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World Book Day }

在一年一度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们想给大家推荐有关「阅读」的23部纪录片。

透过影像,更多维度地直面读书这件小事。

和「阅读」这件事息息相关的,不仅有书籍所连接的作者、读者、译者、编辑,更有一本书的著写、出版、流转、甚至消失……某种意义上而言,纪录片和书籍很像,短短几十分钟或是几小时的沉浸体验,很难全然呈现全貌——但至少,给我们开启了一扇扇门。

0

1

量身定做一本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Gerhard Steidl在德国哥廷根创造了一个全球顶级摄影图书的出版帝国。每年出版200本书,其中大概120本都是视觉系作品,而Steidl始终坚持由他自己监督完成全部流程:编辑、设计、扫描、修片、印刷……「我这十根手指,几乎触摸了从公司出去的所有图书。」

0

2

纽约书评:

争鸣五十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纽约书评》对于很多人而言,是文学灯塔一般的存在,无数重要的思想家和作家都曾在这里发表文章,畅聊文学和政治。影片采访了许多与《纽约书评》一起成长的老作者,以及看《纽约书评》长大并成为其撰稿人的年轻一辈作者。时间线索,串联起一个个闪耀的名字。

0

3

美国最受欢迎小说

评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8年,美国PBS公共电视网发起全民票选最爱小说活动,吸引了超过400万人参加,历时6个月,最终评选出了100部「美国人最喜爱的小说」。这部纪录片记录下最终榜单出炉的过程,还采访了形形色色的文艺界知名人士,邀请他们分享自己心目中的小说TOP 1。

0

4

书籍之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BC纪录片《书籍之美》从西方社会最重要的书籍《圣经》开始,用八本关键书目,串连起不列颠岛国文字和书籍变迁的史话,并探寻这些书籍是如何以各自的方式沉进平民生活,成为英伦人民日常的精神食粮。

0

5

书谜·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BC继纪录片《书香》之后又一力作《书谜》,献给爱读书的你。每季六部名著,六位爱书之人倾心讲述他们与书之间的故事,并重访那些与作者、情节相关的场景,畅谈文字的细节,也探寻写作背后的深意。

0

6

但是还有书籍·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书为信使,又不止于此——《但是还有书籍》也记录了这个时代形形色色的爱书之人,并为我们呈现鲜为人知的与书有关的故事。两季豆瓣评分均分9.2,演员胡歌的旁白诠释,天真童趣的动画式细节,也一定会令你眼前一亮。

0

7

书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集分别讲述做书人、书店人、淘书人、贩旧书人的故事。在这里,你会看到设计师朱赢椿、读书人史航等熟悉的面孔及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前不久刚逝世的《平如美棠》作者饶平如老先生,也曾在这部《书迷》里讲述他和家人的美好回忆。

0

8

书缘:

纽约公共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用公私合作经营方式的纽约公共图书馆,可谓别树一帜。而它的独特运营理念,正体现在日复一日的人来人往间。本片用长达3个多小时的记录,为我们真实呈现在这座图书馆发生的一切:讲座、演奏会、对谈、观光、阅读、浏览图片……

0

9

世界上最后的书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名语言、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文学爱好者,各自带着他们「最后的好书」,一起旅行到沙漠。试图寻找一个地方,建立一座世界上最后的书店。

1

0

纪实72小时·欢迎来到世界最大的古书迷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实72小时》是日本NHK推出的纪录片系列,现在也引入我国由「稻来」制作了中国版(目前已出两季)。东京的神田书店街,是日本最大的书店集中地。这一集便来到那里密布的旧书铺,让我们得以通过72小时的镜头,瞥见耐人寻味的文化氛围。

1

1

纪实72小时·漫步巨型书店的活字森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家日本最大的连锁书店——百年老店纪伊国屋书店中,72小时内你会遇见形形色色的读书人,他们和书之间的故事,绝不只是「热爱」那么简单。除了这两集,NHK《纪实72小时》还做过京都静谧自习图书馆、翻山越岭的移动图书馆、神田古书街等与书相关的选题。

1

2

书店的影像诗·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纪录片,几乎是一本台湾独立书店观光指南。目前已经出了第1季和第2季,豆瓣评分都超过了9分。一季40集,每集3-5分钟,如同80枚小小拼图,凑出了一幅气象万千的岛屿书景。(戳步入影像诗中)

1

3

新华书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华」二字,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很多人的第一次买书经历,或许就发生在这里。每一个重大的历史节点上,我们都能看到新华书店的影子。80多年的岁月,给它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在风云诡谲里,它又担起了哪些不同寻常的责任?

1

4

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趣的灵魂,从一个人的字里行间中自能寻到。但我们却渴望近一点、再近一点地看清他,最好是在寻常日子里,看他如何平凡地伟大。《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满足了我们「管中窥豹」的愿望。它的副标题是「一代文学大师的珍贵影像」。主创们谈及创作这系列纪录片的缘由,令人慨叹:「一场大火将所有的文献资料烧尽,这件事情在当时台湾引起很大震撼,因此想到用影像保存资料的方法。」

1

5

三生三世 聂华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棵树,根在大陆,干在台湾,枝叶在爱荷华。」聂华苓,是20世纪华人文学界最重要的推手,白先勇、林怀民、蒋勋以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都曾是她家客厅的座上客。在这部纪录片中,你会惊喜发觉许多「陌生」面孔,而他们每一个或许都曾在你的文学梦中留下一瞥。

1

6

琼·狄迪恩:

中心难再维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作家,琼·狄迪恩还有很多身份。她年轻时,酷酷的外表、冷静犀利又不失女性温柔的笔锋让她成为无数文学青年的偶像;2015年,80岁的她还拍摄了Celine的墨镜广告,成了时尚界的热议话题。这部根据她的故事创作而成纪录片,能让我们看到她优雅恬淡、悲喜交加的一生.

1

7

关于苏珊·桑塔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纪录片《关于苏珊·桑塔格》向观众提供了关于这位主人公生活的大量细节——她的早慧、旅行、疾病与恋人们,并以女演员帕特里夏·克拉克森旁白的形式,摘录其信件、笔记、日记、文章和图书若干。「我讨厌做小孩。我能做我想做的事。我想彻夜不眠。我想去看世界。我想与人交谈。我想遇见对我感兴趣的东西也感兴趣的人。」

1

8

摇摇晃晃的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给《诗刊》配发的自述中,余秀华写道,诗歌「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正是在对文字的掌控中,她所在的「人间」不那么摇摆不定了。人生在下笔的瞬间变得诗意、轻盈、能够把握。读她诗歌之外,也不妨看看这部长片中她的些许日常。

1

9

杜甫:

中国最伟大的诗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我们而言,杜甫是家喻户晓的「诗圣」,但西方人对他知之甚少。在BBC这部纪录片中,杜甫被冠以「中国最伟大的诗人」称号。没有过多铺陈历史背景,本片跟随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的脚步,重访与杜甫有关的大地山河。其间,还穿插伊恩·麦克莱恩的英音杜诗朗诵。

2

0

托尔斯泰的烦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俄罗斯文学史,列夫•托尔斯泰是一个无法绕过的存在。他笔下饱含人性的精彩故事打动了无数读者,而他的个人生活亦堪称一部跌宕起伏的戏剧。《托尔斯泰的烦恼》在托尔斯泰影像的集结中,讲述了他充满矛盾、人事交织的一生。

2

1

英国小说家们的

自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诚如其名《英国小说家们的自述》,本片大多情节和画面,都是基于珍贵的旧影像、声音资料组合而成,也采访了一些仍在世的小说家。本片根据年代划分,一共三集。「光是听伍尔夫讲话就值五颗星啊,BBC太牛了!」

2

2

文学的日常·系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学的日常》通过对谈、走访、体验、观察等形式,带领观众走进作家内心的世界,感受来自文学的力量。在这个系列中,我们还能看到作家的日常:来到他们的生活之地、成长之境,体验他们所在的城市文化。麦文学照亮了他们的现实生活,而思想与思考也反刍着他们的日常。

2

3

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影片通过18个章节,讲述1949年以来的中国往事。出生于上世纪50、60和70年代的三位作家贾平凹、余华、梁鸿,成为影片最重要的叙述者,他们与作家马烽的女儿一起,重新注视了中国社会变迁中的个人与家庭。「这些讲述最打动我的,是无论什么社会背景,人们都要经历相同的问题,例如吃饭、恋爱、生病等。」导演贾樟柯说。

编辑 - 稻来君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疑问请联络

communications@labsdo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