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标 不迷路

政策热点炬热点!

坐落于杭州高新区(滨江)的“国之重器”——极弱磁大科学装置迎来新进展。4月11日,极弱磁大设施本体建设计划在高新区(滨江)发布。据悉,大设施本体将于今年12月开工,预计2029年6月建设完成,2030年报请国家验收;今年还将开工该大设施的2个交叉研究平台。为充分释放该大科学装置效能,当日,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在高新区(滨江)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零磁科学谷效果图 “零磁谷·科学城”指挥部供图

大设施主体开工意味着什么?“我们将在杭州建设世界唯一、性能最高、空间最大的大型‘零磁’空间,使我国在这一技术领域保持领先优势。”中国科学院院士、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总设计师、首席科学家房建成介绍。

世界唯一的“零磁”空间,将带来什么奇迹?万物皆有磁场,人体也是如此。房建成院士解释,人类治疗重大疾病,最早依靠对血液等样品的生化检测,后期依靠CT等手段进行结构检测,今后将依托极弱磁测量实现功能信息检测,不仅能让发现疾病的关口前移,还能创造零磁医学装备产业。

零磁医学装备产业,属于未来产业。今年1月,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定义,未来产业是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

杭州如何培育这个千亿级未来产业?其实,零磁医学装备产业已经在高新区(滨江)“发芽”“结果”。杭州极弱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研究院副院长郑世强介绍,“边建设边转化”是极弱磁大设施的鲜明特点,心磁成像设备便是大设施孵化的首个成果,它已经走出实验室、走向市场,在浙江、山东等地投入临床前期研究。

郑世强还提到,以心磁成像设备为首个孵化成果,杭州零磁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已在筹建中,“我们希望抢占高端医疗设备产业的制高点。”

为实现“边建设边转化”,去年10月,该大设施的首个交叉研究平台基建项目就已开工,它将专注于研发芯片化传感器。今年,还有2个交叉研究平台要在高新区(滨江)开工建设,分别为大型磁屏蔽空间技术交叉研究平台、超高灵敏极弱磁场与惯性测量装置与仪器交叉研究平台。

杭州市有关负责人提到,杭州正在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目前杭州大科学装置数量位居同类城市第4位。去年极弱磁大设施首个交叉研究平台基建项目开工,标志着杭州成为国内第4个围绕大科学装置布局交叉研究平台的城市。

为充分释放大设施等科创平台效能,今年,杭州“新春第一会”作出奋进“深化改革、强基固本”主题年部署,其中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作为深化改革重点工作的首项任务、把构建环大学大科创平台创新生态圈建设推进机制作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的首条任务措施予以明确部署。

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空间规划示意图

已落地极弱磁大设施的高新区(滨江),率先行动。4月11日,高新区(滨江)宣布将打造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力争到2025年,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核心策源区高新技术产业投资20亿元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基金规模10亿元以上,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不低于50%。

高新区(滨江)为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量身定制的一支成果转化基金——杭州零磁装备成果转化基金,首期规模就有5亿元。“这支基金将投早、投小、投硬,推动杭州尽快占领零磁装备产业高地。”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

除了打造环大科学装置创新生态圈,高新区(滨江)党委主要负责人提到,正在建设中的零磁谷·科学城也是为了承载“科学-技术-产业”的落地应运而生的。以极弱磁大设施为核心,高新区(滨江)谋划了一座37平方公里的新城,它处于城西科创大走廊、城东智造大走廊这“两廊”联动的核心节点上,若能以“点”的突破引领带动“廊”的提升,将为杭州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提供有力支撑。

炬解读丨

炬转化丨

炬热点丨

炬人才丨

微信号|浙江火炬中心

视频号|炬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