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袋弥勒铜像 品位藏品日本包含布袋弥勒在内的七福神

弥勒的和合之旅

其实,弥勒佛的和合之旅,与万回哥的逻辑路径是完全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坚藏品

在上述弥勒佛、万回哥对钱中,榜题为“弥勒佛”的主尊,大头昂立,袒胸露腹,肩挑长物,下垂一物,这并非是北朝以来弥勒佛的模样,而是唐末五代以来作为弥勒佛化身的布袋和尚的模样。

弥勒具有两重身份,一是在兜率天说法的弥勒菩萨,一是下生人间的未来弥勒佛,表现在造像上就是菩萨和佛两种造型。说法弥勒菩萨主要是花冠交脚,学者有“交脚即弥勒”之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施隆多夫拍摄

东魏武定五年“弄女等造弥勒像”孙振华拍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唐代张四娘造弥勒佛石碑 上海博物馆

所以,我们知道,万回弥勒对钱上的所谓“弥勒佛”,既非兜率宫说法的弥勒菩萨,也非下生人间的弥勒佛。他的外貌,乃是唐末五代生发的弥勒佛化身的布袋和尚。

1、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本名契此,是唐末五代浙江地区禅僧,《宋高僧传》《景德传灯录》等皆有传,因其平生持一大布袋行乞,故俗称布袋和尚。当时,布袋和尚被认为是佛弥勒化身,世人将其视作弥勒佛崇拜,故有“布袋弥勒”“弥勒佛”之称。宋代以来布袋和尚像日渐流行。由此可见,万回弥勒对钱中的弥勒佛,就是布袋弥勒,布袋和尚。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为“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阁时,将弥勒菩萨塑像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开始供奉布袋和尚。

宋代赞宁所著《宋高僧传》卷二十一《唐明州奉化县契此传》曰:

释契此者,不详氏族,或云四明人也。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常以杖荷布囊入廛肆。见物则乞,至于醯酱鱼葅皆入口,分少许入囊。号为“长汀子布袋师”也。曾于雪中卧,而身上无雪,人以此奇之。有偈云:“弥勒真弥勒,时人皆不识”等句。人言:慈氏垂迹也。又于大桥上立,或问:“和尚在此何为?”曰:“我在此觅人”。常就人乞啜,其店则物售。袋囊中皆百一供身具也。示人吉凶,必现相表兆。亢阳即曳高齿木屐,市桥上竖膝而眠。水潦则 湿草屦。人以此验知。以天复中(901~904)终于奉川,乡邑共埋之。后有他州见此公,亦荷布袋行。江浙之间多图画其像焉。

北宋僧人道原编纂《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七中云:

有一僧在师(布袋)前行,师乃拊僧背一下。僧回头。师曰:“乞我一文钱。”曰:“道得即与汝一文。”师放下布囊叉手而立。白鹿和尚问:“如何是布袋?”师便放下布袋。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事?”师负之而去。先保福和尚问:“如何是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叉手。保福曰:“为只如此,为更有向上事。”师负之而去。师在街衢立。有僧问:“和尚在遮里作什么?”师曰:“等个人。”曰:“来也,来也。”师曰:“汝不是遮个人。”曰:“如何是遮个人?”师曰:“乞我一文钱。”

南宋末年僧人志磐编写《佛祖统纪》卷四十二记载云:

(布袋和尚)于岳林寺东廊坐盘石上而化,葬于封山。既葬,复有人见之东阳道中者。嘱云:“我误持只履来,可与持归。”归而知师亡。众视其穴,唯只履在焉。师初至不知所从,自称名曰契此。蹙额皤腹,言人吉凶皆验。常以拄杖荷布袋,游化廛市,见物则乞,所得之物悉入袋中。有十六群儿哗逐之,争掣其袋。或于人中打开袋,出钵盂木履鱼饭菜肉瓦石等物。撒下云:“看看。”又一一拈起云:“者个是甚么?”又以纸包便秽云:“者个是弥勒内院底。”

尝在路上立,僧问作么。师云:“等个人来。”曰:“来也。”师于怀取一橘与之。僧拟接。复缩手云:“汝不是者个人。”有僧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师放下布袋叉手立。僧云:“莫别有在?”师拈起布袋肩上行。因僧前行,抚其背。僧回首。师云:“与我一钱来。”尝于溷所示众云:“化缘造到不得于此大小二事。”郡人蒋摩诃每与之游。一日同浴于长汀。蒋见师背四眼,抚之曰:“汝是佛?”师止之曰:“勿说与人。”师常经蒋念摩诃般若波罗蜜,故人间呼为“摩诃居士”云。师昔游闽中,有陈居士者供奉甚勤。问师年几。曰:“我此布袋与虚空齐年。”又问其故。曰:“我姓李,二月八日生。”晋天礼初,莆田令王仁于闽中见之。遗一偈云:“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是时示时人,时人俱不识。”后人有于坟塔之侧得青净瓶六环锡杖,藏之于寺。

从上述布袋和尚文本我们大致可以知道,作为弥勒佛化身的布袋和尚的基本外貌特征就是形裁腲脮,蹙頞皤腹,也就是外貌并不伟岸严整,而是肥胖袒腹,并且拄杖荷布袋游走市井。这与万回弥勒对钱中的大头袒腹,肩扛锡杖,仗头悬物的特点浑然一致。

2、愁弥勒如何变成笑弥勒

作为弥勒佛化身的布袋和尚后来在中土,就直接被视为了弥勒,大家现在耳熟能详的弥勒佛形态,就是笑容满面,大耳垂肩,露顶不覆,袒胸露腹,手持布袋的笑弥勒。很多寺院的弥勒殿常有这样一幅对联:“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清代王廷诤题福山涌泉寺联也云:“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什么来由?”

黄檗僧释百拙 《布袋和尚》

著名的飞来峰弥勒石雕造像

明代 龙泉窑青瓷布袋和尚塑像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网络资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弥勒佛造像的手中,也开始持着大元宝了。大布袋不仅招福,也纳财了,所以,我们从之前万回从和合神,通过和气生财的公理,演化为财神的逻辑路径,也可以理会到,既然布袋弥勒也是如此和气大度笑口常开,那么他更是天下和气之神无疑,所以如此和气开心的大神,自然也就是天然的和合神,所以,从和气生财的公理,也自然可以演化出财神的路数来。所以弥勒佛演化为财神也没有问题。也就符合万回弥勒对钱上”招财利市“的主题了。

但是,其中存在一个分野。那就是,布袋和尚在一开始,并不是乐呵呵的,而是愁容满面。

《宋高僧传》最早记载契此生平,书中对布袋和尚的描述就是“形裁腲脮,蹙頞皤腹,言语无恒,寝卧随处。”也就是说布袋和尚形容肥胖,整天愁眉苦脸,语言有一搭没一搭,到哪里睡哪里。《宋高僧传》是赞宁奉敕所撰,从太平兴国七年(982年)至端拱元年(988年)成书。作者赞宁(919~1001年),俗姓高,吴兴德清(今浙江德清县)人。所以,愁眉苦脸的布袋和尚,乃是北宋早期就被官方定形的形象。

问题是,布袋弥勒一旦愁眉苦脸,就无法呈现乐呵的和合之神的神韵,满面愁苦的布袋弥勒本尊也就迟迟无法升华为和合神,也就无法从和合之神的平台去演化出财神、喜神的细分功能了。

那么。从愁弥勒到笑弥勒的分野转化,是怎么完成的呢?

在南宋禅僧的像赞中,纪录了多种“笑布袋”。可见,南宋时期,笑弥勒的文化文本土壤已经日渐成熟。比如南宋僧人希叟绍昙在《布袋赞》中云:“靠布袋坐,听岩瀑笑。手把轮珠,数个什么。内院抛离岁月深,哑,忘却来时道。”南宋释智遇有《布袋和尚赞》云:“一肩驼不起,两脚走如习。业风交辊笑嘻嘻,问渠是谁渠不知”。

明代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卷十四中也 说:“布袋和尚者……今杭州诸寺皆塑其像,抚膝袒怀,开口而笑,荷布袋于旁。盖僧家籍此以示云游之状,为募化之资耳。岳肃之珂尝赞其像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布袋弥勒也在明朝传入了日本,时当日本室町时代末期,大肚弥勒形象流传至日本,成为“七福神”之一。最初七个福神的组成多有变化,直至江户时代“七福神巡礼”的兴起才基本定型,七福神主要有大黑天、惠比寿、毗沙门天、辩财天、福禄寿、寿老人、布袋和尚七神。布袋和尚又被称为笑佛。一说布袋和尚的“袋”在日语中的发音也与“福劳”相同。

日本包含布袋弥勒在内的七福神

在艺术图像方面,也存在着从愁弥勒向笑弥勒的转化痕迹。

在青州博物馆《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金铜造像展》展品中,有一尊五代布袋弥勒铜造像,露顶不覆,神情庄重。袒胸露腹。右手自然下垂,左手握拳,做持物状。身穿袈裟,袖口宽大。衣服垂至双膝之下。双脚赤祼,呈站姿。见下图。

在这尊早期布袋弥勒造像中,我们看到他双眉紧皱,嘴角似笑非笑。没有日后大家熟悉的笑弥勒状态。因为那时候的布袋弥勒的宗旨,主要是引导人觉悟,不是让人发财。

青州博物馆《金佛光明—刘雍珍藏古代汉传金铜造像展》展品弥勒

北宋画家崔白曾经画过一幅《布袋真仪图》,苏轼在此画上书有元祐三年题跋。画面中的布袋和尚,肥胖坦腹,荷一柱杖,杖头挑袋。在这个布袋画面上,布袋和尚愁眉苦脸,完全就是赞宁《高僧传》中对布袋和尚描摹的对应写照

崔白生卒(约1004-1088),苏轼生卒(1037年—1101年),清乾隆年间《潍县志》记载:“石佛寺,在县治东南,宋咸平二年僧元德建。明洪武十五年开设僧会司,二十四年作丛林,永乐九年僧广云重修,成化二年僧圆仙增修。佛宇前有布袋佛像石刻,苏眉山题曰:‘熙宁间画工崔白示予布袋真仪,其笔清而尤古妙,乃过吴矣。”熙宁年(1068年—1077年)则共计10年。可见,从《高僧传》成书的端拱元年(988年)到崔白绘画的北宋熙宁年间(1068年—1077年),到苏轼题跋的元祐三年(1088年),布袋和尚一直都在愁眉苦脸着。因为《高僧传》定形了布袋弥勒的愁脸,崔白描摹了布袋弥勒的愁脸,苏轼追认了布袋弥勒的愁脸。

北宋 崔白布袋真仪图

但是,巧合的是,金代元光癸未年(1223)也有一幅布袋和尚图,而在这个布袋弥勒的画面上,他不再愁眉苦脸,而是笑逐颜开了!由此,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至少在北宋元祐三年(1088年)到金代元光二年(1223)之间,布袋弥勒的视觉面容情绪发生了重大的转折,开始从愁弥勒,转化为了笑弥勒(见下图)。而金代元光二年(1223),正是南宋嘉定十六年。

南宋画家梁楷曾经多次绘画笑吟吟的布袋和尚,梁楷活动时间应在南宋光宗、宁宗两朝间。宁宗嘉泰间(公元1201~1204)他曾为画院待诏,后因厌恶画院规矩的羁绊,将金带悬壁,离职而去。生活放纵,号称“梁疯子“。下图为梁楷《布袋和尚行脚图》。布袋和尚在这里,笑得比嘉定十六年(1223)的金代布袋和尚更加畅怀放肆了。由”疯子“画”疯僧“,也许更有块垒可浇。

南宋梁楷《布袋和尚行脚图》

南宋 梁楷(传)《布袋和尚图》

此画幅有题赞:“主杖横挑,袋垂驴脊。丑质枯衣,人天荆棘。个样风家伎俩穷,千古万古成狼籍。大川 赞。”“大川”乃南宋名僧释普济之号,曾住持灵隐寺。

南宋 梁楷 《布袋和尚》

南宋禅僧 牧溪绘 《布袋图》

南宋 牧溪(传)《布袋图》

画面最上端有中国南宋末年禅僧简翁居敬禅师的题赞,赞文是:大开笑口,以手扪胸。全无些伎俩,争可在天宫。哑!罪过,我阎浮著,你侬。

南宋李確达摩丰干布袋像

纸本水墨高105.4公分宽32.4公分

日本京都右京妙心寺藏

此形象为布袋和尚左手抚腹,仰天大笑。画幅上方有偃溪广闻题赞,文字从左至右书写:“荡荡行,波波走。到处去来,多少漏逗。瑶楼阁前,善财去后。草青青处,还知否?住径山偃溪广闻。”左下角有“李确”题墨,无款。李确为南宋画家,据说曾向梁楷学白描。

南宋画家梁楷、南宋画家牧溪、南宋画家李确笔下的布袋和尚,虽然也偶有蹙眉之态,但是大多是笑吟吟的,笑口大开着了。

综合上述的南宋出现的若干笑弥勒像赞文本,联系南宋时期扎堆涌现的笑弥勒艺术画卷,所以我们也可以大致推测,笑弥勒的文化风俗与艺术图像,大致是南宋产生,至少是南宋成型。

当然,在愁弥勒出现的时代,也可能已经存在笑弥勒,而在笑弥勒盛行的时代,也会继续存在愁弥勒。这是个辩证问题。

比如南宋也存在愁弥勒的文本叙述。

南宋释广闻有《布袋像赞》云:

牙关咬定,行又行不上。

布袋紧靠,放又放不下。

知他里许,有甚兜率内院底。

十字街头,辽天索价。

南宋释梵琮有《布袋赞》云:

眼冷千江月,眉横万叠山。
杖头挑布袋,信脚到人间。

南宋大慧宗杲《布袋像赞》云:

肩担一条吉撩棒,棒头挂双破木履。

尽力撮却布袋口,不知里许有甚底。

落落魄魄闹市行,藞藞苴苴没羞耻。

龙华会上若逢渠,定与椎落当门齿。

可见,既然是牙关咬定,面部必然无法笑呵呵,而一定呈现出恶相,而一旦眼冷,落魄,就更加不能去和合了。

比如南宋也存在愁弥勒的图像呈现。在画过笑弥勒的牧溪笔下,我们也能看到牙关咬定的愁弥勒。见下图。

南宋 牧溪 《布袋和尚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