学中,有一种观点认为

“一切疾病都是因为人的阴阳失调”。

因此,压力对人体的影响可以说是巨大的。

压力是每个人都会面对的问题,它看似是外界事件的矛盾,但实际上,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无法找到缓解这些压力的方法,不能够有效地进行自我调节,从而导致心理的负担。

从心理学的视角看,钓鱼无疑是一项优秀的放松活动。

放松意味着让身体进入一种深度休息的状态,这可以改变一个人对压力的身体和情绪反应。

放松的核心在于宁静的自我觉察,让身体在自我反省中达到平静,留出时间和空间给内心的自我、思维和创造力,确保人的思维活动不会因长期的紊乱而受到影响。

钓鱼活动恰好符合这种需求,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钓鱼产生了兴趣。

其次,钓鱼也为许多感到生活空虚的年轻人提供了一种存在感。

在今天这个电子化、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外出购物不需携带现金;

听音乐不用放黑胶唱片,尽管数字化为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让许多人感到生活的空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因为人是需要具体感知的生物。

我们可以通过直接的物理感知获得安全感和存在感。

电子化的生活虽然看似丰富,但实际上让人们的感受变得模糊,难以感知到真实的存在。

改变这种状况的一个方式是通过投身于一项活动,尤其是像钓鱼这样能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活动。

人们可以通过亲自行走,亲手触摸钓竿,亲心感受生命的存在,从而获得极大的心灵慰藉。

因此,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钓鱼活动的普及也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人从生到死,名利只是过眼云烟。

这不是说这些追求不重要,但如果以牺牲健康为代价,则需仔细考虑。

如果人能够通过钓鱼短暂地从压力中解脱,这又有何不可呢?

古语有云:“过猛易折。”

年轻人虽需有梦想,偶尔钓鱼放松一下,也无妨。

只有保持精力充沛,才能在关键时刻全力以赴。

所以我们不应再对年轻人沉迷于“中年男人的快乐”进行无谓的嘲笑,毕竟时代已经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