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夜,古雅州,青衣江畔,一座石头垒成的寨子。

大雨将至,黑云压城!

一匹快马从远处奔向寨子。

大厅中央煮茶的火塘火光闪闪,茶水沸腾。

一个家奴慌慌张张的上前禀报,格桑土司老爷被夹金山的乌斯藏部落偷袭身亡了!

大厅内,土司的三个儿子悲痛欲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时间,低沉的号角声回荡在山川河谷……

土司长子班多宣布:向大宋朝廷上表,继承土司世袭爵位,同时准备讨伐乌斯藏……

土司的小儿子扎西对父亲的遇难感到蹊跷,他发誓要给父亲报仇。

女孩达娃一家深受老土司的照拂,老爷受害,她的痛苦不输两位少爷。在父亲的帮助下,达娃偷偷潜入到乌斯藏部落,打探消息。不过,事实似乎并不是像他想的那样,背后藏着什么阴谋……,

达娃回来后,把一切告诉班多。很快,班多宣布,进攻乌斯藏。战斗打响,一只箭从背后射向班多,竟然是兄弟扎西的箭!

扎西有口难辩,为了躲避族人的追杀,连夜逃出寨子,来到汉人聚居的雅州府……

在这里,他感到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为了谋生,他到一家茶园帮工,一个奇怪的和尚出现在他的身边……

碉门土司的情形,被雅州知府尹天行上表奏报了朝廷。不过奇怪的是,尹知府对这些变故似乎早有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封府。来自西南的奏章迅速被大量军情急报淹没。西北边疆,与西夏的战事不利,边疆各镇,拖家带口的难民躲避着西夏骑兵的追猎,如潮涌向内地。加上来自皇帝的压力,行政机关的官员们焦头烂额。

一批批的西夏的使者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卞汴京。提出的条件越来越苛刻,让人瞠目结舌,最后竟然要求大宋称臣,撤消边界的防御,停止北部各地的购买战马的互市,罢黜主战派的官员。

朝堂之上。气氛沉重得如同一块巨石。群臣战栗。年轻的神宗皇帝气怒交加。神宗指着浓云密布的苍天悲叹:是上天在惩我大宋,还是群臣误我?!

大臣们一起跪下:圣上息怒!

大学士沈凉忧心国事,深夜拜访恩师、宰相韩琦。韩琦貌似糊涂麻木,其实深谙面对强权,韬光养晦的道理。沈凉使用激将法,两人促膝长谈,达成一致,共同草拟奏章、建言献策。

第二天,愁眉不展的神宗在书房浏览奏章,有一份奏章让他眼前一亮。

“传宰相韩琦,翰林学士沈凉!”悠长的声音回荡在宫墙内外。

“我宋军长于守城,不善野战,与胡虏接战,必恃骑兵,如今契丹西夏控制西北,以为扼制我大宋之命脉,要得良马,必要在西南设法才是……”

在宰相韩琦的主持下,一个秘密的反击计划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计划成功的关键是由沈凉赶赴四川,紧急向西南各夷采购军马八千匹。为了拖延时间,朝廷向西夏使者提出和谈。

西夏使者欺凌汉人,被一个壮士袭击,一时之间,全城通缉。沈凉府内,一个蒙面强盗出现,抢劫财物,沈凉对他的要求百依百顺,强盗奇怪,沈凉解释,自己重任在身,宁可受辱,不能有负君恩。强盗听了深受感动,要求跟随沈凉作随从。原来他就是袭击西夏使者的壮士,名叫杨健。沈凉看他身手了得,就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碉门土司寨。扎西的二哥掌权,实施严厉的统治。禁止农奴们娱乐,饮茶。女孩达娃的父亲病了,自己从头人那里偷了茶叶渣回家,被人告发,入狱。入狱前,他告诉达娃,要找到扎西,他才是真正的土司。

黎明时分,达娃逃走,她要找到扎西,才 能救出自己的父亲。

路上,沈凉发现,杨健好饮酒,因此与他约定,不可喝酒误事。为了不暴露身份,沈凉以医师的打扮露面。

沈凉一行进入雅州。正值一年一度的祭祀茶神活动,很是热闹。原来此地将茶祖吴理真供为茶神。知府尹天行主持祭祀,不料突然有茶农出来,大声斥责茶政腐败,对每年急催贡茶的做法强烈不满,知府手下立即抓捕了为首的闹事者,尹知府却喝令放人。

雅州是多民族交汇的地方,各色夷人安居乐业,天方夜郎等地的胡商也聚集了不少。由于这里是茶叶起源地,斗茶品茗之风很盛。

这一天,在一家酒楼上,沈凉发现杨健正在和一个吐蕃女子饮酒,知道杨健酒瘾犯了,不做声,在旁边坐下。那女子其实就是达娃。

看来两人都是海量,不过,杨健似乎酒量不如达娃,片刻,杨健似乎喝醉了,这时,外面进来几个打手摸样的胡人,要带达娃走,杨健带着醉意戏耍打手们,很快把他们打跑。

杨健让达娃离开,可是达娃似乎跟定了杨健。

街上,一台青衣小轿飘然而过,里面似乎传出一句西夏语。沈凉以为自己听错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于安全考虑,沈凉住在一个茶农家里。由于官府茶政多变,官员腐败,茶农受到欺凌,杨建为茶农打抱不平。达娃想要和杨健学武,保护自己的家人不受土司欺凌。她还想跟沈凉学医为父亲治病。不管沈凉如何推辞,杨健想尽什么阴损的绝招,达娃都紧跟着他们,寸步不离。尤其达娃从小跟父亲放牧,善于观察人畜踪迹,是以每次都能追上他们,让他们哭笑不得。不得不承认现实,接受了这个“尾巴”。

一个叫无印禅师的奇怪和尚对这里的情势相当熟悉,沈凉经常拜访,斗茶。

无印对于沈凉的身份,看破不说破。

他们第一次见面时,无印摆出一个刁钻的“患难相扶阵”考验沈凉。也就是茶盘中放置四个茶碗,上二下二,茶盘外侧也有一只茶碗,旁边一只茶壶。共同五碗,主客轮流,必须始终维系平衡。

沈凉经过秘密探访,得知雅州城外为当地各个番族土司的势力,城内官府制约各土司。然而吐蕃土司格桑多结死后,平衡被打破,局势似有动荡不安之感。这其中的种种制衡,跟茶盘里外的平衡何其相似?

没多久,城外传来风声,少数土司将要联合乌斯藏部落秘密抢掠雅州富户,富户纷纷将家眷金银迁至成都……,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至此,沈凉决定公开自己钦差的身份,正式开展工作,着手采买马匹的工作。

沈凉拜见了知府尹天行,向他说明此行的目的,没想到尹天行面露难色,支吾推辞。
当夜,三更时分,两条黑影飘然而至,……
第二天,他发现自己贴身携带的密旨竟然不翼而飞!
黑衣人却没逃过达娃的视线,她潜行跟踪,查到黑衣人的踪迹,终点是一处院落,虽然已人去楼空,但她在门后发现一个形状怪异的玉符……

沈凉拿着玉符来到知府衙门,在知府的书房等候的时候,沈凉赫然发现了一封书信,在落款处正是那玉符上刻画的神秘符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凉决定独自行动,利用尹知府的印信仪仗,大张旗鼓的造访各个土司,土司们被沈凉沉稳睿智的风度震慑,有理有据的言语折服,认为大宋对西南的经营必将加强,重申了与大宋的臣属关系。

尹天行对沈凉的所作所为大为恼火,可又不便发作,将其软禁。

杨健在一个神秘人物的帮助下,找到了密旨,这份密旨救了沈凉,尹天行不得不恭恭敬敬请沈凉开衙理事。

择吉日,沈凉召集城内官民人等及各族土司,正式宣布自己作为西南经略指挥使,奉圣旨采买军马,同时兼理雅州政务。

然而,采买马匹的事进行得并不顺利,各土司不是借口年景不好、马瘦不堪用,就是送来小马病马凑数。

杨健和达娃秘密潜回山寨,给达娃的爸爸送去药品。他发现,由于饮食习惯的问题,吐蕃的百姓大多身患各种疾病。喝茶可以祛病强身,但是土司宣称,只有天上神佛,和人间的贵族有资格享用茶叶,奴才们喝茶会遭天谴。

扎西的二哥得知情况,派人捉住两人,要实行私刑,正在千钧一发之际,沈凉赶到,为杨建说情。二哥不得已放了杨健,但是不肯放过达娃,并对沈凉怀恨在心。

沈凉走访各商行马号的商人,得知各土司认为宋朝急需战马,会用更高的价钱收购军马,因此不急于出手。尹知府在暗中进行串联。

无印禅师和已成为他徒弟的扎西就是暗中帮助沈凉的的神秘人物。他们再次救了沈凉。

沈凉识破了了尹知府的鸿门宴,将其抓捕!并在他家发现了格桑多结土司的踪迹,原来,格桑多结没有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凉救出老土司,老土司恢复统治,帮助沈凉完成了任务,同时让扎西拜沈凉为师。
战马送到京城,打破了西夏的讹诈,形势好转。朝廷命令沈凉加大买马的数量。
格桑多杰土司府。西夏王通过密报得知大宋的对策,派北王李昌秘密潜入雅州,要说服当地的土司,阻挠沈凉的使命。
刚刚恢复元气的格桑多结并没有对沈凉感恩戴德,在侍从的怂恿下,决定左右逢源,从中渔利。
各土司纷纷提高马匹的价格。本来财政就紧张,现在似乎更加窘迫。
沈凉大感棘手。要是如他们所愿,加价买马,势必给他们软弱可欺的印象,后患穷,同时财力不足,僵持下去对土司们没有坏处,大宋可是急需军马……
沈凉筹集资金,丝绸,铁器与个部落交换马匹。杨健和扎西的争执给了他灵感,大宋长期以来实行茶盐铁专卖,就是为了保证财源,同时,对敌对的国家进行有效的战略牵制。川蜀之茶品质上佳,因是茶之起源地,但产量甚小;大宋境内,只有这里的茶可以自由流通,但不许出境。为什么不增加产量,同时实行专卖,允许出境?如果使各族,胡商均能得其利益,为了得到茶叶,不就不得不向大宋输送马匹了吗?以茶换马,一举数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沈凉的奏报掀起了一阵政治风暴,赞同和反对的声音都很强大。
经过激烈的政治斗争,朝廷同意了沈凉的主张。设立榷茶司和买马司!
沈凉早就拟定了以茶换马的一套计划,没想到,政策颁布,似乎没有得到百姓的支持,一些大户怂恿茶农闹事。第二天,衙门就聚集了大批的茶农,下人说,还有更多的茶农正陆陆续续往城里赶呢,沈凉惊呆了……

茶农们聚集到茶神庙门前,准备在祭祀茶神之后前往沈凉的衙门。正在群情激愤之时,庙门忽然大开,众人吃惊地看到,沈凉陈列香案,三牲大礼,背负荆条,正在虔诚地祭拜天地与茶神。众人疑惑不敢上前。

沈凉在茶神面前庄严的对茶农们承诺,他将上书朝廷,扩大产量,提高品质,雅州茶务,一定会体恤茶农的艰辛,雅州茶也一定会重振雄风!

平息了茶农风波,沈凉着手稳步推行自己的计划。

首先,他查访到吴理真手植茶树,加以保护,又找到寺院僧人保存的唐茶秘籍,将之推广。他将吴理真的事迹上表朝廷,又将雅州产的极品茶上贡给皇帝。不久,圣旨下,将吴理真封为茶菩萨,准许雅州贡茶,消息传来,茶农们欢欣鼓舞。沈凉又借祭祀茶神的行动,大肆宣传,鼓励各个胡族人民饮茶,强身健体,一时间,各西南部族赶马至雅州交换茶叶者络绎不绝。

老土司去世,扎西继位,为了使茶叶能更符合吐蕃人的生活习惯,他与杨健一起,对茶叶的制作过程加以改良。杨健还根据自己的家传武功,创建了茶艺龙形凤形十八式。

由于来马太多,茶叶供不应求,沈凉一方面号召士绅大户扩大茶园面积,一方面调运湖广茶叶,没想到运输途中发生霉变,同时解往京城的马匹也遭到马瘟袭击,押解马匹的杨建下落不明…

各种灾难给了主战派的政敌以口实,一时间,宰相以及年轻的皇帝承受的压力极大,西夏的使者前来议和,条件就是禁止西南西北的茶马交易!在守旧派的攻击下,沈凉被贬官,回京听调。杨健被列为要犯通缉。

茶政不稳带来政局的变化,皇帝听取了沈凉的面陈之后,认同了沈凉的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健回来了。原来他赶的马匹被奸细下毒,他历尽艰辛,抓到了西夏奸细,这才有脸来见沈凉。沈凉顺藤摸瓜,抓获了李昌,西夏的使者和主和派的勾连信件也被破获。

沈凉了解到,印度的喇嘛僧人经常沿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小路来到藏区。为了让茶叶流入西南以及更远的西方各国,他派杨健负责打通茶叶西行之路,杨健辞别已有身孕的达娃,带着一个小小马帮,走入茫茫热带林海……

转眼第二年春天到了,茶叶大丰收,按照朝廷的战略计划,各地茶叶陆续运来,可是适逢大雨,茶叶保存不易,运输更难,西南的部族对茶叶的需求也没有那么大。眼看新茶政将要夭折,杨建带着波斯,印度,大食的商队赶来了!

西南通商古道被重新打通,这些商人对茶叶需求极大,而运输必须仰仗当地土司们,这一来,土司们纷纷赶着马群来交换茶叶。

大宋的西南成为繁荣,稳固,民族团结的大后方。通过茶马交易,藏汉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家人。沈凉上奏,朝廷颁布旨意,将榷茶司和买马司合并,正式成立茶马司。

茶马贸易从此进入新的时代,一条文明,生命之路延伸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跋:以茶易马,是我国历代统治阶段长期推行的一种政策。即在西南(四川、云南)产地和靠近边境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交通要道上设立关卡,制订“茶马法”,专司以茶易马的职能。据史籍所载,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经略安抚使王韶在甘肃临洮一带与人木征作战,需要大量战马,朝廷即令在四川征集,并在四川四路设立“提兴茶马司”,负责从事收购和以茶易马工作,并在陕、甘、川多处设置“卖场”和“买马场”,沿边少数民族只准与官府(马司)从事以茶易马交易,不准私贩,严禁商贩运到沿边地区去卖,甚至不准将籽、苗带到边境,凡贩私则予处死,或充军三千里以外,“茶马司”官员失察者也要治罪。

立法如此严酷,目的在于通过内地来控制边区少数民族,强化他们的统治。这就是“以茶治边”的由来。

但在客观上,茶马互市也促进了我国民族经济的交流与发展。宋朝以后,除元朝因蒙古盛产马匹无此需要,而未实行“茶马互市”以外,明、清二代均在四川设立专门的“茶马司”,清朝康熙四年(1665)在云南西部增设北胜州茶马市,至康熙四十四年(1705)才予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