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北京医保局、卫健委等9部门联合下发《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让创新药迎来多重利好,尤其是在临床应用上,给医院解开了多重枷锁。

文件显示,这些政策从下发当日即4月17日就开始执行,政策已经给创新打开了大门。

对于创新药来说,这不仅仅意味着市场放开,创新药能快速进入临床,还为创新药打开更广阔市场提供了战略高地。北京是医疗领头兵,文件中提出的加强学术交流,尽快形成专家共识的做法对于创新药来说意义更为重大,有了北京率先垂范,其形成临床应用经验、专家共识等有望获得更好、更快的推广,这为创新药从研发到临床应用搭建了桥梁。

现在很多创新药无法进入医院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医院有用药数量限制,总额预算的限制,治疗费用次均费用限制等等的束缚,现在这些束缚都要取消了,创新药进院门槛将大幅降低。

文件旗帜鲜明地表示,取消医院药品数量限制,当然,从这一政策获益的将不仅仅是创新药。而通过谈判纳入医保目录的创新药,即国谈药品还迎来更大的利好,国谈药目录公布后一个月内召开药事会,全年药事会召开不少于4次。加强学术交流活动,鼓励临床应用研究,及时形成专家共识。加快国谈药货款支付。督促生产企业在目录公布后,同步开展挂网工作。将国谈药使用情况纳入本市公立医疗机构绩效考核和定点医疗机构总额预算(BJ-GBI)管理。

对国谈创新药,北京医保还拿出了更多真金白银。文件表示,推进二级及以上定点医疗机构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双通道”保障国谈药供应,进一步确保患者治疗需要。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病种治疗中使用的国谈药品纳入门诊特病管理,提高报销比例;将治疗费用较高的国谈药品纳入按固定比例支付,减轻参保人员费用负担。提高报销比例、固定比例支配等方式,都将大力推动国谈药、高价创新药使用。

北京市按DRG国谈药和创新医疗器械涉及的诊疗项目,不受医疗机构总额预算指标限制;对需要开展绩效考核和总额预算管理(BJ-GBI)质量评价的医疗机构,剔除国谈药、创新诊疗项目对人均药品费用、人均医疗费用等相关指标的影响。

不断完善CHS-DRG付费新药新技术除外支付机制,及时完成形式审查、数据验证及专家论证,对符合条件的新药新技术费用,不计入DRG病组支付标准,单独支付。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除了创新药外,创新医疗器械、新技术也得到了特别关注,甚至有的政策还提出了要“随批随进”。

对创新技术项目优先启动统一定价论证程序,同步研究纳入医保支付。优化药品阳光采购挂网流程,完善创新医疗药械绿色通道机制,实现快速挂网。对已批准设立的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医疗机构可随时备案并开展应用。

《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按季度更新。推进《中关村创新医疗器械产品目录》和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产品进医院,实施创新药械“随批随进”。支持建立医用机器人等创新器械应用培训中心,加快创新医疗器械推广使用。

创新药、创新药械的获益可能不止北京一地。文件还表示,推进京津冀药品、医用耗材集中采购挂网信息协同共享,持续推动京津冀“3+N”药品、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合作,支持创新药械在京津冀地区使用。

包括,北京直接取消了医院的药品数量的限制,医院必须一年至少要开4次药事会,经过评审的创新药不纳入DRG病组支付标准,单独支付等等。

此外,不仅仅是临床,研发、临床实验、审评审批、生产制造、流通贸易等方面,北京市都有利好政策出台。下面为政策全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信息来源:趣学术

信息采集:卫健君

声明:本文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公众号立场。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