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媒体“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公众为何反对调休?放假制度为何不能更贴民意?

碧翰烽/文

据媒体报道,连日来,反对调休的声音此起彼伏。扣除双休日及调休,“五一”实际仅放假1天,全年实际仅放假11天。网友们认为,这不是放假,而是“假放”。

期待正常节奏的假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调休安排与之矛盾、人民群众怨声持续不断,就应该听取意见、尽快调整。反对调休的声音,不能装作听不到。

人们之所以反对调休。首先,最重要的原因是身心俱疲,打乱了人们正常的工作休息节奏。其次是没有实际延长假期,只是东拼西凑。再次,集中休假的体验感下降,交通出行、餐饮住宿、旅游、娱乐、购物等服务质量和环境明显欠缺。

一:下决心攻克“带薪休假”等法定节假日落实难题

应该说,关于我国劳动者的节假日制度,早就有了相关法律法规,问题是法律法规落实得怎么样?执行得怎么样?

一是周末双休日制度落实得怎么样?有的单位恐怕从来就没有落实过双休日制度,至今仍是单休。即使是体制内单位,也经常性的取消双休,五加二、白加黑,实属常态。

二是带薪休假制度落实得怎么样?比如有的单位是否执行过带薪休假?有的单位带薪休假天数是否能够保障落实到位?

三是随意加班是否存在?加班费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如果能将加班费严格落实到位,随意加班就可受到严格限制。

关于这些法律法规规定的节假日制度,执行情况怎么样?有关部门应该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整改。特别是需要加强执法检查、执法监督,让法律的刚性发挥作用。

这不只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问题,还是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法律权威公信力问题。

二:有没有实行集中休假的能力水平

关于这个能力水平,其实是需要进行充分评估的,以评估集中休假的总体效益。一方面是客观现状的评估;一方面是公众体验感的评估。

一是经济效益层面。拉动了多少消费?消费的质量怎么样?这可能是上面调休最最关注的内容,但实际情况究竟怎么样?不能只是从量的方面看简单的数据,而要从质的层面进行科学评估。

二是交通出行层面。有没有能力保证公众的出行需求?至少从高铁的“一票难求”和“开售候补”来看,能力是不足的。还有一些高速路段的“常态大拥堵”,更是如此。既然没这个能力,为何非得勉强?不仅交通畅通是个问题,而且也带来安全隐患。

三是应急安全层面。每每到了集中休假时期,最为繁忙和紧张的恰恰是公安、应急等部门,对于他们来说,节假日是没有任何概念的,因为这意味着工作量和工作难度的成倍增加。而且,现在的节假日值班,已经在基层单位大范围拓展,反而在体制内单位当中压制了一些消费需求。

四是公众满意度层面。也就是说,集中休假究竟如何?还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听听公众的意见建议,不妨建立第三方满意度调查制度,并根据满意度调查不断改进休假制度。毕竟休假是公众的切身利益和体验。

三:让公众有更多休假自主权

也就是说,可以考虑将休假的自主权交给地方、单位和公众,有关部门关键是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如此可以达到几个方面的效果:一是实行错峰出行,可以纠正集中出行的交通、安全等问题,让拉动消费和休假旅游实现常态化制度化。

二是可以促进餐饮住宿、旅游娱乐、购物等服务领域高质量发展,而不是盯着几个集中休假期进行涨价,到了平时又没几个人了。

三是可以适应各个地方各个单位的不同特点,毕竟什么时候适合休假,什么时候发展消费经济,应该都是各有不同的,没有必要实行完全统一。

四是可以大幅减少不必要的值班执勤,减少值班形式主义,让大家都能有切实保障的休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