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是大卫的平行宇宙,欢迎关注!

同光二年(公元924年)。

之前,安义军镇(原来的昭仪军镇)牙将杨立是李继韬【a1】的重要跟班。

【a1】李继韬的扯淡经历详见【-KPI陷阱导致晋军高开低走-残唐五代失败学】。

李继韬犯事儿后被处死,杨立就有了自己的一点小想法——大丈夫生居天地之间,岂能郁郁久居人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恰于此时,后唐朝廷安排安义军镇派三千士卒去涿州换防。

杨立立即意识到:是整活的时候了。 他召集起一波圈里人,开了个小会。 在会上,杨立慷慨陈词【b1】:

前此潞兵未尝戍边,今朝廷驱我辈投之绝塞,盖不欲置之潞州耳。 与其暴骨沙场,不若据城自守,事成富贵,不成为群盗耳。

这些人哪能抗住这种忽悠,纷纷表示:大哥一语惊醒梦中人,以前的日子都TM白活了。就听你的,咱们干了这一票了。

就此,这群大聪明发动了兵变:

聚噪攻子城东门,焚掠市肆。

因为事前全无防范【b2】,节度副使李继珂、监军张弘祚都麻爪了,忙不迭丢下重镇潞州【b3】,逃命去也!

打了胜仗的杨立按照残唐惯例,自称留后,并派人去李存勖那里请求追认自己的合法性。

【b1】杨立这一番话里,就没有一句着调的

未尝戍边

的确,在此之前,潞州士卒从没去涿州驻防过,但这并不意味着潞州士卒没有戍边——因为此地是防御后梁的前线,驻防潞州本身就是在戍边。

当初梁晋争霸阶段,李存勖断然没有百上加斤的道理,让远离晋辽边境的潞州士卒费力不讨好地去涿州换防。

绝塞

彼时,唐、辽的边境在幽州一线。 还在幽州之南的涿州根本没有直面契丹铁骑的机会,勉强能算二线,至于绝塞,实在无从谈起。

成……不成

最高的追求仅仅是富贵,而非统一天下,或者次一级的割据一地;而所谓的退路更是可笑的落草为寇。

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李世民

杨立的境界如此之低,就已经预示其全无”事成“的可能了!

那,为什么杨立敢于发动兵变?众人敢于随从?

简析五代乱世的根源

杨立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多少有点违背直觉的冷知识:安史之乱后,李唐的国祚又绵延了将近一百五十年——这与大乱之前的时长几乎一致。

人心不古

但,大乱之前是盛唐,而之后则是残唐。 造成这个巨大落差的原因有很多,但藩镇割据无疑是权重极大的一个自变量。

经历过安史之乱,地方割据势力意识到自己可能获取的权力的上限,同时也发现了唐廷的软弱性。于是,每一个有“追求”的军镇,都自觉不自觉地走上了地方对抗朝廷的道路。

在朝廷实力衰弱的时候,军镇的权力膨胀到几乎可以划地为国的程度——比如德宗时代。

而在朝廷实力强大的时候,军镇不得不无边界地赏赐士卒以维持必要的军事实力——比如宪宗时代。 随着朝廷压力的加大,使军镇内部逐渐板结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孕育出能跟长安天子相提并论的“魏博牙兵”的魏博军镇。中晚唐,这就是最顽固、最有战斗力、最有独立倾向的藩镇。

宪宗意外死于宦官之手,还没等彻底解决藩镇割据的难题就下线了,使李唐错过了弹压这种风气的最后窗口期。

于是,这种歪风就如超级病毒一般,四处传播开了。在宏观层面,叛逆的种子在河朔三镇之间相互接力;而在微观层面,中下层士卒抛弃了原本”君权天授“的思想,转而相信”兵强马壮者为天子“的说法。

杨立,就是一个被这种超级病毒感染的心患者。而他能用一番狗屁不通的妄言就煽动起一小撮追随者,也是因为这种病毒已经在这群人之间扩散开了。 类似的状况要是放到初唐,估计不等朝廷派兵镇压,这些士卒就能帮了杨立去邀功!

悲剧的使,终五代这一时期,这种改死的病毒都没有得到根治。一直要到赵匡胤建立北宋,才用以文抑武的方式彻底解决了问题——只是,副作用着实不小!

投机分子只会搅乱市场秩序

李存勖是什么人?天下莫敌的当代战神! 他可不是残唐那些政令不出皇宫的傀儡皇帝,怎么可能容忍在自己的地盘存在不服天朝管的山大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外不同境遇 尽管为了降低统一天下的难度,李存勖对割据势力最大限度地怀柔。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帝国内部的不同政见保持类似的态度。事实上,对内,李存勖是要重拳出击的——攘外必先安内嘛! 李存勖十分清楚,基本盘的秩序要是乱了,都不用外部的敌人动手,自己的帝国就会先一步土崩瓦解。

【b2】这个肯定不怪两人疏于防范,毕竟杨立本人也是突发奇想。

【b3】要塞的奇怪境遇

在军事层面,潞州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参见【资治通鉴教你:架空领导后,如何换届 (qq.com)](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5MTEwOTQwMQ&mid=2247483811&idx=1&sn=531feba44fa8df5bca5a179948abd9e3&chksm=fe354dd5c942c4c3c99c1cd4615c4e698331d685bc1a5abf759371d0643d7fe6f63fc77ded69&token=1647316595&lang=zh_CN#rd)】。 而最近一次的证据就来自与后唐的仇敌——朱温失去统一天下的标志便是败于潞州!

可在后梁、后唐两代,这个战略重镇无数次城头变幻大王旗——李继韬不就跳槽到了后梁嘛。

还是老话说得好:堡垒都是从内部瓦解的

李存勖反应迅速:好你个杨立,抢我的地盘,还想当节度使!做的哪门子春秋大梦?

当即任命天平节度使李嗣源为招讨使,武宁节度使李绍荣为部署,帐前都指挥使张廷蕴为马步都指挥使,率兵平乱。

在组织平乱的同时,被杨立捋虎须行为气冒烟的李存勖还干了一件小事儿【c1】: 在

帝以潞州叛故,庚戌,诏天下州镇无得脩城浚隍,悉毁防城之具。

我把你们这些潜在的叛乱分子的城防拆了,没有了这个最大的依仗,你们总该不会像杨立这样犯傻了吧!

【c1】怎么说呢……这很符合李存勖靠武力起家,并被誉为天下莫敌的人设。 但,之前的汉唐盛世为什么少有人像杨立这样为了富贵而造反?难道也是因为他们的郡县都没有城防吗?

事实上,更早的吴起已经剖析过了。当老板魏武侯感慨“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的时候,吴起就辩证地回怼:

在德不在险!

事实证明,李存勖自持武功,压根就没把同为军事家的吴起的话放进心里去事实还证明,不久之后,由于失德,李存勖治下的后唐叛乱四起。效节军指挥使赵在礼被裹挟,不得不从了叛军。 由于地方部队搞不掂赵在礼,李存勖只好调派宿将李嗣源平叛。结果平叛军也反了,裹挟李嗣源一起对抗朝廷。 最后,李嗣源打回洛阳,当上了后唐的第二位皇帝

由于杨立的羸弱、由于此时唐军的天下莫敌,此次平乱全无波澜。

速克潞州

大军前锋抵达潞州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常规做法,都是安营扎寨,等转天再攻城。

但马步都指挥使张廷蕴略一观察,就发现潞州不能说没有城防吧,也只能说如有。 当即拉出自己的精锐亲军直接攻城。

这一次,张廷蕴所带士卒不过百余人,所以几乎没有什么准备的过程。 本来就没什么防范的潞州守兵自然也就无从判断对方居然不讲武德地搞偷袭。

只一个冲锋,守军就被冲散。平乱前锋哪还会客气,一拥而上,当晚就拿下来曾经让朱温无功而返的潞州城。

次日,李嗣源带着大队人马赶到的时候,才懊恼地发现头功就这么被张廷蕴抢走了。

至于杨立和起同堂的下场?那还有什么可说的,全于镇国桥凌迟示众。

至于潞州的城防?能跟后梁劲旅打得有来有回,又又反复横跳的黑历史,绝对留不得!

帝命夷之。

敲黑板,划重点了!辩证地看,险是实力、德是影响力。先有险,再有德,才能江山稳固;没有险,只有德,那就只有一个结果——野蛮人征服文明人

参考资料:

  1. 司马光【资治通鉴】
  2. 欧阳修【新五代史】
  3. 薛居正【旧五代史】
  4. 胡三省【通鉴音注】
  5. 司马迁【史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声明:事实上,当我阅读历史的时候,其实质就是开启了一个平行宇宙;而当你阅读本文的时候,其实质也是进入了一个平行宇宙。在这个平行宇宙中,如果你发现了错误,请及时指出、不吝赐教,那将是你我持续进步的原动力;如果你受到启发,不妨关注、点赞、转发,去激发更多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中部分图片源自网络,特别感谢辛苦制作、上传的网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