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94年,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正在热播。输完2万美金的王启明驾着车踽躅在缤纷浮华的纽约街头。音乐声起:“哎……是谁帮咱们翻了身……”他的复杂心绪伴随着这首《洗衣歌》仿佛又回到了那思乡梦般的中国。

此时,在西藏拉萨一所普逋的民宅里,罗念一孤独地坐在电视机前,面对《北京人在纽约》中的这幕镜头,不禁心潮起伏,热泪潸潸。

由风华正茂的翩翩小伙到人生暮年的垂垂老者,罗念一创作的那首《洗衣歌》曾经记录并震撼了一个时代,时值今日,依然传唱不衰。

但有谁能知道,这位为世人写下一曲绝响的著名作曲家那坎坷境遇和如歌一样的人生悲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念一

一曲《洗衣歌》使罗念一走上巅峰

罗念一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而这种传奇始终和那首《洗衣歌》紧紧相连。

1949年,高中毕业的他,凭着出色的音乐天赋,参加了人民解放军,成了一名文艺兵。

这年,他不到16岁。

次年初,他洒泪告别了家乡父老,随那支英雄部队打着背包走向西藏,开始了他40年戎装生涯和歌曲创作的天路历程,在雪域高原谱写了一曲曲深情的旋律。

登台演出、为民工赶耗牛、照看支前运输线、收集民歌……正是这样深入感受生活,他逐渐成长了起来。部队领导对他这位聪明上进的小兵也是关爱有加。

著名的支前模范曲美巴珍,曾是汉藏人民团结友好的代表。当时,部队打算以她的事迹改编创作一部歌剧,文工团长亲自点名让罗念一谱曲。他深入到运输线上,收集素材,整理民歌,再加入自己的创作,于是,一部标志着他人生里程碑似的处女作产生了。那年,他只有17岁。

部队抵达拉萨后,古城的美丽风姿和神秘,深深地感染了他。回想起翻越二郎山的悲壮,走过溜溜康定城的激动,金色的甘孜草原的苍浪,尤其是亲身感受到汉藏军民的鱼水深情,藏旅人民翻身得解放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高亢热情,他不禁心潮澎湃,先后创作出了《阿妈,你不要远送》、《叫我怎能不歌唱》、《请喝一杯酥油茶》等至今依然传唱的歌曲。

然而,他并不满足,一面扎根生活,吮吸着藏族民歌的艺术甘露,一面如仇似海地自学。几年下来,他对和声、复调、曲式、配器等作曲技术不但谙熟于心,而且自学完了大学作曲系的全部课程。

罗念一

罗念一于1957年加入了中国音协;1963年,他已是享受部队文艺七级待遇的军官,在军内外音乐界已声名大起。

1964年全军将举行第三届文艺汇演,他所在的西藏军区文工团紧锣密鼓,忙上忙下,颇有“徽班进京”(指安徽之戏班到北京表演的历史事件)之势。自然团里寄期望于他,渴望能推出一部一炮打红的重头戏。当时,罗念一正在武汉为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农奴》电影谱曲。接到任务后,《农奴》刚刚杀青,他来不及休息就立即投入新的创作中去。

那么,该创作什么呢?显然,贪大求全不行,盲目攀比更为不可,唯有拿出具有西藏特色的东西才能独具魅力。

于是,罗念一带着这种想法投入到了创作之中。但要真正创作出一首像样的曲子,尤其是经典之作又是何等艰难!那一阵,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涂了写,写了涂,用去了厚厚的五本稿纸,却始终未写出一个音符来。

难道就这样砸了?冥思苦想中,他几乎陷入了绝望的境地,几度焚稿,几次摔笔,总找不到那份独特的感觉。

他曾多次到藏族民间体验生活,每到一地总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特别是1953年在昌都那次,他住在一位名叫德钦的阿妈家,同食、同行、同住。白天和阿妈的儿子上山放牧、打柴、背水、锄地,到昌都镇卖柴禾换盐巴,夜晚则用藏语同阿妈拉家常。临别时,阿妈和她的儿子满含泪花拉着他的手送了一程又一程……

正是这种民族团结的深情激荡着他,他想起了川藏线上艰辛的筑路战士,顶风冒雪徒步到拉萨的战友们,想到了箪食壶浆、洗衣拥军、载歌载舞欢迎进藏部队的藏族人民。而这时,那浩瀚草原上、空旷山谷中,犹如天边飘来的一般,藏族人民那苍浪的歌声又切入了他的心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念一

灵感陡生,顿悟恍然。他转身跑出门外,一把拉住编舞的李俊琛,不由分说冲进房间把他前日的那份舞蹈题纲拿了出来。

“是谁帮咱翻了身?是谁帮咱得解放?……架桥梁、收青稞、盖新房……”这些平易通俗却饱含情谊的词语,拨动了罗念一的心弦,他激动得眼含泪花,双手止不住颤抖,然后,伏在书桌旁,铺开稿纸,抓过笔,一任跳跃的音符从思绪中汩汩涌出,流向笔尖,酣畅淋滴地洒落在纸上……

挥豪落纸,曲成绝响。罗念一和李俊琛又反复修改了歌词,正式命名为舞蹈《洗衣歌》的主题歌。

苍天不负苦心人。在当年的全军文艺汇演中,罗念一创作的《洗衣歌》以独特的形式、欢快优美的旋律、鲜明的主题和时代特色,在所有作品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无数的掌声。

罗念一荣获全军创作一等奖!

曲终人不散。罗念一一时成了焦点人物,全军各大单位、地方演出团体纷纷找到他取经求艺,以致于在一个月时间里,有100多个班长同学舞中的班长;100多个小卓嘎学剧中的小卓嘎,一招一式,丝毫不走样,令人忍俊不禁。

随后,朝鲜、阿尔巴尼亚等友好国家也接踵而至,学演《洗衣歌》。

在往后的几十年中,在音乐艺术的领域内,《洗衣歌》跨越四海,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一个地域的象征,被兴味无穷地载入了音乐史册。

罗念一

如歌的人生悲欢

《洗衣歌》使罗念一功成名就,也使他的一生婉蜓跌宕,充满了悲欢。他曾经三进三出军营,有过多段婚恋。

1955年,全军部队第一次精简整编。罗念一入伍六年,已是副连职干部,组织上却确定他复员。

他愣了,三番五次找到文工团领导,坚决要求留队。他声泪俱下地说:“部队培养了我,我要为部队写出好歌,请组织上一定考虑我的留队请求。”同志们很感动,却爱莫能助,主要原因是他父亲早年和一个贵州军阀有过交情。

罗念一的父亲原是位清贫教师,由于曾经给贵州军阀侯子丹担任过家庭教师,解放初,侯子丹阴谋叛乱,被当地政府镇压了,满脑子封建礼义的父亲,念及当年情谊,掩埋了侯子丹。

虽然罗念一有百口莫辩之苦,有百般不愿之心,但最终黯然来到西藏军区乐山转进支队,等待着结束他戎马七载的高原生活。

好在峰回路转,当时的西藏军区副司令员陈明义将军从南京学习回到拉萨后,在文工团演出中始终没见着罗念一。当他得知罗念一已经被“精简”走了时,顿时来了火:“小罗呢?小罗呢?我不管,你们把他给我叫回来,他还是个娃嘛!父亲的事与他有什么相干?”

老将军的话改变了罗念一的命运,也改写了新中国首乐史上的一部序曲。

罗念一带领女兵唱歌

重新归队后,不几年,罗念一成家了,这是他第一次婚恋。爱人是文工团的一名独唱演员,俩人事业心都强,整日忙着演出、排练、到牧区体验生活,久而久之,难免发生碰撞。于是,这对事业型的夫妻最终分手。

离婚后,罗念一独自带着小女儿重新过起了单身汉的生活。这期间,他创作甚丰,经常打起背包,将女儿托付给别人,一人沉入部队基层、藏区民间,采风写歌、收集素材。罗念一先后写出了《美丽的西藏,可爱的家乡》、《夏尔巴的歌声》等50余首歌和《洗衣歌》、《珞巴的春天》等20余首舞曲,还为电影《农奴》作曲,成为部队卓有前途的青年作曲家。

命运对罗念一总是不太友好,不久后,罗念一又因为一些事离开了部队。他去了后藏曲水县参加劳动。

在曲水县,罗念一白天上山放羊,同藏族群众下地种青稞,夜晚则走村串户。他不吃白面白米,完全适应藏族生活,喝酥油茶、吃糌粑,同年轻小伙一道干重活,还说了一口地道的藏族话。休息时,罗念一还会和当地人跳跳舞,高唱藏族民歌,所以很快就和藏民打成一片。特别是当藏民听说他就是村里老老少少都会唱的《洗衣歌》的作者,大家对他更是肃然起敬。

半年后,罗念一要回拉萨了,但这个村子里的人们却忘不了他。后来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一位藏族老阿妈还托儿子特地跑到拉萨找遍了各个角落,为他捎上一篮新鲜的鸡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念一

1969年,罗念一再次被部队安排复员。但人世间到底还是充满了厚爱和真诚的,罗念一老家四川合江县的领导拍着胸膛说:“罗念一这个人我们了解,他刚解放时参了军,到西藏写出了很多好歌,至于他的父亲,事情发生时,他早已离开了家。”

随后,合江县拒绝接收他的复员,向部队退回了档案。或许是天命难违,一生坎坷的罗念一在人生和事业的歧路上又逢生机。一位伟人的话后来使他绝处逢生,他就是周恩来总理。

1972年,流亡中国的西哈努克亲王访问朝鲜归来,总政歌舞团为他举行盛大演出。晚会结束后,周总理很纳闷地问道:“为什么没有《洗衣歌》?”

当有人告诉他《洗衣歌》有问题时,周总理当即指示:“《洗衣歌》格调高雅,是一部健康向上的歌舞剧,以后要多出类似作品。”

这个消息传到拉萨后,罗念一的命运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西藏军区也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为罗念一重新做了结论,并特地派人将他接回部队。

三出三进军营,罗念一的心中真是感慨不已!

罗念一

不久,罗念一和一位回族姑娘结婚了,这是他第二次婚恋,也是他几段婚姻中维系得最长的一次。但10年后,俩人最终劳燕分飞。

婚姻虽然再度破裂,但罗念一却迎来了他生命的第二个春天。

1979年,罗念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评上了高级职称,处处被冠以“人民音乐家”的称谓。

这期间,他满含激情,为迎接西藏和平解放30周年的到来,而专心写出了管弦乐《西藏组曲——献给我的第二故乡》、音乐套曲《雪域之恋》等大量高质量的作品。

但他的婚恋却远不如他那行云流水一般的作品,在他第三次婚姻破裂后,好心人又为他介绍了四川一位退休女军人。

俩人婚后感情尚可,志趣也相同,无奈女方一定要他转业回成都。他动情地说:“不管别人怎么说西藏苦,但我就是爱这个地方!”

于是,当分手成为不可避免时,那份美好的感情也苍茫远去。1988年,入伍40年的罗念一应当时的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伍精华的邀请,在原军区姜洪泉司令的劝慰下,含泪脱下了军装,转业到了西藏自治区政协。

罗念一就此结束了他40年的军旅生活,担任了西藏自治区政协专职常委,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副地专待遇。

罗念一《洗衣歌》

然而,这位当年背着背包进藏的文艺战士,在花甲之年,依然在音乐领域耕耘不辍。

他从繁忙的工作中脱身开来,先后为电影《布达拉宫秘史》、电视连续剧《格萨尔王》、《远方的课堂》谱写了曲子,还创作了歌曲《纳木湖情歌》、《圣城之夜》等20余首(部)作品。

回首山川依旧,夕阳仍红。也许,所有的昨天最惊天动地的事业在后代人眼里会黯然而又轰烈地消褪。但罗念一创作的作品和他的传奇经历,以及在一个时代下所产生的“罗念一现象”,却值得人们研究、学习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