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起,全国时间利用调查即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这是我国第三次开展全国时间利用调查,相较于前两次调查,此次调查的覆盖面更为广泛,首次将范围拓展至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南京亦将首次参与其中。这次调查,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数据搜集,更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深度观察国人时间利用的窗口,进而评估人们的生活质量,审视时间对我们每个人的意义。

时间,以秒、分、小时为单位的精确度量,构建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在这个高速运转的社会,我们的生活在时间齿轮的牵引下,一路疾驰,不断提速。在恒定不变的24小时中,我们努力追求效率,渴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出无限的可能。但在越来越忙碌的生活节奏中,越来越多“时间不够用”的感慨中,我们是否该停下脚步,认真思考一下——时间,究竟都去哪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面临的“时间”困境

时钟指向夜里11点,互联网从业者张明泽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公司的大门,最近这段时间,他的办公软件显示,每天工作时长平均高达12.1小时。

“一直在加班,都快忘了周末是什么滋味了。”张明泽疲惫的声音里透出一丝无奈。上一次发烧,他独自一人去医院打点滴到凌晨两点,次日上午又“满血复活”地出现在办公室。“忙,实在是太忙了!”他感慨道。

加班,并非公司明文规定的要求,但对张明泽而言,不管公司上下班制度如何变更,真正对工作时长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压在肩头的沉甸甸的KPI。面对越来越加码的工作量,只能靠延长工作时长来完成。在公司,主动加班的员工被视为“为企业牺牲的奉献者”,更易获得领导青睐,得到更多的晋升机会。

在今天,时间有时成为一种无形的“货币”,当我们在生命的河流中投下更多时间的“筹码”,便会获得更丰厚的回报。

1930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乐观地预估100年后人们的生活:每周只需工作15个小时,那时候,人类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利用自由、消磨光阴。如今,距这个“100年后”只有不到6年时间,凯恩斯大概率是失算了。工作占据了我们越来越多的时间,一些职场流行的996、007工作模式,让很多人陷入了“时间贫困”。

生活的舞台上,我们扮演着多重角色,每个角色都要求付出相应的时间。结婚前,“80后”的程辰在朋友圈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无论你是别人的妻子、妈妈、女儿……但都别忘了,你是你自己。”但随着时光流逝,程辰发现,生活里的每一个角色,似乎都对她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自己”的那部分,快被生活挤占得找不到了。尤其孩子呱呱落地之后,生活被鸡毛蒜皮填满,属于“自己的时间”越来越少。

2018年的全国时间利用调查结果揭示一个现象:中国家长每天花4.6个小时陪伴孩子,女性是照料的主力。程辰想更多陪伴孩子,却又无法舍弃事业,只能牺牲更多时间。每天清晨,程辰总是第一个起床准备早餐,紧接着马不停蹄地送孩子上学,然后匆匆赶到公司,边处理工作,边关注家长群,生怕错过任何有关孩子的信息。晚上回到家,她至少要花40分钟来准备晚餐,收拾完残局,又开始辅导孩子作业。程辰掰着手指算了算,每天花在孩子身上的时间至少有四个小时,一年累计高达1344个小时——如果按照法定8小时工作制,相当于额外工作了168个工作日。

“时间贫困”不仅困扰着成年人,也困扰着孩子。他们的生活被日益繁多的琴棋书画班、学习提升班及各种活动所填满,使得他们不得不加快节奏,更快地吃饭,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作业,就连课余生活也被密密麻麻的活动所束缚。

时间究竟去哪儿了?南京大学社会学副教授陆远认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整个社会的节奏都在变得越来越快。上个世纪70年代末,“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成为社会上流行的口号。短短几十年来,中国人以惊人的速度,走完了西方数百年走完的路,这样的时代背景深刻地塑造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让我们强烈感受到“时不我待”的时间紧迫性。

为何时间越来越不够用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如今,越来越多的机器取代人工,把我们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但我们的闲暇时间为何并没有因此增多?

著有《时间的观念》一书的北京大学学者吴国盛剖析了技术时代出现的一个矛盾现象:一方面,人们尽量节约时间、争取时间;另一方面,人们发明和制造一些新鲜玩意儿来帮助自己消磨时间。

这种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例如:数码相机的出现,让我们无需担心胶卷的成本,但随之而来的结果是,照片累积如山,还要额外花费大量时间来“p图”。

科技的另一个产物——高铁,极大地缩短了城市之间的距离,但也让我们的工作生活一路疾驰。今年43岁的秦超是一名资深律师,平时不是在出差,就是奔波在出差的路上。秦超说,二十年前去北京,往返一趟需要花上三天的时间,但现在的他,常常早上乘高铁出发,忙完还可以搭乘晚上的高铁回南京,第二天分毫不差回律所上班。

在高铁上,秦超注意到,车厢里的人不再像过去那样互相交谈,人们不是低头忙碌公务,就是专注于手机上的娱乐,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有时候,秦超会怀念以前晃晃悠悠坐绿皮火车的悠闲感觉,“科技确实为我们节省了时间,却也在不经意间让我们失去了慢生活的美好。”

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消耗了我们更多的时间。如今,我们只需动动手指,就能买到心仪的商品。但这样的便利背后,却也隐藏着一个“时间黑洞”——当我们在很多选择中决定吃什么,买什么,做什么的时候,海量的信息让我们出现了选择困难症,也间接增添了时间的紧张感和忙碌感。

智能手机时代,我们的专注力被稀释了——这是许多职场人的共同感受。上班时,稍不留神,就被手机打断思绪,不自觉地开始“摸鱼”,时间被撕扯成零散的“碎片”。而微信等社交工具的出现,更让工作生活的界限变得模糊,让很多人在下班后常常处于一种“休而不息”的状态。

在南京某中学任教的英语老师刘叶莉感慨“人虽下班,身犹在岗”。在她的记忆里,父辈老师的生活简单有序:等学生放学后就意味着下班了,回家的主要任务就是批改作业和备课。而刘叶莉的生活却截然不同。每天下班,除了要应对学校五花八门的要求,还要在微信里不断回复家长的信息。这种无时无刻不被工作牵扯的状态,让她感到身心俱疲。

“只要有微信,工作就不会停下。”在新媒体行业工作的杨可涵无奈地叹了口气。工作群、部门群、客户群……杨可涵每天光关注群消息,就需要耗费不少时间。有时候周末想刷刷手机、追追剧,突然收到领导发来的文件,和闺蜜开心地逛街时,工作群里的“@你”,让玩乐的心思一扫而空。

微信在工作中的广泛使用形成了“没有下班的工作”,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很难像从前那样,全家人在晚八点围坐在一起,享受美好的家庭时光。在不断被挤压的个人时间里,很多人选择15秒刷掉一段短视频、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5分钟读完一本小说,生活的一切似乎都“加速”了。

在快节奏里学会“慢”生活

当时间变得越来越紧缺,很多人只能选择牺牲睡眠,以“报复性”晚睡的方式找回一点补偿。《2024年中国居民睡眠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平均睡眠时长达6.75小时。其中,近半数人选择在零点后入睡,年轻人成为熬夜主力。

在知乎上,一则“为什么很多人喜欢熬夜”的提问下,一位用户的留言让很多人都有共鸣:“熬夜,是成年人面对忙碌生活的无声抗争,是寻找自我的一个窗口。在万籁俱寂的黑夜之中,这个时间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时间利用调查中的“可自由支配时间”直接关系着我们的生活幸福度。从2008年到2018年这十年,我国个人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加了12分钟。2018年居民一天中自由支配活动平均用时3小时56分钟。业内人士表示,每天能有2—5小时的可自由支配时间,是最为幸福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会如何有效地规划和利用时间,成为时间的主人。这其中,‘自律’是不可或缺的品质。”在高校工作,陆远观察到,“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前,他们的时间被老师和家长严格规范,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表中。上大学后,没有外界的约束,时间管理的重要性便凸显出来。”在大学里,他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生群体:一部分学生通过自律力求在学业上取得更大的进步,而另一部分学生缺乏时间管理的能力,选择了“躺平”。

这种现象,为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在快节奏的生活中,除了智商、情商,我们还亟需培养“时间商”,即对时间的有效管理与高效利用的能力。这不仅关乎个人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更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质量、身心健康以及生活的幸福感。

媒体采访、讲座邀约、公开演讲、参加马拉松……作家祁智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但面对如此“满额”的生活,祁智依旧保持着旺盛的精力。祁智的时间表精准而规律:早上五点半起床,跑上10公里,之后参加各种公务活动,深夜是专属于他的写作时间。祁智认为,我们不必严苛地用时间表规划生活,逼迫自己符合“他律”,而应当主动地构筑起自己生活的边界和准则,让生活既有充实高效的忙碌时段,也有适度的放松与享受,达到“张弛有度”,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找到平淡生活里的幸福“寄托”,“我的兴趣是跑步和写作,所以当我把时间花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内心充满着幸福感,这也是自我充电的一个过程。”

“让自己的生活慢下来”,是南京师范大学书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书籍设计师朱赢椿的生活哲学。他曾做过一次《慢慢慢下来》的演讲,阐述“慢生活”的意义。大学毕业后,朱赢椿在一家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负责设计教辅教材封面。“刚工作那会儿,特别想表现自己,每天加班加点,长期熬夜睡办公室,有时生病了,就在电脑桌旁一边用电炉熬着中药,一边做排版设计。”以如此高强度的状态拼命干了十多年,朱赢椿突然有一种濒临崩溃的感觉。有一天,医生告诫他:你再这样下去,身体可能会出问题。这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他决心“慢下来”,去寻找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之后,朱赢椿离开了原来的单位,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不再按照别人规定的时间、框定的内容做事。他在闲暇时光观察昆虫、养育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沉浸在大自然的动植物之中。“慢”生活给予了他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他多次斩获了“世界最美的书”和“中国最美的书”大奖,并创作多部以自然为题材的书籍,成为业界领军人物。朱赢椿坦言,这是“慢”给予他的回馈。

“很多人说我站着说话不腰疼,因为你已经有了自己的事业、房子、车子,你才可能讲述慢生活的意义。”朱赢椿说,他所说的慢,并非慵懒、懈怠、消极,“放慢与前行并不矛盾,放慢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前行的方向,更稳地迈出前行的步伐。放慢与前行的度把握好了,生命就有了张力。”

也有人对朱赢椿说:“所谓急中生智,急了可以‘生智’。”朱赢椿却认为,急中生智的概率并不是很多,很多东西要厚积薄发,适当的慢,是一种力量的积蓄,慢,是蓄势,是起飞前的滑翔。

“时钟永远存在,数字也一直存在,在我们生命当中,如果我们能够每天找一个小时,或者每周找一天,或者一年里找一个星期,忘掉时间,忘掉很多让我们烦恼的东西,找一个僻静的地方,真正和自己好好地相处一下,这是对我们自己最大的关爱,也是对时间最高的尊重。”朱赢椿说。

这一次的全国时间利用调查,或许能够成为一次契机,引导我们反思自己的“时间管理”艺术,在“时间都去哪儿了”的追问中,于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找到平衡点,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更好地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王慧

图自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