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先生是一位60岁的糖尿病患者,半年前发现双足出现了一些异常症状,开始引起了他的注意,他发现双脚开始持续性疼痛,尤其是在夜间,有时会影响自己的睡眠,而且脚部皮肤变得苍白,甚至出现紫色斑点,脚部对触觉的敏感度下降,有时候感觉不到针扎或温度变化。由于脚部疼痛加剧,决定前往当地医院就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生向我们详细描述了自己的症状,并表明自己有糖尿病病史,我们询问了他的血糖控制情况,以及是否有足部受伤或感染的历史。

李先生没有定期监测血糖,我们通过问诊无法了解血糖控制状态,又询问了李先生日常饮食和运动习惯以及药物使用情况,饮食习惯不太健康,经常食用高脂肪食物,而且没有运动习惯,李先生偶尔会出现漏服药物的情况。

在体格检查中,我们发现李先生的双脚肿胀,尤其是脚趾关节处,通过神经传导速度测试显示他的足部感觉神经受损,我们还观察到脚底皮肤干燥,有轻度溃疡迹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立即进行血液检查,通过检查发现患者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为6.8%,通过血糖检测发现患者血糖为14.8mmol/L,提示患者过去2~3个月血糖控制不佳。

我们通过足部X光和超声检查未见明显骨折,随后进行足部血管造影,显示下肢动脉供血不足,存在动脉硬化闭塞症;根据患者的症状、体格检查,血糖控制情况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我们诊断患者发生了糖尿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其制定治疗方案,患者需要调整生活方式,改善饮食增加运动,严格控制血糖,患者需要继续服用降糖药物,同时服用抗血小板药和血管扩张剂,日常生日中需要穿戴压力袜和足部保护设备,如果糖尿病足病情加重,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动脉狭窄

经过初期治疗李先生疼痛有所缓解,血糖控制也得到改善,第一次复查没有发现病情加重现象,李先生需要继续进行预后治疗,有效管理糖尿病并防止感染扩散,同时需要定期复查和进行足部护理,以防止病情恶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先生的案例提醒所有糖尿病患者,密切关注双脚的健康状况,及时就医并遵循医生的建议,以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良好的血糖控制和足部护理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关键,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异常现象,应该及时来医院检查是否是并发症引起的,下面让我们具体了解下糖尿病足相关知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足部出现3个表现,需警惕糖尿病足!

表现一:足部感觉迟钝或无感觉

糖尿病患者出现足部感觉迟钝或无感觉的主要原因是与变相关的周围变。高血糖对神经细胞产生直接的毒性作用,损害周围神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这种变称为周围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神经病

神经病

神经病

神经病

变造成了神经传导速度下降,信号传递异常甚至神经细胞死亡,导致感觉减退或丧失。糖尿病足患者神经功能受损,无法及时和准确地感知到足部刺激或损伤。

神经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常情况下当足部受到压力,摩擦或刺激时,神经会传递疼痛信号,提醒人体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但变会导致这种反应减弱或消失,当足部无法正确感知疼痛时,患者容易忽略足部的创伤或损伤,延误治疗的时机,增加感染和溃疡的风险,长期如此最终造成糖尿病足发生。

神经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糖尿病患者长期受血糖影响,可能会出现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和血管功能异常,这种情况使得足部血液循环不畅,氧气和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不良的血液循环会使神经细胞处于缺血状态,进一步导致变加重,加剧了感觉异常症状

神经病

血液循环不良还影响了受损足部组织的修复能力,增加了感染和溃疡的风险。我们应密切关注足部感觉异常,并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处理糖尿病足相关并发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现二:足部麻木感或刺痛感

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损害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使得神经末梢和血管受到损伤,进而影响到足部的感觉和血液循环。变导致足部神经末梢的功能异常,使得患者出现麻木和刺痛感等感觉异常,血管病变则会导致足部血液循环不畅,缺血和缺氧现象加重,进而引起疼痛和刺痛感。

神经病

高糖还会导致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引起感觉异常现象,长期会导致周围变,主要表现为感觉异常,包括麻木、刺痛感、疼痛等。当神经末梢受损时患者对足部的感觉会减弱,甚至完全丧失,在这一过程中会出现麻木感和刺痛感。

神经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变,血管病变也是导致糖尿病足麻木或刺痛感的重要原因之一,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功能异常,血管壁出现增厚和硬化现象,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神经病

而足部是远离心脏的末梢部位,血液供应相对较差,当血管病变发生时,足部的血液供应会更加不足,导致足部组织缺氧缺血,从而引起疼痛和刺痛感,我们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表现三:足部出现溃烂现象

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周围血管病变,使足部血液循环受损,血管供血不足会导致足部组织氧气和营养供应不足,易受到损伤。

同时由于血糖浓度高,红血球内血红蛋白糖基化增多,血流变性也加剧了血管异常,进一步影响了足部皮肤的养分供应

糖尿病引起的变也是导致糖尿病足溃烂的重要因素之一,变影响了足部感觉和自主神经功能,在发生糖尿病足疾病时,患者神经末梢受累,感觉神经末梢丧失原始感觉,因此对于损伤或挤压等外界刺激,病患很难察觉,有时甚至是无感觉,早期患者得不到及时治疗和观察,就会导致溃疡的形成。

神经病

神经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免疫系统的功能下降也是导致糖尿病足皮肤溃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长期高血糖会降低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使糖尿病患者容易受到感染。一旦足部皮肤受损,细菌很容易侵入引起感染。

由于患者免疫功能下降,身体的自愈能力减弱,导致溃烂的伤口治疗困难,容易形成慢性溃疡。如果发现足部出现溃疡现象,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对于糖尿病足,我们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了解哪些是糖尿病足高风险人群非常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哪些是糖尿病足高风险人群?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尤其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它可能导致严重的组织损伤、感染甚至截肢,因此我们要格外注意这一并发症,了解哪些是高风险人群。

  • 1)糖尿病病程较长同时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

患有2型或1型糖尿病的人群,特别是病程超过10年,血糖控制不佳,HbA1c水平经常处于较高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足。

这类人群不仅是糖尿病足高风险人群,还是其他并发症高风险人群,如果我们存在这一风险因素,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调整治疗方案,将血糖控制在稳定范围内,这样有利于降低并发症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2)合并变或血管疾病的患者
  • 神经病

糖尿病周围变发生,受损的神经导致感觉丧失,使患者无法察觉疼痛,温度变化或压力,这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神经病

血糖较高的人群神经系统会受到一定损伤,合并这类疾病,使神经系统损伤加剧,发生糖尿病足的风险提高。

糖尿病患者合并血管疾病会降低足部血流动力,血管疾病主要是动脉粥样硬化,这类疾病影响血液循环,使脚部供血不足,易引发溃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3)足部结构异常糖尿病患者

如果糖尿病患者发生了扁平足、高弓足、关节炎、骨刺等,这些都可能影响步态,增加足部受力不均,从而形成应力性溃疡。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过高也会造成血管损伤,增加皮肤溃疡,因此合并足部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4)足部创伤或感染的糖尿病患者

这类疾病主要包括足部切伤、冻疮、鸡眼、真菌感染等,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为严重的问题。这些创伤或感染会增加溃疡的风险,高糖状态下创伤和感染不容易恢复,不能及时控制,可能会导致糖尿病足发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 5)高血压和高胆固醇的糖尿病患者

这些疾病会加重动脉硬化,进一步损害足部血液循环,而且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会影响血液黏稠度,导致血流动力下降,联合这些疾病导致血流动力下降明显,足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细胞出现缺氧缺血坏死现象,容易发生足部并发症。

预防和管理糖尿病足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早识别并采取干预措施。如果属于高风险人群,应更加重视足部保健,并定期接受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和监测,尽早预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何预防糖尿病足?

我们需要进行血糖控制,定期监测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血糖控制是预防糖尿病足的基础,目标HbA1c水平应在7%以下。

我们可以使用胰岛素或药物,根据医生建议调整用药,确保血糖在正常范围内。定期检查神经功能,通过感觉测试如振动觉、温度觉来评估神经损伤,及时发现并处理。定期血压检查,控制高血压,保持足部血液供应充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健康的生活方式也非常重要,糖尿病患者最好不吸烟,烟草会损害血管,影响血液循环,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和足部肌肉锻炼,提高血液循环。运动能够帮助我们减轻体重,过重会增加对脚的压力,我们要选择合适的鞋袜,避免过紧或过松,减少足部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要保持足部卫生,每日检查双脚,注意是否有红肿、伤口或皮肤变色。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真菌感染,及时剪趾甲,修剪时不要剪得太短,避免伤害到脚趾。一旦发现足部任何异常,如疼痛、伤口不愈合或足部颜色变化,立即寻求医疗帮助。在治疗过程中要及时与医生沟通,告知医生糖尿病足风险,获取专业的预防建议和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提醒糖友双足出现感觉迟钝或无感觉,盲目感或刺痛感,皮肤溃烂这3大表现,需警惕可能患上了糖尿病足。上面提到的李先生出现足部感觉迟钝和足部疼痛现象,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李先生的生活和睡眠质量,去医院检查后确诊了糖尿病足,李先生发现的较早,糖尿病足没有出现溃烂现象,不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

如果糖尿病足出现大面积溃烂现象,可能需要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因此提醒糖尿病患者,面对足部出现的异常状况,及时去医院检查,以免病情恶化。

文献参考:
1. 王宝和,王国庆,李平. 糖尿病足临床诊疗指南[J].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2):80-84.
2. 国家心血管疾病中心,国家糖尿病中心,国家慢性病防治中心. 糖尿病足预防和管理专家共识(2020年版)[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20, 28(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