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三中学有一个特殊的班级,它不是以常见的数字来命名,而是以一个人的名字来作为班级名称。

迄今为止,这个班级就像传家宝一样,在铜陵三中传了十七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拥有37年历史的班级,就是“崔跃勇班级”。

崔跃勇这个名字,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陌生的,但他却是铜陵的一座精神丰碑。

1979年,崔跃勇从铜陵三中毕业,成绩优异的他本可以报考一所好大学,但他却毅然选择了军校。五个志愿中,有三个都是军事院校。

1982年,崔跃勇参军入伍。两年后,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奔赴老山前线。

老山战役惨烈而悲壮,为了坚守阵地,崔跃勇壮烈牺牲。他倒下的时候,只有23岁。

忠魂不灭,浩气长存。四十年后的我们踏着新年的钟声再回首,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精忠报国:少年自有凌云志

1984年12月,老山前线140阵地。

往日绿树成荫的山林被炮弹烧成了一片焦土,到处都是光秃秃的,硝烟味混合着血腥味,让人心底发怵。

然而,这样一幅惨淡的地狱图景,却横插进了一道清脆嘹亮的歌声。

“云雾满山飘,盘龙江水绕,乱石缝中安了家,远离母亲在前哨……”

歌声是从一个猫耳洞里传出来的,唱歌的是一位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

他戴着军帽,气质干净,长相斯文,笑起来的时候嘴边还有浅浅的梨涡,像是初升的太阳一样朝气蓬勃。

这就是22岁的崔跃勇。歌声中,他的目光变得悠远,像是在怀念着什么,眼中隐约有泪光闪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崔跃勇

崔跃勇出生于一个红色家庭。他的父亲是转业军人,母亲是党员,得益于父母的教育,他从小就把爱国和责任深埋心底。参军入伍,是他最大的梦想。

1979年,崔跃勇从铜陵三中毕业。成绩优异的他没有选择一所好的综合大学,而是在志愿栏里填了军校。一共五个志愿,其中三个都是军事院校。

崔跃勇的举动让老师非常惊讶。在老师眼中,崔跃勇是一个书生气十足的孩子。他不仅成绩优秀,还擅长书法、绘画,在诗歌和乐曲上也颇有造诣。

这样一位颇具艺术气质的学生,怎么会想着去当兵呢?

但偏偏,崔跃勇一颗红心向军营,还就真的参军入伍,并且被调往中越战场的老山前线,接受血与火的洗礼。

上了战场后,崔跃勇被任命为第一营第一连第二排排长,负责带领两个班坚守前沿541、140两个阵地。

这两个阵地三面受敌,就像一个伸出陆地的半岛,最危险的地方,距离敌军只有三十米,简直就是个活靶子。

崔跃勇来到阵地上后,每天都要遭遇“炮弹雨”。原本覆盖着葱茏植被的山头被炸成一片焦土,高大坚固的崖石都被炸成了小碎块,地上全是密密麻麻,数不清的弹坑。随便抓一把石子,里面都夹杂着七八块弹片。

在敌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下,坚守阵地难于上青天。为了躲避枪炮的侵袭,崔跃勇就带领战士们在战壕和山坡侧壁掏一个洞,这个洞被称为“猫耳洞”。

猫耳洞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可爱,却不是什么好地方。洞里的环境原始而封闭,是每一位老山战士不愿回想的噩梦。

猫耳洞的环境到底有多恶劣呢?崔跃勇是这样写的:“猫耳洞十分狭小,几十个人挤在一起,潮湿、蚊虫、蚂蝗、蝎子、毒蛇无时不在骚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光是看文字就已经浑身不适,真实情况只会比这个惨烈万倍。

有战斗的时候,一些猫耳洞会塌方,战士们来不及跑就会被埋在洞里。没有战斗的时候,哪怕在里面安安静静地待一天都是折磨。

有句谚语是这样说的:“三个老鼠一麻袋、四个蚊子一盘菜。”在阴暗潮湿的猫耳洞里,蚊子、老鼠、蚂蝗、毒蛇无处不在,时不时就来骚扰。

南方的蚊子又大又毒,一咬一个包,又痛又痒。更让人难以忍受的是,猫耳洞里照不到阳光,虽然潮湿的衣服都能拧出水,却没地方洗澡,人都捂得“发霉”了,关节炎、细菌感染、皮肤感染等疾病就接踵而至。

崔跃勇曾在信中写道:“爸爸妈妈,半个多月来,我经历了人生中最艰苦难忘的日子。我从未脱过衣服,从未洗过脸、漱过口……”

战场上水资源紧缺,水比油还金贵,别说洗漱的水了,连喝的水都没有,崔跃勇只能和战士们用空罐头盒和塑料布接露水润喉。

因敌军的刻意封锁,战地断粮也是常有的事。最艰难的那段时期,阵地上连续五天四夜没有获得一点补给,唯一的物资就只有上阵地前带的半包白糖。

这时候,饿得前胸贴肚皮的崔跃勇就和战士们挖树根,啃树皮充饥。如果有站哨的任务,就拿出那点白糖,大家轮流去舔一下,谁也舍不得多吃一口。

长期的饥饿和持续作战,让一些战士虚脱不已。他们瘫倒在地上,只能爬着上下哨位。

身为排长的崔跃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鼓舞士气,坚定士兵们的作战信念,他编了两首歌曲,一首名为《战士第二故乡》,一首名为《阵地之歌》

没有战斗的时候,崔跃勇就走遍阵地的每个哨位,带领大家一起唱歌,驱散绝望和疲劳。

“啊,祖国,可爱的祖国,你可知道战士的心啊,一四O就是我第二故乡……”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胜利在召唤!我们英勇的解放军,坚决消灭侵略者。用我们的头颅热血、枪炮、手榴弹,牢牢守住阵地!”

炮火隆隆,夹杂着慷慨激昂的歌声,在必胜的信念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下,饥饿、病痛和死亡不再可怕。

滚滚的硝烟中,战士们高喊着口号,迎着枪林弹雨前赴后继,一举摧毁了敌人3个火力点,像一枚钉子一样顽强地插在阵地上,出色地完成了两个阵地的坚守防御任务。

战斗胜利了,崔跃勇和战友们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敌军就又卷土重来,发动了猛烈攻势。

阵地上,倒下的士兵越来越多。崔跃勇来不及伤心,飞快地从怀里掏出纸张,挨个儿送到战友的面前,让他们写下对祖国,对亲人最后要说的话。

当时的崔跃勇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做这件事呢?我们无法切身体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当时一定充满了对家人的愧疚和不舍。

自古忠孝难两全,大丈夫既已许国,难以许家。对于崔跃勇而言,忠于祖国,忠于职守,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尽的义务。

“为祖国而死的人,在人们心中是不会死的……”崔跃勇心潮澎湃,甚至哼起了歌。

这首歌是他小时候,妈妈经常唱的,也是《洪湖赤卫队》里,韩英和母亲告别的那首歌。

如今,崔跃勇从听歌人变成了曲中人,他的心情也和歌中唱的那样,充满了为祖国而死、为人民而死的庆幸和光荣。

写完“遗嘱”,崔跃勇小心地将纸折好,然后把两颗手榴弹接在一起,插进胸前的子弹袋。“我们宁愿死也不能当俘虏!

战士们听着排长的话,顿觉热血沸腾。他们学着崔跃勇的样子,在子弹袋上插了两颗手榴弹,带着悍不畏死的决心和敌人殊死搏斗。

“轰隆”一声,炮弹落在阵地上,冲在最前面的崔跃勇被气浪掀翻在地。他抖了抖身上的乱石,捡起冲锋枪,对着敌人就是一梭子。敌人来一波,他就挡一波,牢牢守住了阵地。

靠着这份万夫不当之勇,崔跃勇率领全排战士连续抵抗了敌军的八次反扑,大大小小的战斗打了三十多次,成功完成作战任务。

之后,崔跃勇就撤离了阵地,回团部休整待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