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军正努力发展成为一支全球性的远洋舰队。在新型水面战舰的基础上,中国海军在过去十多年里掀起了大规模的造舰运动,成功制造了数十艘新型作战舰艇。目前,中国海军的水面舰艇规模庞大,包括正在建造和已经服役的舰艇。其中,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三艘航空母舰、四艘两栖攻击舰、50艘驱逐舰以及另外50艘导弹护卫舰。这样的舰队规模显示,中国海军距离成为全球一流的海军又近了一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舰的下水使得中国海军跻身拥有三艘航母的行列,从而超越了仅有两艘航母的英国皇家海军。在航母数量上,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航母拥有国。中国目前拥有两艘满载排水量为6万吨的滑跃式起飞航母——辽宁舰和山东舰,以及一艘满载排水量为8万吨的电磁弹射型航母——福建舰。中国海军的航母实力仅次于拥有11艘航母的美国海军,远超其他国家。
在过去十多年的航母建设历程中,尤其是辽宁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正式成为了航母拥有国。尽管辽宁舰最初是一艘由苏联改装的航母,但全球能够装备6万吨级航母的国家并不多。基于辽宁舰的经验,中国自主建造了山东舰,其战斗力超过了辽宁舰,能够搭载多达30架歼-15舰载战斗机,从而超越了俄罗斯海军的航母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建舰作为中国海军的第三艘航空母舰,虽然采用常规动力系统,但配备了电磁弹射系统和阻拦装置,显著增强了其作战能力。这艘排水量超过8万吨的航母,其规模已经超过了英国和俄罗斯现有的航母。这反映出中国在航母发展方面的快速进步,并预示着未来可能建造核动力航母。此外,有关中国第四艘航母的消息也已传出。
在两栖作战舰艇领域,中国海军目前已有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服役,第四艘同型舰艇已经下水。075型攻击舰的加入将缩小中国与其他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其满载排水量达到4万吨,超过了欧洲同类舰艇。这些舰艇不仅能搭载大量舰载直升机—多达30架,还能执行两栖登陆作战任务,其综合实力已超越日本的直升机航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中国海军实现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建造了4万吨级别的两栖攻击舰,并且成功制造并下水或服役了七艘排水量达4万吨的作战舰艇,相当于每年为海军增加相当于法国海军整体实力的舰艇。目前,第五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正在建造过程中,同时5万吨级的076型两栖攻击舰也已在规划之中,未来还有新航母的加入,中国海军在航母级别的水面舰艇建设上持续发力。
在航母建设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中国海军在驱逐舰和护卫舰的建造上也没有松懈。通过引进和消化吸收外国舰艇技术,中国海军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已经能够胜任护航和远洋作战任务。早期,海军主要依赖的是4000吨级的水面舰艇,整体战斗力较弱,难以执行远洋作战任务。但在过去的十余年里,中国海军完成了从传统水面舰艇向现代化舰队的转变,发展出新一代的驱逐舰和护卫舰,形成了以7000吨级驱逐舰为核心,万吨级驱逐舰为骨干的强大舰队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海军已将所有3600吨级的051型驱逐舰退役,取而代之的是更为先进的052D型驱逐舰。此外,还有6艘052C型驱逐舰、2艘051C型、2艘052B型驱逐舰,以及4艘现代级驱逐舰和1艘051B型驱逐舰,2艘052型驱逐舰。最值得关注的是,8艘055型驱逐舰已经全部服役,这些新型战舰的性能远超过了老旧的051型驱逐舰,显著提升了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

053系列护卫舰即将全部被054A型护卫舰所替代。054A型导弹护卫舰具备执行远洋作战和反潜作战的能力,它与055型和052D型驱逐舰协同作战,保障中国航母战斗群的安全。目前,054A型护卫舰的数量已达40艘,成为中国海军护卫舰的骨干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海军现已部署了25艘7000吨级的052D型驱逐舰,它们是中国航母和两栖攻击群的核心力量。前三批共25艘052D型驱逐舰已经全部服役。尽管如此,中国并未停止生产052D型和055型驱逐舰,新一批正在制造中。据悉,新批次的052D型驱逐舰将有12艘,同时还将新建4艘055型驱逐舰,这些新舰将加入东海舰队。预计未来中国海军驱逐舰的总数将超过60艘,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二大驱逐舰舰队,领先于日本海上自卫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多年的快速扩张和持续的造船热潮,中国海军驱逐舰的战斗力已大幅提升。展望未来,中国海军驱逐舰的实力有望超越周边国家的总和,展现出中国海军雄厚的实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