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4月2日,由全球化智库(CCG)与国际3E研究院共同主办,东亚共同体研究所、一般社团法人日中发展促进会协办,一般社团法人日中协会后援,日本铫子市大酒店场地赞助的亚洲东方论坛在日本千叶县铫子市大酒店开幕。本次论坛主题为“以东方智慧,共赴亚洲世纪之约”,众多来自中日政界、国际组织、学术界、商业界的代表出席会议,围绕如何共同寻找新的增长点,如何推动双边贸易的创新与升级、应对全球变局和挑战深入交流探讨。会上,平安女学院常务理事、副学院长、传统文化研究所长关根秀治发表以下观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受到国际3E研究院的周玮生老师的邀请,参加了本次活动。我阅读了此次活动的举办背景,似乎主题集中在以日中两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上。然而,我的专业是日本的传统文化和茶道,此专业与中国的各种思想有很多联系,因此,我想在今天的讲话中提出一些关于智慧的宝库——中国的各种思想和宗教,以及东亚的特性与未来。

第一,东亚指的是什么地区?

在不久之前,有一段时间,“亚洲是一个整体”或者“东方的心灵”等表达将亚洲或东方归为一类。然而,像“亚洲”或“东方”这样的表述并不清晰明了。

从地理上来看,东端是日本,但西端却很难确定。就我个人而言,即使茶道超越了日本的综合文化框架,并将其称为“东方文化的精髓”,但这只是一种为了强调超越西方价值观的文化而表达的说法。

在这个论坛中,提到了“亚洲东方”,尽管这是我的个人理解,我想将“亚洲东方”理解为“东亚”。

目前经济上的区域合作协定正在扩大,东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包括了东盟+日本、中国、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然而,我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将越南从东盟中分离出来,将中国文明圈(包括台湾和香港)、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韩国、日本和越南这五个国家视为东亚。我认为东亚五国有可能形成一个整体。

其原因是,站在文化、思想和宗教共同基础之上,这五个国家本来就是汉字文化圈、三教(佛教、儒教、道教)文化圈的一部分。当然,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宗教。例如,日本有神道,越南有高台教等。此外,韩国虽然在近代传播了基督教,但佛教、儒教和道教的三教在韩国仍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是一种普遍的宗教和思想。

第二,东亚五国的思想和宗教特色

这五个国家中,不是各国内有着百分之几的佛教徒、儒教徒等等,而是每个国家的每个人都在心中无矛盾地接受着三教、本土宗教甚至基督教。以日本为例,元旦会去神社初拜,春秋或盂兰盆节会去佛教寺庙,还会庆祝圣诞节,同时,道德和社会规范是儒家的,自然观和宇宙观则是道家的,这种“宽容性”是一种特征,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包容性。从一个一神教国家的角度来看,可能会认为这是宗教上的不守节操,但实际上这是一种包容性,这种特征在五国中共同存在。

中国、越南、朝鲜这些社会主义国家的情况各不相同,但即使在当前的朝鲜,我仍然能感受到儒家的基因仍然活跃着。这是因为我曾经去中国125次,也多次访问了朝鲜和其他四个国家,从这些经历中我得以感受到。在东亚五国的地区,以及个人层面上,佛陀的佛教、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的智慧仍然活跃着。

佛教追求个人修行,达到高度的精神境界(觉悟)。儒教的最高德行是“仁”,即“以人为本”,始终弘扬与他人的博爱。道教探讨自然观和宇宙观。人们会接受这三种不同的深邃思想,而没有心理上的矛盾。

以日本为例,圣德太子为了国家建设而制定的十七条宪法,根据的是儒道思想中的阴阳思想。这十七条由阴的极数8和阳的极数9相结合而成。阴阳不仅仅是将阴和阳分开,而是通过阴阳的结合来创造。新国家建设需要宪法,而这部宪法必须是十七条。平城京和平安京是阳和吉祥的代表,以青(绿)和丹(红)为中心,用黄、白、黑等五种颜色建造。这是基于中国的五行思想。万叶集中著名的一首诗「青丹吉(あおによし)……」的来源就是在此。此外,东大寺被称为总国分寺,各地也有国分寺,还有许多神社也是为了国家的安全而设立的。这些措施给人们带来了心理上的安心感,也促进了国家的稳定。这体现了日本人和日本国家具有多样性和宽容性的形象。

从古代到现在,人们对于各种宗教和思想的多样性都能够无矛盾地接受,这是一个例子。

在东亚五国中,作为世界上自称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五个国家之一,中国、朝鲜、越南这三个国家之所以能够在东亚共存,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多样性和宽容性的存在。

第三,“克己复礼为仁(论语)

目前,自由贸易协定已经层层签署,一直被奉为“双赢”。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经济,特别是世界经济毫无经验的人来说,有胜必有败的常识是不言而喻的,赢者与赢者、败者与败者之间的情况似乎难以想象。然而,我认为正是有了上述的教诲,“双赢”才有可能实现。

克己是抑制私欲的礼仪。这种礼仪是相互谦让的,而这种谦让与尊重是相同的。如果彼此能够抑制欲望,相互谦让、相互尊重,就能实现仁,即博爱。我认为“双赢”的关系不是争取利润的平衡,而是互相让利的平衡。孔子认为,在一切情况下都需要有这种礼仪,即使在争吵时也是如此。

子曰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

礼仪是建立人与人、社会与社会、国家与国家等之间良好关系的润滑剂。它绝不是一种拘泥的形式。这是儒家的重要教义,被称为礼教。我只是举了一个例子,中国的深远思想中充满了珠玉般的名言。以日中为基石,东亚五国应该共同重新审视和研究东亚的智慧,进而传承下去,为人类的发展和和平发出新的智慧。东亚五国拥有历史文化共同基础,经济上也有增长的潜力,历史上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地区。我相信一个充满包容性的民族共同体对世界会产生巨大影响。

我希望东亚共同体不仅仅限于安全保障和经济领域,还应促进文化共同体的建设,推动学者、研究人员、学生以及教育和体育交流,打造一个领先世界的东亚共同体,超越国家体制的界限。

如果东亚能够跨越国家体制的差异,在一切事务中体现“多样性”、“包容性”、“谨慎尊重”的民族共同步伐,我相信,“以东方的智慧迎接亚洲世纪”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本文根据全球化智库(CCG)与国际3E研究院共同主办的亚洲东方论坛上的发言录音翻译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出处)

CCG 图书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编著 | 王辉耀

图书介绍

作为海内外决策层和广大公众理解中美关系时广泛引用的框架,“修昔底德陷阱”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对全球秩序有决定性影响的问题。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格雷厄姆·艾利森就中美关系和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国崛起、美国外交政策、美苏关系、全球地缘政治、核武器、朝鲜问题、新冠疫情及影响等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全面、系统性地展示了艾利森对“修昔底德陷阱”和中美经济、金融、科技、军事、外交等多个方面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竞争的看法;深入而透彻地分析了中美双方实力的变化,以及发生战争的风险;坦诚而直率地提出了跨越“修昔底德陷阱”的方法和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21世纪的中国与全球化》首先梳理了全球化的变迁与理论发展,从技术与人本等新的视角观察全球化,并做出全球化的界定,总结了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具备的特征,然后对中国融入全球化的历史与现实进行了全面总结,用数据与事实说明,中国正在从全球化的受益者发展为反哺者,正在通过自身发展推动全球化进程,并尝试承担起更多国际责任,为全球治理创新贡献方案。作者对全球化发展的理论和文献做了梳理,回顾了全球化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历程,指出全球化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本书从第四章开始,两位作者对中国推动全球化实现包容性和公平性发展的路径进行了探索,通过发挥中国的优势和特点,让中国为全球化发展注入新动力。作者基于长期的研究以及与国内国际、官产学各界有影响力重要人士的对话交流等,对中国的全球化发展路径及全球治理创新等形成了新的思考,提出中国推动全球化发展的三大支柱与七大路径。

● 出版 | 中信出版集团

● 作者 | 王辉耀,苗绿

图书介绍

《我向世界说中国》是由全球化智库(CCG)主任王辉耀和秘书长苗绿基于“世界新格局下的中国对外叙事及话语权重塑”问题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中信出版集团出版。据悉,该书讲述了全球化智库近年来立足芒克辩论会、慕尼黑安全会议、巴黎和平论坛、达沃斯论坛等知名国际舞台,与各国政商学界知名人士畅谈国际时局与未来趋势,回应各方对于中国的关切和质疑,诠释中国的发展模式,降低外界对中国的误解,通过多层次、多主体、多元化、多渠道国际交流及传播,以全球视野讲述时代中国,积极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动故事。同时,本书立足国际形势变化和全球传播新格局,针对中国应当如何开展对外交流和传播工作、如何创新外宣方式讲好中国故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

CCG 纵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