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的好: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前阵子爆火的“巴黎丢作业”事件传遍网络,引发无数网友争先转发,都想要在这波流量风口上占据一席之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好景不长,仅间隔两个月,官方的打假视频就如约而至,证实了这次的事件就是一个大乌龙,全是摆拍。

主播猫一杯主要是为了引流,毕竟“粉丝就是财富,流量即是收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捞到快钱,不惜与同事一起写了一个脚本,甚至自导自演了一出戏,并将其传播到各个平台,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可惜假的终归是假的,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他们也因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重大代价,多年的努力因此付诸一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告一经发布,评论区网友炸翻了锅。

有网友表示我一开始就拿这个当个笑话看,事实证明,“巴黎丢作业”这个事件,确实是一个“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巴黎摆拍”这件事,真的就是一个“笑话”这么简单吗?

那为什么会这么严肃的处理呢?其实,从之前央视的点评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他们只是为了博流量、蹭热度,不惜编造事实,最终被流量反噬。

他们用那些由黑底黄字做标题,搞怪音乐做背景,几句当事人采访音频所构成的新闻被统称为新黄色新闻,这种新闻在官方中的解释是:没营养、没意义、为了流量而胡编乱造的报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网友都有明确的是非观,一部分人只要一看到流量高、评论多,就会默认这件事是真实的,甚至会跟风将这件事传的沸沸扬扬。

他们并不在乎这件事在本质上是对是错,他们只喜欢随波逐流,成为一株“墙头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迷糊也有网友早已看穿一切,在评论区里表示现在网上很多的东西都是假的,假父母、假男友、假孩子,这些都是靠着合约再撑着,抖音早已失去了本身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网友表示,自从有了自媒体与网红,造谣、假证、博同情的人在网上混的风生水起,因为犯罪成本太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桩桩件件不得不引发我们深思,现在的网络风气怎么变得如此“浑浊”。

其实这种黄色新闻早在100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美国报业的奠基人普利策,曾经出过一个《世界晚报》栏目,专栏的主人公是一个光头、穿着黄睡衣的小男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提高销量,就以黄孩子为旗号,发布一些充斥着大量煽动性、刺激性、暴力性的新闻,其中大部分消息都是虚假的,一度受到了大众的谴责,渐渐消失在人们眼中。

可现在那沉寂已久的黄色新闻,又一次开始卷土重来,只是这次里面减少了血腥暴力的消极面,开始增加一些看似温和,实则都是一些空洞,毫无营养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些消息经过大量的传播,早已入侵我们生活的片片面面。

大家还记得小慧君这个女主播吗?

她在网络上称老板对她有不轨的想法,并用自己的清誉来作证,为了增加事情的真实性,开直播对网友将自己所遭遇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发展到了这个地步,网友又怎么可能开始怀疑她,毕竟有哪个女子会拿自己的清白开玩笑,为此,一众网友都在为她打抱不平,给她出谋划策,纷纷将矛头指向她的老板。

毕竟很多人受到这种威胁,大部分都会选择将事情压下来,而不是像这个女子一样,将事情给捅到明面上来寻求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随着事情的发酵,这件事越闹越大,老板可真是百口莫辩,名誉扫地,所有的解释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最终,在舆论的压力下,与她解除了合同,公司更是几度陷入绝境,老板也因为这件事患上了抑郁症,本以为这件事获得了皆大欢喜的成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很快,事情就出现了反转,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老板一直在暗中收集证据,最终,成功将小慧君告上了法庭,可她不愿承担后果,就谎称自己患上了抑郁症。

本想故技重施,可这一切在真相面前,都变得无比可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老板也用了一年多才为自己讨回了公道,可这件事的起因只是因为小慧君想要跳槽而引发的,为了完成自己的目的,不惜拿网友当傻子耍。

真是印证了一句话: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可她太自信了,企图颠倒黑白,可假的终究是假的,再怎么样也成不了真的,天作孽有可为,自作孽不可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网友感慨,现在这么多人都喜欢在这弄虚造假,只是因为造谣之后,只需要不轻不重的道个歉就算完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样,长此以往下来,网上的新闻还能让人相信吗?因为我们都分不清楚真假了,以后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相信的。

为了拨乱反正,央视新闻才会将这件看似只是一个无害的视频,将他放大了去说,只是为了告诫我们要理性对待每一件事,学会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还网络一片净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造谣. 新黄色新闻本质上就是为了吸引注意力,为了吸引注意力而造谣,如果不管会导致其他人为了流量跟风模仿,谣言就会剧增,辟谣的难度也会加大。

不信谣. 这些新闻吸引了一波注意力之后并没有带来对社会正向的引导作用,只是为他们个人带来流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种无意义抢夺注意力分配的行为,会导致主流媒体发布严肃的重要的内容的关注力被分散,会造成大众的社交倦怠。

不传谣. 这些新闻哗众取宠的行为欺骗了广大受众,导致受众对于网上的内容信任度大大降低,长此以往很多重要的事情也会被娱乐化,信任度也会降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新黄色新闻的危害开始慢慢展现出来了,有网友评论说,因为当时巴黎摆拍事件热度持续不减,将731与梅西踢球的热度都给掩盖过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此,希望大家在今后的观看中,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问题,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MCN首发激励计划#

#别让“新黄色新闻”消解了新闻#

本文信息来源:

【1】央视网2024-02-21.央视网评:“秦朗是谁”不重要,“新黄色新闻”泛滥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