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大卫的平行宇宙,欢迎关注!

同光二年(公元924年)。

唐灭梁,不久便迁都洛阳。这个姿态一出,全天下都清楚李存勖的小心思——统一天下,最起码也是要对帝国西方用兵。 所以,我们能看到,强如杨吴、弱如荆南;远如马楚、近如岐国,都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内政外交,以应对后唐这个新崛起中原霸权。

这种情况下,还有世外桃源吗? 我觉得吧,只要不是故意,谁都不可能相信这种连傻子都骗不了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说,现实就是比艺术更加魔幻!就在所有人要么整军备战,要么准备投降的时候,偏偏就有那么一朵奇葩,坚信自己就是例外,无论后梁当权还是后唐称霸,都不会对自己产生任何影响。 这个任谁也叫不醒的装睡的人,就是旅游达人·五代喜剧人·美人收罗者·躺平小能手·后唐的西方邻居前蜀皇帝王宗衍。

三月,己亥(初一)。今天是个好日子,宜宴乐!王宗衍请客,召集近臣在怡神亭小酌……喝到好多人已经顾不得皇家礼仪——摘下帽子,大声喧哗。

这么一闹,连所谓的近臣都有看不下去的。知制诰京兆李龟祯劝老板适当收敛些,免得这副熊样被后唐的细作打听到,就能合理推断出咱们前蜀文恬武嬉,是个好捏的软柿子。

君臣沈湎,不忧国政,臣恐启北敌(后唐在前蜀的东北)之谋。

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已经喝上头王宗衍继续我行我素【a1】!

【a1】 非要给王宗衍找个解释得过去的理由,那……似乎只能是“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了吧! 可是,邓艾灭蜀也没太费劲啊——哪怕其中有不少运气成分。有这么个前车之鉴,王宗衍本应该把整顿国防、加强武备放在彼时的最高优先级。

如果说自己人的谏言多少还存在着猜测的可能,那……来自后唐使者的言辞总能真正代表李存勖的内心吧!

李存勖已经是公认的天下莫敌的当代战神,但,如果能统一之路可以不动武,他也是可见其成的。 考虑到前蜀拥有地利,李存勖并不打算贸然发动战争。既为了深入了解前蜀真实状况,也尝试能通过外交手段和平搞掂对手,后唐正式派客省使李严作为使者访问前蜀。

一到前蜀,李严就全力展示自己的强硬姿态,详述李存勖有多神武且志向远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翻译过来,就是:统一天下这种小事儿,我们皇帝办起来易如反掌

同时,李严还不停强调,当初朱温篡唐,除了我们老板,全天下的盛唐子民就没有谁勤过王,真是人心不古啊!我相信,我那皇帝陛下一定会劝人向善滴

面对如此直白的威胁,前蜀宗室王宗俦不得不站出来表达自己的强硬:你们李存勖是皇帝,难道我们王宗衍就不是皇帝了?你如此大放厥词,已经严重冒犯了我们前蜀国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后建议王宗衍处斩这个不讲礼仪的家伙。

唐强蜀弱,不打算开战的王宗衍自然不可能同意这种建议。既然王宗俦唱白脸找回了面子,王宗衍顺势唱起了红脸,表示“两个交战,不斩来使”,保住了里子。

但,李严的言行已经直白地将后唐的战略意图展现给前蜀君臣,再假装两国能够和平共处就属于自欺欺人了。 前蜀宣徽北院使宋光葆上表,切谏整顿武备,以御后唐:

晋王攻灭朱梁,绍唐称制,冒李氏之苗裔,以郑王为远祖。遣使西来,侮慢尤甚,轻蔑我国,必将交恶。宜励兵选将,执戈待寇。请於秦州屯兵万人,凤州三千人,控扼要害;命大将帅兵万人戍武威城,应援秦凤;万人戍兴元,应援金州及骆谷;万人屯利州,应援文州及安远城;二千戍扶州,为秦凤犄角。命渠果州管下蛮酋,各聚兵裹粮,专听师期。昔成汭据山陵,养兵五万,皆仰给云安。请择安州刺史充峡路招讨副使,改榷盐法,以广财用。嘉、眉二州增治战舰,募舟师五千下峡出江陵,步骑出襄阳,大兵急攻秦雍。东据河潼,北以厚利啖湖广,利则进师,退则分据峡口及散关,以固吾国,可以伐敌之心。 ——【上蜀主表】

见识过李严所代表的后唐的态度,王宗衍总算有点清醒的意思,任命宋光葆为梓州【b1】观察使,兼任驻防梓州的武德军镇的留后。

八月,戊辰(初二),前蜀任命右定远军使王宗锷为招讨马步使,率领二十一军进驻洋州。乙亥(初九),任命长直马军使林思锷为昭武节度使,率兵戍守在利州,防备后唐军。

九月,乙卯(十九日),任命前镇江军节度使张武为峡路应援招讨使。

【b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地图上看,这算是任命主战派宋光葆为前蜀中央军区的一把手了。

王宗衍终于有了危机意识,开始调兵遣将,准备跟后唐刚正面了? 这种事儿劳心费力,怎么可能是我们小王同学的菜?

尽管只是匆匆出使前蜀,但王宗衍的这点儿小心思,李严可是拿捏的稳稳的! 五月,李严回到洛阳,向老板提报的结论是:

以臣观之,大兵一临,(前蜀)瓦解土崩,可翘足而待也。

之所以如此铁口直断,李严是有依据的:

  • 王宗衍骄奢荒唐,心思压根就没在治国之上。
  • 前蜀有能力的大臣不得重用,反而是王宗弼、宋光嗣这样的小人佞臣极为得宠。
  • 奢淫贪墨,贤愚易位,刑赏紊乱,前蜀朝堂到处都充斥着这些亡国之相。

这话可就实实在在地对上李存勖吞并前蜀的心思了。 可是,前蜀的军力部署绝对不是虚的,再有蜀道地利的BUFF加持,怎么就敢说灭蜀“翘足而待”呢?

世间事物都是动态发展的!尽管一开始,前蜀的确在重要关隘部署重兵;但随着唐蜀之间互派使者,外交层面日益融洽,王宗衍故态复萌,认为既然两国脩好,实在没有必要继续在军事上投入成本【c1】。

(十一月)丙午(十二日)罢威武城戍,召关宏业等二十四军还成都。 戊申(十四日),又罢武定、武兴招讨刘潜等三十七军。 辛酉(二十七日),蜀主罢天雄军招讨,命王承骞等二十九军还成都。 (十二月)罢金州屯戍,命王承勋等七军还成都。

面对磨刀霍霍的唐军,前蜀毅然放弃边防,将士卒都撤回了成都。 这……算是五代版的契约精神【c2】吗?

【c1】 现在,可以将大预言家这个title颁发给李严了——不得不说,优秀的外交家真是国之珍宝啊!

【c2】要是条约真的有约束力的话,也就不至于毫无波兰

之前,咱们说过,杨吴虽然实质上向后唐低头,但具体到外交礼仪,还是坚持敌国礼,即两国虽有强弱之分,但并无上下之别。 前蜀在外交层面,打的也是这个主意。 但,与杨吴修炼内功、加强武备不同,前蜀觉得自己完全能力利用经济优势霸凌一下后唐。 嗯……这就是“汉孰与我大”的前蜀版本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严出使前蜀时,带去的是马匹——这可是乱世难得的战略物资。 按照李存勖的想法,是要换回些只有蜀地才能出产的奇珍异宝,以此来彰显一下自己天朝大国的气派。

哪知道王宗衍却只肯与后唐交易中低端商品;至于“锦绮珍奇”等前蜀专有的高端货物,干脆立法严禁出口。并且,还给这种贸易制裁单独命名:入草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可把霸道惯了的李存勖气得发昏,可鉴于军事行动的准备工作还没完成,骄傲的李存勖选择先忍下这口气,等将来给王宗衍这个不长眼睛的蠢货来个大活——这个大活儿将创造一个灭国速度的记录。 值得强调一下,前蜀拥有的蜀道难,的确是所有人梦寐以求的地利。不但在冷兵器时代几乎无法攻克,就算拥有飞机大炮的日军,对重庆搞搞空袭还做得到,但地面部队可就只能望山兴叹了。

敲黑板,划重点了!作为皇帝,王宗衍要装睡,当然没人能叫醒他。 只是,一时装睡一时爽,一直装睡一直……衰

参考资料:

  1.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欧阳修【新五代史】
  3. 薛居正【旧五代史】
  4. 胡三省【通鉴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声明:事实上,当我阅读历史的时候,其实质就是开启了一个平行宇宙;而当你阅读本文的时候,其实质也是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如果你发现了错误,请及时指出、不吝赐教,那将是你我持续进步的原动力;如果你受到启发,不妨关注、点赞、转发,去激发更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特别感谢辛苦制作、上传的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