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是一个幕后的巾帼英雄,看起来每天喝茶赏花和孙辈们说说笑笑,其实是一个隐形的高手,贾府的大事都逃不脱她的法眼,当林黛玉的母亲去世后,贾母极力邀请林黛玉进贾府,林如海去世,贾母安排贾琏陪同前往,都有贾母的打算在里面。

古俗大家族有“母丧长女不娶”的说法,除非有了继母。但是林如海没有再娶的打算,如果没有母亲的言传身教,会被人质疑女子的教养问题,因此林黛玉进贾府是最好选择。极大可能同时伴随的,还有贾敏嫁妆及林如海部分私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说林如海有私产?我们看林如海写信给贾政为贾雨村打点,不可能不花费钱财。综观红楼梦中花钱疏通官职的事,所费银两不在少数。比如贾珍为贾蓉买个虚衔,又是友情价,都花了1500两。贾雨村这么大一笔钱不可能让贾家出,只能在随同黛玉交托贾母照管的财产中拨出。

林如海家世四代列侯,家中人丁不旺,书中不曾说祖上有做多大官,这里且算祖产多为族中公有,不列入林如海私产。但是林如海出任“巡盐御史”6年,这份收入可不小。

盐政,自古是顶级肥差,其中油水不在“官盐”,而在规模十数倍至几十倍的,由“官营盐场”出产的“私盐”。查一查明清“官盐”数量,大致推算可知“私盐”体量的庞大。

“巡盐御史”品级不高,但是权力极大,相应的破坏力就极大,而所谓的“常例银”份额,当然是根据权力,破坏力的大小来分配的。就算他为政清廉,不主动捞钱,一年数万两“常例银”也是轻轻松松。

林如海虽然清廉,但并非所谓“不识时务”,从他肯出钱帮贾雨村疏通可以看出,他自己不去主动捞钱,但不会挡别人的“财路”,“常例银”他一定是有份的。“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何况六年“巡盐”,林如海积攒下三二十万两左右私产,毫不夸张,合情合理。

再者作为贾府幺女,贾敏当年出嫁,那阵势连见过吃过的王夫人都羡慕了,可想而知嫁妆的丰厚,推测二十万并不为过。这一份于情于理,无论林如海生前死后,由林黛玉带入贾府,由贾母代为照管,都是应有之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林如海身体不行了,召唤黛玉前去,贾母十分机警地坚持让贾家掌家男子贾琏一同前往,就是考虑到了遗产分割的事。林家“绝户”,族中公产那是想都不用想,林黛玉没指望的,但是林如海的私产,必须由贾琏借着贾府威势,为她争一争,大致所留一半还是拿得回来的。

加上林如海此前不可能不为爱女预作打算,实际上林如海私产大部分都由黛玉带进了贾府。贾琏,黛玉一去4个月,大多时间应该都用在了此项事务。

但是在书中,林黛玉提到过自己“一无所有”,这是为何?我们要知道古时财产固然重要,但远不如“人”重要,像林黛玉这样,如果没有贾家出头,林如海去世,大概率她会被草草安置,所有家产皆被一鼓而分。家族中的个人命运如此,实际上如果整个家族遭遇这般处境,命运也是一样,只会被别的家族吃干抹净。

贾府在书中已经走下坡路了,经过几代人的享受,已经是内囊空空,只剩下空壳。林黛玉也清楚贾府的实际情况,曾经不无担心地对贾宝玉说过“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

这说明林黛玉也是擅长家务理事,当元妃省亲时,贾府大肆兴建大观园,林黛玉能不清楚那是她的钱被挪用了吗?但在寄人篱下状态下,又无法说出口,无形中又增添了她的焦虑,不安全感。

林黛玉的幸运在于有贾母“撑腰”,但她寄人篱下的疏离感,无法改变,她的命运也只系于贾母一人之手,这种时刻存在的不安全感,太强烈了,尤其对她一个这般敏感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