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某著名文化平台创始人,在短视频中分享了一句他觉得很牛的话:

聪明人要学会保持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很多人都在想办法让所有事情都确定,不要再有任何变化。

在收入不高背负房贷的日子,他说自己有个奇怪的想象:如果有人确定每月给他两万块,他愿意为此打工一辈子。

如今成功的他却感慨:确定,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情。生活确定是灭顶之灾呀,什么意思都没有了。

下面有用户开怼,你是有钱了才站着说话不腰疼。

只能说,他们各自都有道理。

从追求安稳到趋向不确定感,从人的本能来看是可以理解的;受某些条件所限处在焦虑当中,渴望通过安稳来解除挣扎,这也是人类的自我保护。

生存还是毁灭?

弗洛伊德的经典理论提出,性驱力(力比多)和攻击驱力是人先天决定的心理成分,也就是所谓的生与死两种本能。

从象征层面来看,性驱力与一切美好、亲密、愉悦的体验相关;攻击驱力与破坏、毁灭、竞争的活动相关。

而且两者是融合在一起的,尽管数量不一定是相等的。

极端地说,在杀人犯那里,犯下罪行那一刻是能够导致内心满足的,尽管等待TA的是最高级别的惩罚。

循着这个思路,在成年人最美妙最温情的性活动中,同样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潜意识中攻击性的释放。

生活中更常见的考试、晋升等,仔细体会一下,在过程中都实现了性与攻击的双重满足。

当然,这些总体让我们感觉好的事情并不需要分析,直接去享受它们就行了。

所以,生存还是毁灭,可能不是一个选择题;而是一体的连续和轮回。

在印度街头,一碗道地奶茶的标配是土碗。

这些用来喝茶的土碗,基本不会被重复使用,客人喝完以后,就将其随手摔碎在一边。

这看起来有些任性和奢侈,但在印度人眼里,这些碗来自尘土,又归于尘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就像一个男生问我,是该选择娴静居家型的女生,还是活力四射型的。

他目前的女友属于前者,很能为他带来稳定感。

他的亲妹妹是每年都要参加铁人三项的那种外放型,这让他心生羡慕,也会让他对未来另一半的标准,产生了动摇。

我说我没法回答你的问题,安稳和不确定性都在你心中。

你选择了安稳,不确定并不会消失;反之亦然。你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去配比,或者,干脆亲自去参加一次铁人三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为什么追求安稳?

生与死,是人的双重本能。

追求安稳,体现的是死本能。

如果作为原始驱力的一种,我们可以不讨论为什么会有死本能。

更需要关心的是,死本能,也就是追求安稳,是想要表达什么?

有人会问:难道想要得到公务员、体制内的工作,是想“死”?可我明明是想更稳定更好地活呀。

没错,但不是现实上的死亡,而是“向死而生”的自我调节。

有位小伙伴跟我说,她发现很多女人最终要的不是男人,而是房子和家,是稳定下来的后方;然后男人更爱车。

这是个有趣的发现。

车和房子,都可以象征理解为母亲的子宫,只不过是移动的和固定的之分,而且随着社会进步,车房成为男女共同的需要,也就是对子宫的需要,那里有真正的安全和稳定。

工作累了一天,躲在车里抽根烟,回家窝在沙发里刷手机或发呆,都是在外求生存(生本能)受阻以后,引起人们被动的自我保护以及进行身心调整的过程。

生命本身,就是生死两种倾向之间的冲突与和解。

我们的祖辈经历了太多的生存磨难,相应地,力求安稳是他们不懈的需要,因此父母们对公务员职业的热情一直不减。

而生活在富足环境下的孩子们对此没太多概念,结果是,活在体制内还是外,成为两代人争论的焦点。

你也会发现,人到了一定的能力和年龄,更加希望按部就班地生活。

中年以后,生长的态势在身体上开始回落,衰退激活人的死亡本能,同时精神层面防御衰退的能力也在减弱,却要不断面对各种丧失。

这个时候,稳定感用来防御活力的下降。也就是老百姓常拿来玩笑的:这么大岁数了,一点都不稳重。

生活的不确定性是希望的来源?

经济学家阿尔钦提出:“经济学关心的是存活的条件,一个人,一个组织,甚至一个制度,是怎么存活下来的?它有什么条件才能够存活下来?”

生活中劝阻意欲轻生的人,就会说:好死不如赖活着。

活着是前提,活着就有希望,也意味着拥有不确定性的能力。

在心理上,人存活下来的经验将直接影响TA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感和成就。

自体心理学理论假设,人是拥有原始自体的,随着出生带来了挫败,需要现实当中的养育者(镜映的自体客体)继续回应婴儿在母体中的完美感受作为补偿。

当婴儿的这一需求逐渐被满足,就会减少原本的内在体验落差,同时增加现实感,心理上形成分化。

经历这样的自体被充盈起来的过程,可以算作一个人来到世上后,精神世界活着的初体验。

在心理咨询中,咨询师就要充当来访者的自体客体,结合理论技术和经验,“允许”来访者在治疗关系中刷足存在感,修复创伤,协助TA的幻想慢慢照进现实。

由此可见,人与人的差别之一在于,就是看TA精神世界中,原始的部分多一些,还是现实的部分多一些。

原始的部分越多,人就越无法忍受不完美,很难将就现实;如果现实的部分占主导,这个人就更少被情绪困扰,更多从现实出发解决问题,表现出强大的与不确定性共舞的能力。

从内在驱力来说,能够保持不确定性,是生本能的最佳体现。

从现实角度出发,先活下来,然后活着,以及更高质量地活着。

焦虑与意义

人们当下的问题在于,无论倾向满足哪种愿望,一方面感到过程中的焦虑难以承受,另一方面对做这些的意义感不明确。

午夜梦回时可能会自问: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

电视剧《我的前半生》中唐晶说:“这世上越想求功名的越不得功名,越想求安稳的却不得安稳。”这应该也是现实中很多人的痛苦写照。

我们一直追求安稳,却一直在不安稳中度过。我们内心都在寻找归宿,但其实大部分时间在漂泊。

叔本华有一句话:“人生就像摆钟一样,在痛苦与无聊之间摇摆——当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就痛苦,当欲望得到满足时就无聊。”

这句话形象描述了生死本能之间的转换,几乎揭示了活着的真相。

至于意义,终归还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哪怕再微不足道,都是一份专属的独特。

焦虑是对不确定性的反映。

我们知道,适度的焦虑有助于能力的发挥,也让我们提高警觉规避危险。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它有必要也必将存在,这是不需要解决的情况。

从认知理论来看,焦虑是一种夸大了威胁,通常表现为对事情做出灾难化的预期和解释。

这时,要更多从现实出发,多问自己一些能够证明灾难化想法的证据,来松动引起焦虑的认知。

比如:有什么证据证明失去这次机会,我后半生就完了?除了问自己,也要问身边的人。

学会在不确定中,找到确定因素。

就像在疫情最严峻的时期,全国人们都在家里忙活三餐折腾花样,这种确定感对焦虑有极大的缓解作用。

越是忙碌、感到压力,越要尽量保证规律的饮食和作息,这点对我自己帮助很大。

最后分享一位来访者给我的启发:当不好的感觉来临,让它流经你的身心,而不是让它驻足,被你保存。闭上眼睛,调整呼吸,放逐焦虑,安在当下。

-精神分析首次线上共创空间-

最后4天】

曾奇峰120+30分钟

共创

看看你

在曾奇峰的启发下

会重新看见哪一部分自己

作者:徐亚辉,二级心理咨询师,UM心理主笔;做人性的观察员与理解者。

编辑 | 大虾

BREAK AWAY

01

02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