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6年,刘半农离开家乡来到上海任教,也就是在这一年,他的妻子生下了一个女儿。

初为人父的刘半农看着娇小的女儿,欢喜与激动溢于言表,安慰过妻子以后,就将这个小生命抱在怀中不愿意撒手。

惊喜之余,刘半农忽然眉头一皱,对妻子说:“对外要宣称生了个男孩!”

在一旁的妻子虽然不太理解刘半农的用意,但还是同意了他的做法。

那么,为什么刘半农要这么说,其中有什么隐情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少年天才,名震州府

青年时有大作为者,往往年少时就初露端倪,刘半农也是不例外。

现代人对刘半农的第一印象,一般都是在影响中国近代大变局的新文化运动中,刘半农发挥出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事实上,在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十几年前,刘半农就以非常优异的成绩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1905年,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先进的现代教育体系,各类教育大家开始崭露头角。

出生于1891年的刘半农,正好赶上了新时代的教育。

只不过那时候,他还叫做刘寿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半农的父亲是晚清时候的秀才,家庭环境注定了刘半农最先受的是文学教育,但他本人天资聪慧,并没有受到学习先进程度的影响,反而是以江阴第一名的成绩从小学毕业,考进了常州府中学堂。

在中学堂里,面对着来自各县的精英人才,刘半农也是毫不逊色,当时各个学科的考核都已经采用了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刘半农的平均成绩都在90分以上,可以说是相当出色了。

在求学的过程中,刘半农也有过耀眼夺目的成绩,那是一次知府大人的当堂考核,其形式就类似于现在的命题作文,古往今来的神童们都曾经有过对答如流文思敏捷的经历,千年前的滕王阁上,如今的常州府,刘半农精彩的回答确实证明了少年才子的不同凡响。

然而,这位少年天才,不仅学习好,脾气也是硬的出奇。学堂里知道有刘半农这么个传奇人物,经历了一段对综合成绩的考察,随即就把他列入了学堂的“最优等”。

所有人都认为刘半农会按部就班地毕业,但变故却忽然发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学肄业,自学成才

晚清时期虽然废除了陈腐的八股文科举制,但是封建王朝依然存在,学堂制的教育就难免存在落后性和封建传统,出于对教育体制的不满,刘半农竟然毅然决然地退学了。

这个消息,一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前不久还是名震州府的天才少年,现在是中学肄业的奇怪学生,刘半农自己倒是不在意,但老父亲刘宝珊的面子有些挂不住,舆论裹挟之下,刘半农在1912年前往上海谋生。

此时的刘半农只有21岁,在生命的前二十年,他都与书籍为伴,除了文化他什么都没有,经过朋友的介绍,他在上海的中华书局找到了一份工作谋生。

但文化人的思想是跳跃的,刘半农不可能闲下来。

当时的中国社会环境比较复杂,在思想上更是百花齐放,不少的文人都会在闲暇之余将自己的作品投稿到各类新闻周刊上,表达自己的思想,宣扬自己的理论。

我们熟知的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物,陈独秀、鲁迅、钱玄同等前辈,都有不少公开发表在报纸和周刊上的文章,甚至于新文化运动的初始阶段,文学斗争的主要阵地还是《新青年》周刊。

刘半农在上海一边学习一边写作,当时社会的小说和文学风格都吸收了一部分,运用起来如臂使指非常灵活,为了能让作品更好地流传,同时也减少麻烦,刘半农同样给自己取了笔名。

在这些笔名中,有刘半农故意搞怪取的“范瑞奴”、“寒星”等,也有同音不同字的“半侬”“瓣秾”等,用久了以后,刘半农就将自己的名字固定为了“半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得益于自己的天资聪明和勤奋好学,刘半农的小说妙趣横生受众很多,其中的类型更是非常广泛,涉及到了侦探、言情、滑稽和世俗等多个种类,向他邀稿的报社络绎不绝。

这时候是1915年,刘半农已经能够依靠着每个月的稿费养活一家人了,因为小说风格和文学风格的归类,当时的刘半农成为“鸳鸯蝴蝶派”的代表人物。

就这样,一个中学都没有上完的人,一个来自江阴的才子,慢慢的靠近了近代中国文学领域的舞台,即将创造出属于他的一片天地,但是他还缺少一个机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思想解放,婚姻和睦

虽然以现在的眼光看,刘半农已经完完全全和旧社会脱离,成为了一个新时代的“新人”,但身处那个时代的洪流中,不可能不受到一点影响,而这最直观的表现就是刘半农的婚姻。

“包办婚姻”和“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这两个标签恐怕很难杂糅在一个人的身上。向往新思想的人往往会抗拒包办婚姻,就算不得不妥协,最终也会造成不良的后果,这样的例子在近代比比皆是。

但刘半农不一样,他的婚姻生活还是非常幸福的。

这一切都得益于刘半农自己的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2年,刘半农就与妻子朱惠结为夫妻,二人的相识经历也是比较特殊,刘半农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经常会到附近的庙宇虔诚朝拜,因此结识了一户朱姓人家。

当时年仅11岁的刘半农经常陪着母亲烧香拜佛,小孩子天性自由,再加上刘半农聪明伶俐,所以朱家就看上了这个孩子,同时刘半农也喜欢上了朱家的长女,也就是朱惠。

这门亲事原本是好的,但是刘半农的父亲刘宝珊却不太愿意,他认为朱惠比刘半农大了三岁,再加上属相不合等原因,想要退掉这门亲事。但是朱家坚持想要结亲,甚至还说出了“大女儿不行就把二女儿嫁过去”这种话。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商议,最终达成了共识,才算结了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夫妻二人感情的升温其实源自于一件小事,刘半农起初并不知道朱惠被迫缠脚,两人每次见面时,朱惠的衣裙总会掩盖这件事情,但年轻的刘半农已经知道了朱惠是自己未来的妻子,经常跑去朱家玩耍,无意间就发现了朱惠缠脚的情况,对此,他万分心疼。

这件事情换作一般人,可能碍于父母的权威就默不作声了,但刘半农不同,他坚定地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希望朱家能够解除朱惠的缠脚,在当时那个年代就敢破开女性身上的枷锁,刘半农真可谓是第一人了。得益于这件事情,朱惠和刘半农的感情更深了。

1910年,刘半农与朱惠正式结为夫妻。

此时,刘半农中学还没有毕业,距离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学校还有几年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照顾妻子,对外瞒报

时间来到1916年,刘半农在经济上已经能够依靠每个月的稿费养活自己,在文学上已经有了很高的成就,当时的人称他为“江阴文坛魁首”。只有在家庭上,他还有很大的压力。

按照父亲刘宝珊的思想,结了婚就应该把生孩子提上日程,让他早日抱上孙子,但刘半农一个人在上海谋生,刘半农的母亲已经早早去世,家里的大大小小事务都是由朱惠操持,这也就导致了她两次流产,并没有完成父亲的心愿。

父亲多次来信催促刘半农,最严重的时候竟然告诉他,已经在家乡给他安排好了亲事,只等他回来完婚即可,当年刘半农所承受的压力可见一斑。

父亲的发难让刘半农很是为难,另一边又是琴瑟和鸣的妻子,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刘半农将妻子接到了上海居住,这样就能够暂时缓解来自家庭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在1916年女儿刘小惠出生以后,刘半农就对外宣称妻子生了一个儿子,以此来减少舆论和家庭对于妻子的责难。

这个做法让朱惠大为感动,一方面当时那个年代重男轻女的思想还是非常流行的,另一方面,刘半农做事周密考虑细致,可以说是非常难得了。

不仅如此,在女儿的吃穿用度和打扮上,都是按照男孩子的标准来的,轻易也不让其他人接触,别人根本看不出来刘小慧是个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大就职,名震京华

1917年,属于刘半农的机会终于来了。

前边提到过,刘半农已经接近了未来十几年奋斗的新文化阵地,但是缺少一个契机,这个契机就是蔡元培先生的邀请。

1916年,蔡元培先生接任北大校长,一改往日的萎靡之风,积极改造北大,因此他需要一批“新的人才”,名扬上海的刘半农自然也是榜上有名。

携带着蔡元培先生的一纸聘书,刘半农来到了北京大学任教,这是刘半农此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自己一个中学肄业的人,摇身一变成为了全国最高等学府的教授,但好在刘半农知识功底深厚,对于国文、音乐、文法概论等等都有深入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17年,刘半农在《新青年》杂志上读到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并大受震撼,彻底成为了新文化运动的信徒,并向旧文化发起冲击。

1918年,刘半农与好友钱玄同,决定和旧文化的代表势力“桐城派”展开一场正面对决,因为性格使然,刘半农觉得一直在《新青年》这块阵地上做理论之争不够响亮,同时新旧文化的对比也不够明显,当即决定自己化身“旧文化”的代表人物,将思想争论彻底的打开。

于是刘半农化身“王敬轩”,给《新青年》的编辑部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全文一共四千多字,但是没有使用新式的标点符号,用纯文言文历数新文化的罪状,极尽谩骂之词,同时将旧文化的观点一条一条全部列出,活脱脱一个封建卫道者的形象。

与此同时,《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复王敬轩书》,书中以新文化的方式对旧文化的观点一一驳斥,旗帜鲜明,对比明显。

这一场论战很是精彩,将以往仅仅流传于书籍之间的论战扩展到了社会,光明正大地做了一场辩论,支持旧文化的拥趸自然当仁不让,新文化的旗手们也是针锋相对,这件事成为新文化运动斗争史上的标志性事件。

由此,刘半农的性格可见一斑,直爽不藏着掖着,敢做敢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字千古,一诗永传

思想的高度光芒万丈,文字的价值同时也不可估量,即便是在今天,我们依旧享受着刘半农先生为我们留下的文化成果,那便是“她”。

正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字,让今天的我们领略到了文字的魅力。

1925年,刘半农学成归国,成为我国第一个法国国家文学博士,在留洋的几年里,他一直坚持做着翻译工作,但是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他,那就是中文中的“他”字并不能区分性别,这在翻译工作中是非常令人头疼的。

经过几番深思熟虑,刘半农大胆借鉴了外国文字中阴性和阳性的区别,创造性地提出了用“她”这个字来代指女性的性别,可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字,却引起了不小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学者们不认同这个观点,仅仅当时一位署名为“寒冰”的文人,就在报纸上公开发表了《驳“她”字的研究》、《 驳“ 她”字的研究》、《 关于“她”的问题的申论》、《这是刘半农的错》、《 续论“她”字的研究》,一连几篇都是批判,社会舆论汹汹而来。

1926年,刘半农的诗集《扬鞭集》出版,其中的一首《教我如何不想她》就首次采用了“她”字来代指女性,这首诗文辞华美,对女性的描写至允至当,这个字的美感顿时喷薄而出。

此后,刘半农的好友赵元任,近代社会另一位语言大家,又将这首诗歌谱写为歌曲,在民间广为流传,至此,这个字才被大众所接受并沿用至今。

1934年,因为在外出考察过程中不幸染病,年仅43岁的刘半农离开了人世,北大校长在内的全体教职工出席了他的葬礼,以纪念这位不朽的学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在文学上,刘半农作为新文化的领导人和鸳鸯蝴蝶派的文人,是一个纯粹的学者,一个真正的战士,一个知识渊博的教授。

在生活上,刘半农并没有因为包办婚姻而厌恶妻子,反而多方保护,留洋几年里,妻子为刘半农生下了一对龙凤胎,一家五口的生活重担压在肩上,刘半农还是笔耕不辍,依靠着一支笔养活了一家人。

无论是作为新文化的战士,还是丈夫,又或者是文学家,他都是合格的,正像蔡元培先生的挽联所写:“嗣音有人,流风无尽。”

几十年后的今天,我们读着他的诗歌,用着他创造的字,能感受到刘半农先生当年的才情,我们也是新文化的继承人和传播者,刘半农先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文化的流传,更有高尚的人格魅力。

这样的刘半农先生,教我们如何不想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