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朋友?”

朋友,是可以分享秘密的人;

朋友,是值得信任的人;

朋友,是困境中可以相互扶持的人。

然而,朋友也是所有人际关系中最脆弱的一种关系,它未必经得住“嫉妒”的考验。

2012年4月,一名未满13周岁的少女因嫉妒朋友小周比自己长得漂亮,怀恨在心,于某日将其约至家中残忍S害,并将对方尸体肢解,装入袋中。

消息一出,在当地炸了锅。只因朋友比自己漂亮就能痛下S手?

可他们不知道,这件事的背后显露的却是人性底色。

起点中文网人气作家花藩,将女孩间不轻易流露的“羞耻感”一股脑揭露在《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这本书里。

两个家庭,三代人,四十余年的纠葛,被一个年仅十七岁的女孩终结。

那些在人性边缘反复横跳的心理,亦如现实中的你和我。

你觉得它只是个小事的时候,事实上它已经往失控的方向发展了。

毕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你不配做他女儿

当夏绻一脸天真的对姜采采说:“‘作弊’这种事你不是很有经验吗?”两人的关系,注定背向而驰。

夏绻和姜采采同岁,就读于同一所高中。由于两家外公外婆关系不错,连带着她们母亲的关系很好,顺带着她俩的感情也很融洽,可这只是从外人的角度看。

实际却是夏绻一直拿姜采采当出气筒,两人的地位并不平等。

夏家物质条件好,家庭关系羡煞旁人,夏绻人生中的每一步都是被家里安排好的。而姜采采刚好相反,为了能来这所重点高中读书,她在学习上拼尽了全力。

姜采采没有父亲、外婆是个很古怪的老太太,母亲在外打工养家,一年见不上几面。家里大小事务,都要靠她自己决定。

碍于两家两代人的情分,姜采采一直受夏家照拂,但这种恩惠换来的却是夏绻的嫉妒。

或许应了那句“命苦的孩子早当家”,姜采采比夏绻沉稳的多,这也难免夏母在比较两个孩子时,总对夏绻说:“你看看人家采采,再看看你。”

时间一久,两个孩子的关系变了味儿。人前,她们是好的不能再好的闺蜜;私下,姜采采更像夏绻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名侦探Leon的私人书单

当两人同时收到重点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上一秒还笑眼弯弯的夏绻,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冷着脸在姜采采耳边耳语“你作弊了吧。”接着又换回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直到夏绻为了让夏母给她买苹果手机,彻底撕破这层虚伪的面具。

“你准备怎么把答案给我? ” “不要再说不可能了好不好?我爸妈天天在家里教育我,看看采采,一切皆有可能。” “你也该回报我了吧,在补习班上偷偷录音的事被发现,我也要倒大霉啊!” “你要是这么自私,我们绝交算了。”

在“作弊”的不耻与良心的谴责中,姜采采说服自己选择后者。同考试相比,她更不想欠人情。于是牺牲了自己,成全了朋友。

当她还在为这事担忧时,对方的一句话彻底将她推进黑化的深渊。

“不用担心,我爸就是你爸,反正你妈也不可能回来挨老师教训,我爸就一人承担吧。”

人心,远比想象中的可怕

“民法上说了,失踪人口四年都没有下落的,可以宣告死亡。”这是姜采采和她妈说的原话,此时距离夏绻失踪已经过了十个小时。

夏绻本想带姜采采一起溜出去看演唱会的,最后成了她一人的旅行。而且夏绻本人并没有到场,像人间蒸发一样,谁也不知道她去哪了。

夏家因为这事儿闹得鸡犬不宁。夏绻的外婆听说孩子失踪的消息,心脏病复发在手术室抢救,向来以温婉形象示人的夏妈妈也变了样子,频繁和夏爸吵架,好像以往那些贤淑的模样都是装出来的。这些都被姜采采看在眼里,但更令她在意的是上一代人之间的恩怨……

姜采采的妈妈小时候过着很惬意的生活,外婆年轻时日子过得也很滋润。

原本她外公是国企棉花厂下一任接班人,可惜沉溺于艺术中无法自拔。那时,人们思想相对保守,谁也没见过裸女画到底什么样。姜采采的外公在艺术上很有造诣,他邀请同事的女儿做裸模,画出了那幅被人举报的“不良画作”,没想到这份被压抑的艺术品,竟成了压死他生命的最后一根稻草。

姜采采的外公,迫于舆论压力选择了投湖自尽。

夏绻的外公顶了好友的位置,成了棉花厂一把手,那时就有流言说,匿名举报信其实是夏绻外公递交的。因为这事儿夏绻和姜采采的妈妈吓的够呛,两家大人决定解开误解,彼此对这事保持沉默。后来两家的境遇相互对调,夏绻妈妈家过得越来越好,而姜采采妈妈家过得越来越差。

加上两人婚后,姜采采妈妈干的那些糊涂事儿,让这户苦难的家庭雪上加霜。曾经跟凤凰一样,到哪都昂首挺胸的女孩变得越来越卑微。她知道以自己的能力很难让女儿过上好生活,干脆把主意打到朋友身上。

希望夏绻的母亲念着两人小时候的情分多关照采采,让她当牛做马都可以。

可长大的采采早已不是懵懂的孩童,即便身在局内,她也比任何人都清楚,上一代发生的事绝不是什么巧合。接着,带着寻找真相和报复的心态,她开始了“猎S”之旅……

这本书整体带着股浓郁的压抑氛围。看似平常的文字里,处处折射着现实生活的影子。鸡娃现象、婚姻不幸、隔辈亲、瞧不上穷酸亲戚、同龄人之间的攀比、同事间性格不合暗暗较劲……

有时你觉得无意的一个举动,其实早已在他人心里埋下祸根。等这条链子彻底成熟,哪怕是一点火星,都足以燎起整片草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究竟是把怎样的一个世界交到了孩子手里?”

这是电影《第二十条》里一句引人深思的台词。

据统计,八十年代期间,我国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高于16岁,然而到了九十年代,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已经降低到14岁至15岁。可以说,犯罪正逐渐低龄化。

无论是对朋友痛下S手的十三岁少女,还是《十七岁少女失踪事件》里的姜采采,亦或是邯郸那三名初中生,多少都能从他们的成长轨迹中,看到“不被重视”这四个字。

如果我们能把关注点从孩子的成绩和物质上分一些到他们本身,或许就不会有那么多的悲剧上演了。

毕竟对孩子的成长而言,父母的爱远比物质条件重要的多。

愿所有的父母都能调理好自己的心理状态,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有一个平稳而快乐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