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段子大家都听过吧:

说有一个公司,裁了几个员工,然后把本该这些人干的活儿外包了,结果接活儿的还是同一批人,做着做着,发现还是到公司对接方便,于是,同一批人回到同一个岗位用同一台电脑干起了原来的活儿。

不同的是,从按月发工资,变成了计件付费,还不用交社保,公司省麻了。

本来我觉得这就是一段子,即便有也是极少数,结果最近出了个新词儿:共享员工,着实把我吓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顾名思义,就是员工像充电宝和单车一样,共享化,谁需要谁用,用一次给一次钱。

其实就是那个段子的升级版,只是从一个老板那儿接活儿,变成了从多个老板那儿接活儿,对老板来说,可不就是“共享员工”吗?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是不是一个词儿就在嘴边要呼之欲出?

说白了,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打零工吗?

小时候,我家那个小县城,有那种人力拉大车的,一般就是一群四五十岁的农民工,在墙边等着,哪个老板有拉货或者搬家需要了过来喊一嗓子,拉一单赚一单的钱。所谓的“共享员工”,不就是这种模式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时代变了——以前是拉货,现在是画设计图、写策划或者写代码……

以前是在墙根儿边上等活儿,现在可能是在写字楼里、咖啡厅里、电脑屏幕前……

说时代没进步吧,好像变化很大;

说时代进步了吧,又万变不离其宗——打工人永远是被人变着法地割

最离谱的是,专家说了,诶,这种模式,不仅能降低企业用工成本,还能增加员工收入。

众所周知,成本不会凭空消失,只会转移;收入也不会凭空增加,有人多拿了,就会有人少拿。

原本一个企业一天可能有三个活儿要交给员工,干完就没事儿了;诶,现在员工可以一天接八个活儿,那剩下五个活儿哪儿来的呢?可不就是其他公司岗位裁撤带来的吗?——一部分人收入增加的背后,是一部分人被挤出行业,彻底失去收入来源。

而企业,原本要给员工交社保、按时放假、加班付加班费、出事了还要算工伤,“共享”之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员工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员工就算通宵加班也没有双倍工资,猝死也是自己的责任——你管这叫“节省人力成本”?这不纯纯把风险甩给员工吗?

严肃地讲,这套操作在法律上叫把劳动合同转为承揽合同,很多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跟平台签订的就是这种合同,所以他们往往可以多平台接单,确实提高了劳动效率,多劳多得。

但大家也都知道后果,就是加剧行业内卷,拉高事故风险——大家的要干的活儿越来越多,到手的钱却越来越少,一旦出事故,还被平台以没有劳动关系为由踢皮球。

为了保护这些劳动者,现在越来越多判决,都倾向于越过合同的形式内容,从实质上去判定劳动关系。

法院都在纠偏了,你们这些资本家还在变着法地钻空子,这不是倒反天罡吗?

专家还美其名曰“新型用工模式”,拜托,不是造个新词儿就叫创新了。

真正的创新是提高人类生产力,让更多普通人的生活越过越好,这种吸血绝大部分人、造福一小部分人的做法,在我们那一般叫——“阶级剥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