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梁不正下梁歪,虎父底下无犬子!能够在新中国之初获得上将军衔的都不是一般人,更别说父子两人都得此殊荣,真真是锦上添花,双喜临门。

虽然因为大同集宁战役的指挥失误让张父错失大将军衔,但他担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与粟裕都可以说是同级,可见此人的能力非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生于陕西省一个农民家庭的张宗逊,在那个年代家庭条件还算可以。因为叔父的原因,张宗逊在很小的时候就接触到了先进的革命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他在小学读书,可以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之后,张宗逊立志要成为一个革命者。

之后他在职业学校中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时逢中共中央正在挑选一批可塑之才前往黄埔军校进行学习,张宗逊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在这里他兢兢业业,积极参加中国共产党组织的各项任务和活动。包括之后的北伐战争,他也在其中担任搜捕任务。

在蒋介石规定学员不能有双重党籍的要求下,他毅然而然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中国革命。

离开了国民党阵营的张宗逊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他跟随毛主席参加起义,成为工农革命军的一员。

在战斗过程中,张宗逊利用自己之前在黄埔军校学习的军事知识和技能,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得到了同志们和毛主席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上级党组织的协商安排,张宗逊担任着保护毛主席安全的任务。他不仅负责毛主席的安全,也为其搜集情报,在这个时期与毛主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正是因为张宗逊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再加上形影不离地看守与防护,毛主席的生命安全得到了极大的保障。之后为了会师成功,正是因为张宗逊及时搜集来了朱德的位置,两军最后才得以成功会师。

在护送过程中,面对敌人的真刀肉搏,他总是以保护毛主席为先,几次从敌人手里拼死保护毛主席的生命安全。他也因此身负重伤。

解放战争开始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重新组建形成了后来的四大野战区。战略反攻的全面展开离不开那些赫赫有名的指挥员。

在历经三年的浴血奋战中,由彭德怀亲自指挥的部队中,张宗逊是其副司令员。

多次的配合过程中,张宗逊屡立战功,能够反省战略措施并作出回应,是同志们普遍认同的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沙家店与36师交手的时候,张宗逊将第一纵队的全部主力都集结完成,作战一天一夜,最终将敌人全数歼灭。陕甘宁边区经常有张宗逊的影子。

在这里,他协助彭司令员,将胡宗南的重兵牵制在西北战场上,敌人无法动弹,为我军创造了有利的战斗条件。

从一名小警卫员到如今的上将,张宗逊从未放松过自己,他是一位名副其实,骁勇善战的大将,也是革命道路上不可缺失的一盏明灯。

提到张上将,就不得不提同为上将的张又侠。他创造了不可能——以上将的身份还曾担任过军委副主席的职位,这在当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但或许是强大的基因让他不失父亲当年的风骨,甚至能力比自己的父亲还要出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又侠出生在1950年,彼时中国正雄赳赳地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作为张宗逊的儿子,张又侠可谓是英雄出少年。

他在六十多岁时晋升为上将,两父子一同创下了父子上将的美言佳话。五年之后,他更是不拘一格降人才,担任了军委副主席,尽职尽责为国家建设而努力奋斗。

在战争时代,张宗逊浴血奋战,永远冲在一线战场,不仅作战能力强,军事指挥能力也可圈可点。

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又为我国的现代军事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在国防事业中也倾注了许多精力。

他的事迹为人传唱至今。毕竟能够正确判断形势并且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件需要极大勇气和智慧的事情。

当年在信丰县遭到国军阻击后,张宗逊成为了彭司令员第一个想到的人。他对在广昌战役中张宗逊的表现印象十分深刻,因此,此次任务彭总司令十分放心地交给了张宗逊。

他将军团唯一一个炮兵连交给张宗逊,要求他突破敌人的封锁线。果然,张宗逊不负众望,采取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的打法接连突破敌人第三道封锁线

他顺利地在遍地敌人中强行撕开了一个大缺口,这才使得我军主力能够顺利渡江。

看着牺牲的战士们,张宗逊十分难过,他希望彭司令员能够向上级反映情况并尽快调整战略指导,以减少部队的伤亡。

之后张宗逊几次涉险,在遵义更是险些丢了性命,但好在最后活了下来。

党组织慎重地将他安排在了休养连并在这里担任连长一职,这里面包括许多开国后党中央的重要领导人,这项任务可以说如同保护毛主席一般艰难,万事都需要张宗逊亲力亲为,认真计划。

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张宗逊提早确保前路的安全,带着部队向前出发的过程中不断对战士们进行鼓励。在常年积雪的夹金山上,他也不曾放弃任何一位战士,带领全员胜利走完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宗逊自参加革命以来一直身负重担,在部队和行军打仗期间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战功,这样的人不愧于上将军衔。就连彭德怀都对他刮目相看。

作战期间,彭总司令也时常举荐张宗逊出任各个职务。虽说最后没能获得大将军衔,但战场上没有谁是常胜将军,尤其面对伤亡人数的增加,指挥员也难以避免动恻隐之心。

之后在唐山大地震中,张宗逊还曾第一时间协调各单位进行抗震救灾,并且在恢复过程中还捐献物资,新建小学,他的一腔热血自始至终都献给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