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从酷爱文史到与瓶罐相伴人生|谢毓元院士百年诞辰

谢毓元院士生平纪录(视频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坎坷求学路

100年前的今天——1924年4月19日,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谢毓元在北京西四兵马司胡同的一个深宅大院里出生了。

少年谢毓元经历了时局动荡、战火纷飞的时代,先后辗转三所中学,矢志求学。所幸家中古文典籍繁多,再加上父亲的严格教导,使得谢毓元在文学上有了深厚造诣,造就了他与人为善的处世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毓元(图片来源:《中国处方药》)

中学毕业后,谢毓元考入当时迁沪的东吴大学,原本酷爱文史的他在选择专业时受到父亲“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最终选择了化学工程系。

然而,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战争爆发导致东吴大学停办,谢毓元被迫辍学长达4年。

坎坷的求学经历从不曾打倒谢毓元。辍学期间,他认真学习英文,为之后的科研工作培养了熟练查阅外文文献的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1946年,谢毓元考入刚恢复教学的清华大学化学系。凭借着勤学钻研的劲头,三年后,谢毓元以全系第一的成绩毕业,随后留校任化学系助教。

▲谢毓元清华大学毕业证(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为国研制新药70年

1951年,谢毓元转到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被分配到药物研究室工作,跟随著名药物化学家赵承嘏从事中草药的提取及小分子化合物的合成工艺研究。

在这里,他先后参与了常山叶中常山碱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普鲁卡因合成工艺改进、抗血吸虫病治疗药物的化学合成等多项研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3年,谢毓元在上海武康路395号实验室做实验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尤其是关于抗血吸虫病药物的设计与合成工作,谢毓元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中合成的化合物之一——二巯丁二酸,成为应对重金属中毒效果极好的新药。在之后一系列砷中毒事故的抢救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堪称中国创新药物研究史册中一项极为优异的成果。

1956年,凭借出色的科研表现及良好的外语水平,谢毓元成为中国科学院的留苏预备生,于次年赴苏联科学院天然有机化合物化学研究所攻读副博士学位,跟随天然化合物化学领域杰出科学家施米亚京,开展四环素类化合物合成研究。“他有一双幸福的手,别人合成不了的东西交给他做,总能很好地完成。”这是施米亚京给予这位中国留学生的高度评价。

▲1958年,谢毓元在莫斯科红场(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1961年回国后,谢毓元积极开展天然产物的全合成工作,先后完成了莲芯碱绝对构型的确定和全合成、甘草查尔酮结构的确定和全合成等一系列高水平的有机化学研究工作,为促进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66年起,谢毓元接受国家召唤,转向设计合成放射性核素促排药物这一世界性的科研难题。

之后,国家科研任务发生改变,谢毓元着力于将螯合剂研究应用于民用,先后进行了放射性核燃料铀的促排药物研究、抗骨质疏松药物研究、抗肿瘤药物研究,均有良好的发现。其中,他发明的“双酚氨酸”至今依然是放射性铀促排效果最好的化合物之一。

▲1982年,谢毓元在实验室给组里的科研人员讲授螯合剂方面的知识(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世纪80年代,谢毓元开始尝试将科研成果应用于实践。他研究制定的植物生长激素表油菜内酯的低成本生产工艺成功投入生产,对提高农作物产能与免疫力有重要价值;他以较高收率从野生植物中提取到治疗帕金森病的药物——左旋多巴,使我国患者摆脱了对昂贵进口药品的依赖。

这一系列卓越科研成果的取得与谢毓元严谨的科研精神是分不开的。他注重文献调研,坚持实验考证,即使多次失败也从不气馁。正是这份对待科研工作的纯粹与真挚,铺就了谢毓元质朴而伟大的药物创新之路。

谢毓元不仅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担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期间,面对资源紧缺、经费不足的困境,他审时度势,带领全所职工迎难而上,大力推进国际合作、新药研发和科研基本条件建设,短短几年成绩斐然,为上海药物所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03年,谢毓元在图书馆(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2021年3月27日,谢毓元在上海逝世,享年97岁。科研工作的累累硕果,验证了他“为学之道,贵在勤奋;刻苦钻研,持之以恒;戒骄戒躁,求博求深;锲而不舍,终能有成。”的座右铭。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责任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