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主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诸多国家面临的民主与现代化无法兼容的难题,以独特的民主观及其实践为人类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民主方案。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民主观,对于我们把握中国式民主的精髓要义、解构西式民主话语霸权、更好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话语体系具有重要价值。

以民主与现代化相耦合的“民主现代观”。中国式现代化首先是一种现代化模式,现代性是其首要属性。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首先要考量我们是怎样看待现代化与民主的关系,即考量民主现代观。相较于西方,我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争得民主再推进现代化,这种不同的实践路径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具有独特的“民主现代观”:一方面,民主是现代化的政治前提和发展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展开既坚持以国家政治制度层面的人民民主为根本政治基石,同时也通过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形式为现代化建设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动员各方面力量、汇集各方面智慧。另一方面,现代化是民主扩展深化的现实基础。列宁曾指出:“任何民主,和任何政治上层建筑一样……并且归根到底是由该社会中的生产关系决定的。”中国发展民主,始终立足人口多、基础弱、底子薄的基本国情,既不追求“民主超速”,更反对“民主赤字”,始终在现代化所形塑的物质文化基础上发展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民主。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民主观是在总结人类现代化进程基础上提出来的,也是在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

以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核心要义的“民主中国观”。中国式现代化是立足中国场景的现代化,中国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属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需要回应中国对于自身民主的认识,即民主中国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群众不断追求民主、发展民主、实现民主的伟大创造,集中体现了我们对自身民主的系统总结与深层次认识。“民主中国观”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民主价值观”,回答中国式民主“为了谁”“依靠谁”“服务谁”的根本价值立场问题;二是“全链条”的“民主制度观”,回答中国如何以制度保障民主的问题,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构建起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同时还实现了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相互贯通,保障了民主的“全链条”运行;三是“全方位”的“民主实践观”,回答中国如何将民主价值与民主制度转化为民主实践的问题,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并不局限于某一领域或某一层级,而是既在纵向上贯通中央到地方,又在横向上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领域,从而构建起“全方位”的实践参与渠道;四是“全覆盖”的“民主治理观”,回答中国的民主是否具有治理效能的问题,体现为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实现了人民群众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等广泛民主权利,且有助于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保持长期稳定、权力得到有效制约监督,实现了国家治理绩效的“全覆盖”。

以更好丰富人类民主百花园为愿景的“民主世界观”。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与世界的持续互动中形成的,世界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外部属性。中国式现代化的民主观要阐释中国如何看待世界民主发展,即民主世界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两个大局”的高度,积极回答当今世界“民主怎么了”“民主怎么办”等“民主之问”,形成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论断,为人类民主观念创新作出历史性贡献。这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坚持民主是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观点。早在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提出包括民主在内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此后在诸多重要场合都强调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人类社会跨越文化隔阂、形成关于民主的基本价值共识奠定基础;二是肯定民主的多样性与平等性。中国始终认为民主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也不存在高人一等的民主;三是强调民主评价标准的全面性,主要体现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能否”“四个要看、四个更要看”标准;四是主张民主发展的交流互鉴,中国始终秉持对人类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倡导世界各国加强交流互鉴、携手合作,共建人类民主百花园。

民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对民主的探索和实践永无止境。要深刻认识到,“民主现代观”是“民主中国观”“民主世界观”的价值前提,“民主中国观”是“民主现代观”“民主世界观”的中国表达,“民主世界观”是“民主中国观”“民主现代观”的国际叙事。中国式现代化民主观的建构就是以上述价值前提、本土表达及国际叙事,最终呈现为一个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观念体系,指导着中国的民主实践,同时也推动人类民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作者:宋加旭,作者单位: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吉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