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有一个这样极具讽刺的场景:

李自成来了,崇祯急得团团转,财政却拿不出钱充军费,崇祯鼓励官员捐款,结果仅得几十万两。

李自成入京,没钱犒赏三军,于是,也向明朝官员拿钱,不过农民军可没崇祯那么温柔,一番严刑拷打下来,居然搜刮出了七八千万两。

明末国库空虚,而官僚缙绅却腰缠万贯,为何个人财富远超国家财政,这不是一个怪现象吗?

事出反常,必有妖,那么明末的“妖”是谁呢?大多学者都认为,明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税收出了大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税收锐减背后的猫腻

明朝的税收主要来自农业税,占到国家税收的九成,明朝初期收取农业税的土地总数高达850万顷,而康乾盛世的最高时期也才640顷。可见,明初的财政收入十分可观。

所以,明初时的朱棣敢五征蒙古,大修运河,威服四夷,雄厚的经济基础才是幕后底气。

但到了明朝弘治中兴时,明朝可以收取农业税的土地却锐减,直线下降到400多万顷,与明初相比,足足缩小了一半。

那么原因呢?

出了大问题必然有大漏洞,明朝税收里也有一个重要漏洞,就是士绅及公爵王室可以免税。

也就是大富人不交税,国家的税收都是由中下层人群来完成,这个政策导致了税收的巨大漏洞。

比如土地税,为了逃税,一些地主乃至小民,都把田地寄放在有免税特权的地主名下,名曰寄主。

然而随着明朝土地兼并愈演愈烈,地主阶层拥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还不用交税,他们想不成为大土豪都难。

贵族、大地主和聪明人都免税了,那些老实的农民却成了税收的主要缴纳对象。到弘治中兴时,明廷想从仅拥有四百万土地的农民身上,榨出八百万土地的税收,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于是,苛政就这样产生了。

之后,流民和暴民也就产生了,直至汇成具有一定规模的起义大军,这么说来,大明亡于农民起义也是再正常不过的。

明朝虽然没想到自己会亡于农民起义,但对于税收问题也是相当重视的,因为由不得不重视。

万历时期,宗室成员高达二十万,皇室成员的高消费全要财政买单,占比竟然达到财政支出的一半;

根据《中国财政通史》资料显示,万历六年,明朝宫廷支出占到全年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

再者,还有源源不断的军费,北方蒙古部落不断侵扰,南方倭寇不断进犯;

然而更不幸的是,明朝正好赶上地理气候的“小冰河期”,极端气候下,旱灾和瘟疫不断。

在明朝统治276年中,今甘、宁、青三省区境内,发生旱灾154次,平均不到两年一次;大旱灾51次,平均五年一次;特大旱灾约半个世纪一次。

除了干旱,明代中后期还遭遇了两次大瘟疫,一次出现在明万历年间的1586至1590年,另一次则与干旱同步发生在1640-1644年间。

所以,明朝财政还必须要拿相当一部分钱出来赈灾。

此外,俸禄也总得出吧。

从上述可看出,明朝需要用钱的地方很多,但财政却没钱,那么面对严重的财政危机,明朝又做了哪些努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明朝的努力

为了应对税收危机,从明孝宗朱祐樘开始,明朝就开始想办法扩大税源。

比如向人少地多的湖广地区移民,以此来增加税收;对于承担重税的江南地区,通过减免税收流程,提高税收效率的办法,来缓和税收矛盾。

到明武宗朱厚照时,明朝第一次开始大规模地征收海关税,对外国贡使来华贸易,也开始征收百分之二十的关税。

但这些措施治标不治本,到嘉靖在位时,税收还是到了几近枯竭的程度,而此时却又赶上军费激增,北方蒙古部落不断侵扰;南方倭寇不断进犯,东南的税赋多半打了水漂。

在这种情况下,明朝只能选择在中路增税,比如在江西、湖广,以及在西南把持贸易特权,通过与西南民族的茶马贸易来扩大税源。

虽然抚和了蒙古,倭寇也被平定了,但到公元1566年嘉靖去世时,国库存粮仅够王朝一个月的开销。

可以说,此时明王朝的经济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怎么解决?从明史看,解决明朝财政危机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改革,也就是张居正实行的改革。

张居正的改革主要集中在三项:考成法、清丈法和一条鞭法。

考成法就是对官员的一项考核制度,当然考核制度明初也有,比如京官每六年“京察”一次,地方官每三年一次“大计”。

但明朝吏治腐败,法令不行,早期制度或流于形式化,或成为官员们争权夺利的手段。

因此张居正推出了对官员的定期考核,要求不仅要对各级官吏进行定期考察,而且还要对其所经办的各事,也要规定期限办妥,形成“立限考事”、“以事责人”。

这一制度推行后,行政效率大大提高,在整顿田赋方面产生很大影响,成为纠正“侵欺拖欠”的重要手段。

之前各地征收田赋,在规定数额外,有所谓的“常例”,作为地方官吏层层收入私囊的附加。

地方官上缴税粮税银时,先扣除去自己的“常例”,而对于税额是否完成并不关心。

此外,还有不少地方有各种临时的征敛,由于“无名之征求过多,以致民力殚竭,反不能完公家之赋”。

在实行考成法后,上至巡抚,下至各府州县,但凡催征不力、征赋不足额的,都要受到相应的处罚;对于过往拖欠的税赋,每年“带征”三成;同时地方整理田赋的收入,除去地方所需经费外,一律上交中央,由户部统筹支配。

考成法的实行保证了财政收入的稳定,至万历五年,户部统计全国的钱粮数目,岁入435万,与隆庆时相比,增长了74%,而同年的支出为349万两,一举扭转了以往财政赤字的窘况。

可见,通过考成法整顿田赋,也是增加税收、改善财政状况的一个有力杠杆。

考成法解决了田赋拖欠的问题,但并不能解决瞒田匿产的问题,为了持续扩大财政收入,张居正又实行了“清丈法”。

清丈法的实行主要是清查那些用各种名义寄存、偷税漏税的土地。清丈的结果也十分可观,可征收赋税的土地,由过去的400多万顷,变成了700多万顷,虽不及朱元璋时期的800多万顷,但税收效率和税收总数却高于明初时期,在改革的最高峰时期,明朝年税收达800万两。

而明末崇祯帝时,通过各种方式增加田赋,每年的赋税也不过400万两,但明末的军费开支却高达600万两,以致于年年财政赤字,最后走向破产。

然而张居正的改革并未止步于此,在清丈土地的基础上,还向全国推行了一条鞭法,这项法令是张居正所有改革中最重要的成就,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考成法、清丈法都是针对田赋的改革,而一条鞭法则是将田赋和徭役都包括在内的一项大变革。

简单来说,一条鞭法就是把所有的农业税都统一成一样,即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并且由实物税改为货币税,也就是折合成白银,按亩折算缴纳。

这样既减少了小民百姓少受中间盘剥,也将国家税收效率发挥到了最大。同时,货币税的推广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一条鞭法的实行,着重改革了役法,由对人税转为对物税,赋役的对象不是人而是物(土地)了。这样一来,大户负担多一点,小户就减少一点。因此,一条鞭法的推行,对缓和阶级矛盾起到了积极作用,有利于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除了整顿农业税,张居正对商税也进行了改革。封建经济重农抑商,张居正则主张农商并重,“厚商”和“资商”,反对随意增加商税,侵犯商人利益。

他提出将贸易权力下放,规定沿海商人不再以出海时长来计税,而由每次贸易数额和利润征税;并且严禁商人与当地大土豪勾结,这些举措也提高了商业税的收益。

此外,既然皇室开支庞大,那么就缩减开支。在万历年间,张居正多次要求缩减皇室开支。

比如停止重修慈庆、慈宁二宫及武英殿,停止提供内库用来封赏的开支;节省服御费用;废除专门为皇室提供丝绸的织造;为节省灯烛,甚至连上元节的灯火、花灯费也废止了。

到崇祯时期,皇室开支已经削减至巅峰时期的三分之一,皇室节流还是有成效的。

从上述可看出,明朝,特别是张居正改革,为解决国家财政危机也做了多重努力,但为何明朝还是“穷”死了呢?

03 明朝的破产

张居正的改革,在他1582年去世后,除了一条鞭法有所保留,其余法令基本都被废止,改革半途而废。

万历中后期的执政特色是这样的:

由抑制兼并变为包容豪强大地主,并给予种种优免。万历带头跳出来指责张居正丈量土地出现的问题,比如强迫地主多报耕地、乱报耕地,而地方官以此争功。

由此引发负面效应,过去严格丈量土地的官员都被划为佞臣,没有彻底执行丈量的地方官反而变成了仁爱的父母官。

对于已经量出的土地很多又缩了回去,未量出的继续隐漏,瞒田匿税的现象重新抬头。

考成法也成废纸空文,没有了严格的监督制,整顿田赋丈量土地的成果很快被 冲销。

然而万历还不断给王子公主赐庄田,大地主兼并土地日益剧烈,享有免税的人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土地,而非免税田,也多有欺瞒隐匿,其情况比张居正改革前有过之而无不及。

由利农安民变为增税加派,不断加重农民负担;一条鞭法虽明令未取消,在许多地区也有推广,但也已名存实亡。役法扰民之弊重现江湖,从万历中期始,“营建织造,溢经制数倍,加以征调、开采,民不得少休”。

度田均税之制既废,国家财政收入不够,皇帝就设法加派田赋,“三大征”是如此,到辽东战事起,所需饷银亦是如此。

除了国家加派,还有地方私派,数字更大。在土地兼并下的农村日益凋敝,条鞭之外又有差役,田赋之外又有加派,加派之外还有私派,叫农民们怎么活?此刻应该可以感受到李自成的口号“迎闯王,不纳粮”,其魅力有多大了!

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

由厚商资商变为税监四出,野蛮掠夺城市的新兴工商业。万历皇帝可谓最大的敛财巨头,奢侈的宫廷生活花销仅靠户部定额已不够,如何广生财路,他把黑手还指向了工商业。

比如向织染业加重征费,再如将宫中食物果品牲畜费用增至三十万两,但却要商户铺垫钱,导致商户资不抵债,对商人强取豪夺。

此外,他坐镇京都,还派了一帮宦官出去搞钱。从万历二十四年起(1596年),所谓的矿监、税监遍布各地,这些太监利用专制手段,借助政治权力,对工商业进行全国性的掠夺。

有明一代的暴政,至此也达到了空前严重的程度。

至此,我们也可总结,在他死后,张居正的改革成果基本化为泡影。万历中后期的种种做法,使社会矛盾重新激化,明王朝的衰亡之势在万历中后期已日见明显。

所以与其说明朝亡于穷困,不如说明朝亡于万历的利欲熏心。

既然张居正都挽救不了明朝,之后也就无人能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4 明亡的丧钟

明末崇祯时代,国家财政已是捉襟见肘,但此时的国家形势也不容乐观。上述提到明朝赶上了“小冰期”气候,全球都受到降温、干旱的威胁。

严寒导致农业减产,灾荒严重,为安抚民情,少不了要拿钱赈灾。为了开源节流,崇祯除了加征田赋,也不了开源节流。

比如减少宫廷开支,再如对内裁员,在驿站工作的李自成就是被裁撤的一员,一怒之下参加了起义军,之后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

但更为严重的威胁则是来自北方的游牧民族,长城以北的游牧民族同样也饱受饥荒威胁,他们联合起来向长城以南进攻以求生路,其中对明朝威胁最大的就是女真部落。

为抵御外敌入侵,明朝不得不在东北边境驻扎大量的军队,这样就需要大量的军费开支。

国家内忧外患,财政却拿不出钱,虽说此刻不论崇祯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但更令人心寒的是,他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出来了,而官员们却依旧无动于衷,宁亡国也不愿牺牲半点个人利益。

由此,不难总结,财政的崩溃,国家税收制度屡遭践踏,最终导致了明朝的覆亡,而谁又能对此负责呢?是万历,还是崇祯?更或者是大明的土豪士绅?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