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发表在《装饰》杂志

2024年第1期/第369期

作者:章莉莉、刁秋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摘要:青海果洛是三江源源头,拥有高原牧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民族文化。作为长江的发源地和入海口,果洛和上海结成了东西部协作关系。上海发挥“世界设计之都”市场经济和创意人才优势,助力果洛非遗项目走进现代生活,形成特色文创产业。在尊重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的前提下,上海大学在果洛非遗研培计划和传统工艺工作站的实践中,用设计助力果洛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形成了一系列设计方法和路径,以及实践成果和思考,给高原牧区乡村带来新气象。

关键词:青海果洛、设计、非遗保护、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是动态发展着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世代相传并不断地被再创造的特征。从东部沿海的江南乡村,到西部高原的牧区乡村,都在经历着变革发展。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之间的协同发展,需要设计作为社会创新发展的动力引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地处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长江入海口的上海,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世界设计之都”。在东西部协同发展的格局下,上海用设计助力果洛高原牧区的非遗传承,在保护自然生态和尊重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用设计实践初步形成一系列设计方法、路径、成果和思考,给牧区的乡村振兴发展带来了新气象。

一、青海果洛高原牧区的非遗资源和民族文化

果洛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气候寒冷严苛,拥有高山雪峰、壮丽草原、星罗湖泊、牦牛遍野的景象。纯净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典型的高原牧区文化。由于藏族人口占90%以上,因此果洛非遗代表性项目的藏族特色鲜明,资源丰富,拥有7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7项省级代表性项目。从中国非遗代表性项目十分类来看,民间文学和传统工艺尤其精彩,当然也有藏族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体育、民俗类项目,共同构成了果洛传统文化的生态群落。

第一,果洛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最为灿烂,拥有3项国家级项目和6项省级项目,总体占比38%,主要表达了对草原英雄和自然生态的崇拜。其中格萨(斯)尔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于2009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所属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格萨尔的英雄形象反复出现在果洛的雕塑、唐卡、戏剧、体育等领域,深刻塑造了果洛的文化特质,省级项目中的玛域《格萨尔》书传史诗和格萨尔赛马称王传说都与此关联。此外,半数非遗项目与环境关系密切,表达人对自然的崇拜和生命的理解,例如阿尼玛卿雪山传说、年保玉则传说、扎陵湖和鄂陵湖的传说、黄河源头传说等。

第二,果洛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也相当多彩,具有与农耕文明截然不同的牧区文明风貌。其中,传统技艺类6项涉及衣食住行牧区生活,例如建筑营造(班玛藏家碉楼营造技艺、马沁牦牛帐篷制作技艺)、服饰制作(拉加藏靴制作技艺、班玛传统银器制作技艺)、生活用品制作(班玛黑陶制作技艺)。传统美术类3项涉及书写绘画,例如果洛德昂洒智、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等。(表1[1])

表1 青海果洛国家级和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第一批至第六批)[1]

项目类别

项目级别

项目名称

评定时间/批次

民间文学

(9项)

国家级

*格萨(斯)尔

(2009 UNESCO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

2006第一批

阿尼玛卿雪山传说

2006第一批

藏族民间传说(年保玉则传说)

2021第五批

省级

玛域《格萨尔》书传史诗

格萨尔赛马称王传说

森姜·珠姆故里的传说

扎陵湖和鄂陵湖的传说

久治谚语

黄河源头传说

传统舞蹈

(2项)

省级

白玉金刚舞

玛多卓果

传统戏剧

(2项)

国家级

青海马背藏戏

2008第二批

省级

玛沁藏戏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1项)

省级

久治赛牦牛

传统技艺

(6项)

国家级

班玛藏家碉楼营造技艺

2011第三批

省级

班玛黑陶制作技艺

拉加藏靴制作技艺

传统帐篷编制技艺(马沁牦牛帐篷制作技艺)

班玛传统木雕

班玛传统银器制作技艺

传统美术

(3项)

国家级

藏文书法(果洛德昂洒智)

2008第二批

藏族唐卡(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

2021第五批

省级

拉加寺彩砂坛城制作技艺

民俗

(1项)

省级

东宗寺天文历算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地图及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二、青海果洛高原牧区的发展瓶颈和时代机遇

由于果洛州面积辽阔,人口稀少,气候严苛,交通不便,因此非遗项目和民族文化被很完整地保留下来,同时也面临着区域发展的严峻考验。第一,果洛精彩的民族传统工艺产品,很难走出果洛,进入广阔的中国大市场。第二,果洛作为三江源源头,拥有“中华水塔”之称,自然环境生态保护是第一责任,因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统工艺产业发展。第三,格萨尔是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果洛作为格萨尔自然生态保护区却鲜为人知。

面临这三个难题,从果洛自身文化赋能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过于局限,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协同发展。总体上讲,牧区要发展,文化要流动,设计要赋能,产品要创新。

在东西部协作的背景下,果洛高原牧区的发展迎来了历史机遇。第一,根据根据中央要求,2010年上海启动对口支援青海果洛的任务,上海各区紧密对接果洛各县提供指导和帮扶,以聚焦改善果洛民生和促进民族团结为主线,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牧民定居点改造、生态畜牧业发展等项目。第二,2013年文化部启动设立格萨尔文化(果洛)生态保护区试验区,对格萨尔英雄史诗进行区域性整体性保护。第三,2015年文化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启动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翻开了非遗保护工作的新篇章,全国4万多位非遗传承人进入高校进行学习交流,300余位果洛非遗传承人进入上海高校学习。第四,2016年文化部非遗司在果洛设立“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目标是通过果洛传统工艺的保护、传承、创新,带动传统工艺得到可持续发展,加强核心技艺,增加从业人员,提升经济收入,形成相关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洛非遗研培班教学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果洛传统工艺国际创新设计工作营

以上四项举措为果洛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外部保障。从地理上看,上海与果洛地处长江首尾,两地海拔平均相差4200米,相距2700多公里。两者资源禀赋截然不同,上海是东部沿海农耕文化,市场经济发达;果洛是西部高原牧区文化,民族资源丰富。因此,如何发挥果洛优势特色助力牧区乡村可持续发展,非遗保护传承是重要抓手。要解决三个难题,需要借助上海的市场经济和创意设计力量。

上海大学作为非遗研培计划的首期试点院校,目前已开设7期果洛专题整建制研培教学班,提供180余位果洛传承人教学和研发服务。在“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研培教学理念基础上,基于上海“世界设计之都”的创意人才优势和品牌企业资源,于2017年提出“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牵手合作的跨界创作模式,特邀各专业优秀设计师、高校设计专业博硕师生、品牌企业及公益机构等共同参与创作研发,以此孵化出一批能走进现代生活的果洛传统工艺新产品,不断探索走进城市市场的可能性。

2017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原副部长项兆伦在果洛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让果洛学员作品精致实用,符合审美需求, 做到能量产、成系列、创品牌,形成大平台大市场的工作站模式”。[2]工作站由果洛藏族自治州文体旅游广电局落实建设,由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和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作为援建单位提供外部资源,提供培训教育、设计研发、市场传播、协助销售等服务。在文旅部非遗司的指导下,以及上海援建干部的帮助下,上海大学工作团队克服高原反应,前后4次带着品牌设计师、企业负责人和拍摄团队等,赴果洛调研非遗项目、回访传承人学员、对接研发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赴果洛玛沁县特色产业孵化园调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赴果洛玛沁县阴柯河村调研

、设计赋能果洛传统工艺,研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上海和果洛的文化流动,为非遗项目的设计研发提供了充分条件。果洛传统工艺项目要走出果洛,走进上海市场,需要在产品的功能应用和审美风格上,保留独特的果洛风貌,同时适应城市生活需求。要达到这个目标,就需要走进果洛,理解果洛的自然环境和民族文化,理解高原秘境中所孕育的独特文化体系和果洛牧民的纯真豪迈,也要克服地理、交通、语言、认知、观念、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在充分尊重民族文化的前提上,通过设计赋能非遗传承和牧区发展,走出一条不同于沿海农耕地区发展的传统文化传承道路。八年来上海大学帮助果洛孵化研发百余件新产品,从应用创新、题材创新、风格创新等方面展开实践。设计驱动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在两地携手共创过程中生动演绎。

第一个案例是班玛黑陶制作技艺的应用创新。从储奶罐到咖啡杯,在保留其材料、技法、风貌的基础上,开辟了适合上海市场的新产品。班玛黑陶在果洛传承了600多年,用泥条捏塑等十余道工序纯手工制作,是藏族风貌浓郁的日常生活容器,用来烧水做饭和装酥油等。黑陶传承人谢格太在多次赴上海学习后,观察发现城市人们的生活需求,在设计师的帮助下,研发制作多款黑陶咖啡杯系列,古朴简约,色泽浑厚。每次赴上海展演销售,黑陶咖啡杯都被销售一空。

第二个案例是掐丝唐卡制作技艺的题材创新。从大幅唐卡挂画到小幅自然人文摆件,在保留工艺技法和视觉风格的基础上,形成果洛新时代风貌的自然人文主题掐丝文创衍生品,成为果洛地区特色文旅产品。掐丝唐卡广泛流传于青海省,是用金箔丝勾勒轮廓等工序制作的,图案华美,色彩绚丽。2016年至2020年期间,PACC每年邀请一批果洛传承人参加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进行展演销售,掐丝唐卡作品是其中的代表性项目。经过多年参展,传承人夏尼掌握了城市消费市场的喜好,原来大幅宗教题材产品并不好卖,在老师和设计师的帮助下,研发了用掐丝技艺制作的果洛自然人文题材衍生品,展览首日就销售一空。这让夏尼看到了设计赋能的力量,看到了创收致富的希望。

第三个案例是藏银锻造技艺的风格创新。从藏族女性在节庆盛装佩戴的半球形腰带花装饰物,到都市民族风潮流银饰服饰产品,在保留工艺技法、图案纹样的基础上,走进都市生活时尚,开辟了新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渠道。由于腰带花装饰物大部分采用花朵纹样,因此定名为“格桑花”果洛藏银锻造服饰系列。格桑花象征幸福吉祥,藏银锻造正是果洛高原传统工艺之花。2017年果洛研修班藏银锻造技艺传承人段松文,擅长制作腰带花等精美的金银饰品,他的愿望是能让自己的手艺走进城市,做成潮流产品。于是PACC启动了历时六年的“格桑花”研发工作,邀请偶遇品牌创始人何然等一批上海设计师,目前已研发60余件产品,为民族传统工艺走进时尚服饰穿搭提供了实践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桑花”果洛藏银锻造服饰系列研发过程及产品

2017年推出时尚潮酷的6件藏银锻造红色皮具产品,在当年上海设计周上获得一批订单和媒体关注。2018年推出高定刺绣藏银锻造手包被拍卖。2019年推出都市朋克风藏银锻造服饰鞋履系列,包括30余件小礼服、女鞋、手包及饰品等,深受年青群体的关注。设计师何然的观点是让果洛银饰结合牛皮、丝绒、蕾丝等当代材料,形成一个矛盾综合体,找到一种新的可能性。随着研发设计的推进,我们逐步整理果洛腰带花的常见纹样及文化寓意,尝试纹样的文创研发设计,与晨光合作“格桑花”藏银锻造潮流文具等。果洛高原格桑花,都市朋克时尚范,这项设计研发启发了很多关注传统文化的设计师群体,提供了民族工艺走进城市消费新空间的设计路径。

四、牦牛雪山,用好高原自然资源,振兴传统工艺村落

作为三江源源头,果洛这片雪域秘境拥有极好的自然生态,雪山草原上牦牛漫山遍野。世界上85%的牦牛生活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中国西部高寒地区,果洛就是牦牛很好的养殖栖息地。牦牛在抵御严酷寒冬时,会长出细密绒毛,具有极高的保暖性和透气性,平均每头牦牛每年产生100克牛绒,是非常珍贵的动物毛纺织材料。因此加强牦牛绒资源的深度开发,用设计助力牦牛绒加工制作技艺产品,是果洛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玛沁县阿尼玛卿雪山下阴柯河村的牧民和牦牛

2019年果洛研培班有五位来自玛沁县阿尼玛卿雪山下阴柯河村的牧民,他们从事毛毡和擀毡等牦牛绒加工制作技艺。由于村里牦牛多,他们希望能在原有牧区牦牛制品以外,开拓能销售的牦牛绒文创产品。根据牦牛绒的材料特性和生产方式,我们在研发过程中发现大致有两条设计路径。第一是与纺织产业相结合,第二是与传统工艺相结合。我们邀请江苏中孚达等动物毛加工企业赴果洛考察采购牦牛绒,通过企业生产的牦牛绒线和面料,进一步研发温暖家居文创产品。例如邀请北京美妙一刻文创公司,研发牦牛绒斗篷、披肩、家居鞋、运动袜等产品,为更好地形成牧民手工订单,创意设计了斗篷上的牛角和天珠纽扣等,邀请牧民手工制作。由此可见,每销售一件产品,牧民就有牦牛绒原材料和手工制作两部分收入产生。2023年7月,在疫情后我们再次来到海拔近五千米的阴柯河村,学员卓玛吉等已创作出一批与企业合作工业生产牦牛绒产品,以及牧民们在学习后创作的牦牛绒手工新文创。牦牛绒给阴柯河村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左 果洛牧民在上海用果洛牦牛绒研发新产品

右 “美妙一刻”果洛牦牛绒家居系列

与此同时,非遗研培班的博硕师生团队展开在牦牛绒原材料在视觉上的表现力研究。第一是展开色彩探索。天然的牦牛绒色泽柔和,自然温暖,基本以棕褐色系为主。为增加色彩的丰富和变化,引入彩色毛毡纤维,擀制形成色彩斑斓的新作品,例如果洛牦牛绒彩色手包和贝雷帽系列,受到市场欢迎。第二是展开材料探索。2015年PACC邀请澳大利亚创意羊毛毡艺术家露西娜来到上海,带来美利奴羊毛多材质混合的创作技法。牦牛绒可以和多种面料混合擀毡,例如创作丝绸与牦牛绒结合的大披肩、与蕾丝相结合的头饰等。第三是展开技法探索。结合城市手工的针毡技艺(被称为戳戳乐),形成立体视觉效果,多用于服饰的小面积创意装饰。例如2020年在果洛文旅融合跨文化设计工作营中,夏寸草副教授指导学生创作的牦牛包,圈粉许多城市青年。第四是展开应用探索。除了服饰产品之外,进入更广泛的家居产品中。牦牛绒擀毡过程中的自然肌理之美,成为家居生活美学的来源。以此研发的牦牛绒灯具,在打开光源的瞬间,拥有了庄子逍遥游的浪漫主义基调;研发的牦牛绒蓝牙音箱,其浑厚浓重的牦牛绒肌理,与音乐般相似绽放流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牦牛手工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牦牛绒灯具

2021年,在牦牛绒研发基础上,PACC邀请上海时尚设计师叶青对牦牛绒面料进行走进时尚的再次突破,启动“格桑缘”果洛牦牛绒与上海钩针技艺跨界合作的尝试。温暖厚重的棕褐色系牦牛绒面料,构成一系列都市时尚青年和少年的冬季服饰,淳朴厚重的版型,简约清晰的线条,保留了果洛的大宽袖和中式领等民族特色。为了表达上海与果洛的深情厚谊,增加都市气质和装饰特征,邀请上海莘庄钩针编结技艺林花创作绒线格桑花饰品。钩针编结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上海的都市工艺,大部分上海妇女都会编结。藏花红、松石绿、土格黄等绒线格桑花,为服装增加了极强的表现力和戏剧性,形成浓郁的摩登民族风,也表达了果洛人民期盼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成为果洛走向广阔中国大市场的重要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桑缘”果洛牦牛绒与上海钩针技艺跨界合作项目

五、英雄史诗,弘扬传播民族文化,文旅融合气象万千

格萨尔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是中国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是草原民族英雄的共同记忆和最高象征,被誉为“藏文化百科全书”。果洛藏语意为“反败为胜的人”,与格萨尔在当地的流传和崇拜关系紧密,被称为“格萨尔文化之乡”。加强格萨尔英雄史诗的弘扬传播,对促进民族文化的认同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能有效帮助果洛提升在全国的知名度。

2020年在赴果洛回访传承人学员途中,我们调研了甘德县德尔文格萨尔文化史诗村,探访格萨尔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才智,以及诸多格萨尔题材的传统工艺项目。格萨尔英雄形象反复出现在果洛的民间文学、戏剧、舞蹈、体育、唐卡、雕塑等领域,深刻塑造了果洛的文化特质,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

格萨尔属于《公约》非遗五大领域中的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类非遗项目,与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传承弘扬方式有所不同,其转化设计方式为提取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文化精神等文化元素,用于文创设计及沉浸体验设计。我们联系邀请上海老字号“英雄钢笔”加入果洛非遗传承工作,策划推出“格萨尔”英雄史诗限量钢笔套装,帮助果洛地区独特的文化进行传播推广。包装上的格萨尔王形象气宇轩昂,力拔山兮,策马飞奔,由果洛班玛马尾钉线绣唐卡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土登伟色精心绘制。笔身和包装上的“英雄格萨尔”藏文刚劲有力,由德昂洒智藏文书法国家级传承人桑格达杰书写。

钢笔选用英雄钢笔的经典款型和金黑色搭配,笔夹造型来自格萨尔王的标志性武器长矛,视觉效果沉稳大气,刚劲有力。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原一级巡视员马盛德评价,“两个英雄结合得很好,这种遵循文化遗产规律并让非遗的内涵价值与外在表现形式恰如其分地相结合的创意,就比较好地把握了介入的尺度。”[3]同年9月“格萨尔”英雄史诗限量钢笔套装正式发售,受到媒体的高度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格萨尔”英雄史诗钢笔套装

六、青海果洛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考

从上述设计助力果洛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实践工作来看,非遗研培计划让果洛传承人在“走出果洛”过程中,看到新市场新需求,逐步拥有研发设计的思路和能力,产生果洛非遗走进现代生活的内生动力。同时通过传统工艺工作站,外部设计力量在“走进果洛”过程中,引入多元研发创造力和广阔市场需求,产生果洛非遗走向未来大市场的外部引力。目前果洛传承人2023年工作站吸纳十余家果洛文化企业入驻,涉及从业人员百余人,并设立玛沁县和班玛县两个分站。从上海和果洛两地资源上分析,果洛拥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上海拥有设计研发大平台和产品销售大市场。上海在帮扶果洛设计研发的同时,果洛也为上海提供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果洛非遗保护工作让我对中西部地区乡村振兴有了具体的认知和深刻地理解。八年来,我赴果洛考察推进工作4次,为200多位果洛传承人教学讲课,组织7期果洛研培班和3期研发设计工作营,策划30余项非遗跨界设计项目等。在这个过程中与果洛结下了不解之缘,常折服于果洛的壮美山河,感动于果洛人淳朴善良。在推进设计助力果洛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工作中,我认为设计成果总结起来大致有三类。第一类是工艺产品,主要是指带有手工制作的传统工艺新产品,帮助牧民提升收入和创造美好生活。第二类是形象产品,主要是构建果洛文化形象和符号的非遗文创衍产品等,帮助果洛地区提升关注度和影响力。第三类是体验产品,主要是助力文旅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展览、课程及活动等,增加果洛文旅发展的文化吸引力。此外,设计助力果洛非遗传承与乡村振兴工作还有两个重要的设计原则。

第一个原则是尊重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孕育一方文化生态。设计驱动社会创新,好的设计要因地制宜,注意自然资源与传统工艺之间的和谐关系,形成自然、人文、产业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果洛是三江源源头,是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同时果洛高原牧区乡村要发展,当地传统工艺发展需要设计注入动力。在立足全局、保护自然的前提下,挖掘果洛丰沛的自然材料(如牦牛绒等),积极研发非遗新产品,可以提升从业人员收入,推动乡村高质量发展。

第二个原则是尊重民族文化,弘扬非遗技艺。果洛拥有藏族独特丰富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特别在民间文学类和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上资源丰沛,民族特色浓郁。在设计研发非遗新产品时,要特别注意对民族文化的充分认知和理解,设计前要对非遗项目进行充分调研和全面考虑,理解文化整体性保护的深刻内涵。非遗新产品力求表达果洛壮美的自然环境、异彩纷呈的民间传说、淳朴纯真的人文性格、独特华美的装饰纹样等,弘扬好民族文化特色,增强认同感和凝聚力。

君在长江头,我住长江尾,共饮一江水,共享文化源,共创好生活,携手奔小康。上海与果洛的情谊,就像长江水绵延流长。高校知识服务力量和上海创意产业能量,正通过设计源源不断地注入到果洛非遗传承和乡村振兴的发展中。

注释:

[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https://www.ihchina.cn/

[2]章莉莉.非遗扶贫,共创草原上的美好生活[J].公共艺术,2020,10:12-19.

[3]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J].浙江非遗,2013,3(09):36-38.

作者简介:

章莉莉,女,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导;公共艺术技术国家级教学示范中心(上海大学)主任;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执行主任。研究方向:非遗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

刁秋宇,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非遗传承与品牌设计研究。

装饰杂志学术研讨会

非遗乡村振兴研讨会

发表在《装饰》杂志

2024年第1期/第369期

近年来,非遗传承与保护、乡村振兴都是颇受关注的话题,为探讨二者的关系以及设计在其中能够发挥的作用,2024年1月,《装饰》杂志召开了研讨会,邀请从事相关研究和参与实践的专家,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并推介相关优秀案例。

与会人员(按发言顺序排列):

方晓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邱春林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章莉莉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教授

吕品田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

吴立行南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闵晓蕾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博士后

郑昌辉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

夏如松四川美术学院设计学院 博士

陈庆军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 教授

孟 晗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 助理教授

赵毅平《装饰》编辑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上海市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章莉莉教授发言:

非遗保护和乡村振兴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一个乡村意识到代代相传的风俗习惯和传统工艺的当代价值,就会拥有文化自信,找到发展道路。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有外力介入。在非遗保护政策的全面推动下,东西部协作的局面正在形成。中西部乡村保留下来丰富精彩的非遗项目,经过科学合理的策划设计和组织运营,恰是吸引东部地区旅游和消费的核心文化要素。

从2015 年至今,我放下原来地铁空间设计研究的工作,全身心投入非遗保护和创新设计的实践和研究。8 年来,我走遍大半个中国考察非遗,到乡村调研非遗传承人及其非遗项目传承情况,看到了与城市大不相同的文化状态。同时,通过上海大学承办的35 期非遗传承人研培班、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以及帮扶四川阿坝、新疆喀什、贵州遵义的工作等,我逐渐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彩和多元一体格局。当前,中国非遗保护工作已走过20 年,从建档立案到传承人研培,在滚滚历史河流中恰似一个起点。中国传统文化的火种和根系保存下来,是今后文化繁荣和经济腾飞的必要条件。

目前,文化和旅游部已设立了2500 余家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其中1400 余家位于脱贫地区。2022 年文旅部会同人社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评选公布了66 家成效突出、社会评价好、人民认可度高的“非遗工坊案例”。在十三五期间,文旅部非遗司设立了18 个传统工艺工作站作为工作抓手,通过企业、协会、高校等社会力量,有效帮助中西部地区通过传统工艺生产制作助力脱贫攻坚。中西部乡村要发展,就得把人留在乡村,特别是妇女群体。在66 个非遗工坊中,我们发现染织绣类非遗工坊占了半壁江山,例如湘西苗绣、黎族织锦、瑶族蓝染、侗族刺绣、土族盘绣、河湟刺绣、荣昌夏布、藏毯等项目,妇女是主体从业者。“在家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手艺进家,妈妈回家” “壮锦堆得高,生活过得好”等都是乡村里非遗工坊的生动写照。此外,雕刻类非遗项目如曲阳石雕、剑川木雕、葫芦雕刻、临夏砖雕等;编织轧制技艺类如嵊州竹编、梅山棕编、羌族草编、王河舒席等;传统饮食类如新合索面、栖凤渡鱼粉、赛山玉莲茶等。地域特色浓厚是乡村留住手艺、留住人的好方法。

中国大部分区域是农耕文明,西部青藏高原山脉大片区域是牧区文明。牧区同样需要乡村振兴。由于牧区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与农耕区截然不同,因此其设计助力传统工艺的方式和思路也是不同的。文旅部非遗司在2016 年设立“上海大学驻青海果洛传统工艺工作站”,在过去的8 年里,我们一直在研究果洛藏族的非遗项目。只有理解了果洛的文化信仰,才能理解果洛的手工艺。果洛是格萨尔文化国家级自然文化生态保护区,很多手工艺创作主题与格萨尔紧密相关。此外,如牦牛绒擀毡制作技艺等,得益于当地的自然资源,当时尚未形成稳定合适的产业线。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探索用设计力量和品牌资源,通过研发好产品,助力中西部供需关系、产销关系的协同发展。

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品牌企业开始关注传统文化与品牌文化的关系。在近5 年里,我们策划过华硕电脑、古驰服饰、英雄钢笔、哈氏食品、凤凰自行车等非遗跨界项目,将非遗融入品牌新产品或者新空间,为品牌注入传统文化魅力和历史纵深感。与此同时,非遗项目获得了品牌订单和消费者认识,逐步具备“自我造血”的能力和基础。

要注意的是,传统工艺是在传统社会的日常生活中诞生的,要走进现代社会,必然要找到新的消费对象、新的应用载体、新的购买动因。近年来,国潮风兴起,国货产品和国风产品的消费群体逐步形成,也是非遗消费的主力群体。从数据上看,传统饮食类非遗项目始终是非遗消费的主力军,其他传统工艺消费将随着产品研发水平的提升在未来不断攀升。近期,我们正在推进阿里研究院和中国旅游报委托的年度非遗消费报告研究课题,将对此有较为系统的成果发布。

总体上讲,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大致有两种。第一种是将乡村非遗作为文化资源进行展览展示和参与体验的设计,形成当地文化旅游特色产品,例如非遗研学游、文化深度游等。当然,我们呼吁要在保护非遗和尊重文化的基础上,合理开展这项工作。第二种是通过当地乡村传统工艺的生产制作助力增收发展。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有稳定的订单,而消费需求来自外部,特别集中在沿海城市地区。因此,帮助乡村找到合作企业和有效订单是关键,设计恰好承担起这项发现供需合作关系的角色,这就是社会创新的核心内容。2015 年至2022 年,我们联合主办了七届上海国际手造博览会,每年都有来自全国16 个省市自治区的非遗传承人、城市手工从业者、喜爱传统的设计师群体、相关品牌企业聚集在此,成为300 余个参展商展演、销售、找合作伙伴的大平台。与此同时,百余名师生在策划组织博览会的过程中,得到了足够的锻炼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