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在反映北洋政府时期的影视剧中能看到这样的桥段,某某军阀在势力强盛的时候取得了北洋政府的控制权,后来被其他军阀击败后就选择通电下野,而他的对手也善解人意,对他也不赶尽杀绝,放心让他去养老。

很多观众对此感觉不可思议,因为印象中的北洋军阀们个个都心狠手辣,怎么能放任对手全身而退了?难道不怕最后落得放虎归山遗留后患吗?

其实这个并不是影视作品虚构的,在历史上,通电下野是真实存在的,也是很多军阀最后的也是唯一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洋军阀关系图

通电下野主要流行在民国初期军阀混战时期,民国初期的军阀的前身最早可以追溯到曾国藩和李鸿章创立的湘军、淮军。其后袁世凯主持训练的新军最后改为北洋新军,在袁世凯死后分裂成为大大小小的北洋军阀。这些军阀之间以前相互之间都是战友同袍的关系,多少都有些交情。所以争斗失败后,胜利的一方也不赶尽杀绝,放任失败的一方回乡养老。

段祺瑞

这些大大小小的北洋军阀就是造成日后军阀混战的主要原因。最早因为战败而通电下野的是皖系军阀段祺瑞。在1920年7月,直系军阀吴佩孚攻入北京,段祺瑞不得不宣布通电下野,去天津避难。

通电下野次数最多的要数西北军阀冯玉祥,冯玉祥早在1925年的就因于奉系军阀的战争失败而选择通电下野。一年后,冯玉祥再次出山。直到1930年的中原军阀大混战,冯玉祥的西北军在四大军阀混战中失利,为了自保,冯玉祥不得不得再次宣布下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玉祥、蒋介石、阎锡山合影

在日本鬼子进军中国后,1933年冯玉祥将军第三次宣布出山,重新组织领导自己的昔日将领对日作战。但是在日本军队和蒋介石的中央军相互夹击之下再次战败,这是冯玉祥最后一次通电下野。他的军队后来被改编为二十九路军,卢沟桥事变时奋起反击的就是这只军队。

就连国民政府独揽大权的委员长蒋介石迫于压力,也多次选择过通电下野。跟其他军阀通电下野后就彻底告别政治舞台不同,蒋介石选择通电下野更多的是以退为进。在九一八事件爆发后,纷纷走上街头声讨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行为。迫于压力,蒋介石选择了暂时通电下野,以平息舆论压力。其实没过多久他就重新复出了。

蒋介石

在1948年,人民解放军节节胜利,解放了大半个中国。蒋介石又玩起了通电下野的把戏,自己躲去乡下养老,把烂摊子交给了胡宗南。后来在得知美国将对国民党进行援助后,又再次宣布复出。这一次连胡宗南都看不下去了,坚持认为按照民国宪法,辞职以后就不得再担任总统,自己应该按照宪法赋予的权利继任总统。可惜胡宗南太小瞧蒋介石了,他怎么可能斗得过老谋深算的蒋介石?

其实在早期,通电下野是军阀相互之间的一个台阶,大家都曾经是一个军队里的人,斗争失败后自己选择下野,大家面子上都过得去,也不斩尽杀绝来清算。可是到了蒋介石手里,通电下野成了政治手段,成了他玩弄政治的伎俩,也失去了通电下野原本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