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对讲机企业发出全球禁售令,如果不遵守每天重罚100万美元,这家名为海能达的公司面对发难选择了接受处罚,目前国内购物平台的产品基本上全面下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能达被美国一个地区法院勒令在全球禁售产品,难道连我们自己国内真的也要执行吗?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2024年4月2日,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地方法院对海能达通信发布了一个制裁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禁令上说海能达你藐视法庭,因为我都在3月29日命令你要撤回在中国针对摩托罗拉的起诉,你怎么还一直不撤回?那海能达你就是藐视法庭。

于是美国的这个地方法庭就发了这个制裁令,禁令一共包括三条。

第一条是海能达、以及所有的分销商不准在全球任何地方销售双向无线电对讲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条,在你完全遵守禁售令前,一天就要向美国法院上缴100万美元的罚款。

第三条就过于霸道了,美国又在搞强盗思维的那一套,这个地区法院竟然不准海能达在中国起诉或者反诉讼,他们认为你海能达要是敢继续在中国起诉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你就是藐视我们,那到时我们会罚的更严重。

大家注意我刚刚提到了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就是这家公司起诉的海能达,这个案件极其复杂,要知道他俩一共打了快7年的官司。

而且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的起诉很令人意外,我听到这消息的第一时间以为是技术侵权,或者产品卖到中东哪些国家了,后面查了资料才知道,原来摩托罗拉指控海能达挖走了他们的核心技术人员,认为海能达借此机会盗取商业机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7年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就是因为这个事,将海能达告上了美国伊利诺伊州的地区法院,他们认为他们以前的一个职员在离职前,私自下载了几千份机密文件。

后面摩托罗拉发现在海能达的部分产品中,有他们的一些商业机密和著作权,而且海能达还雇佣了这名摩托罗拉的前员工。

所以摩托罗拉起诉到美国地区法院,要求海能达及美国分公司赔偿。

2020年2月,美国伊利诺伊州地区法院作出判决,判定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胜诉,要求海能达赔偿53.34亿元人民币的天价罚款(当时的汇率)。

我专门为这个罚款查了下深圳海能达2022年的财报,海能达2022年总营收一共有56.53亿元,但净利润只有4.07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地区法院的这个判决罚款竟高达53.34亿元,按照目前的这个盈利能力,海能达至少再干十多年年才能交得起罚款。

所以海能达肯定不会认这个判罚结果,也没有能力认,除非海能达把公司卖了。

因此在2020年3月,海能达向美国伊利诺伊州地区法院提出了重审请求,希望能够改判。

但是在2021年1月,地区法院虽然重审了这个案件,将海能达的罚款减到了近39亿左右,而且还同意了摩托罗拉还要算利息的请求。

眼看着公司面临这么大的危机,于是海能达还向美国联邦第七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了上诉。结果海能达没等到胜诉的结果,却等到了美国司法部的指控,至此为止,这个事就从企业间的诉讼,上升到了美国国家层面。

那海能达到底有没有盗窃摩托罗拉的商业机密呢或者专利侵权呢?

美国重罚中国对讲机企业近39亿元,指控这家民营企业偷窃摩托罗拉商业机密以及强制全球禁售。

海能达眼见在美申诉无望,于是在北京提起反诉讼,但被美国法院却认为此举是藐视他们的法庭,禁止中企在中国法院起诉,并且摩托罗拉拒绝给中国法庭提供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注意,指控中企的这家摩托罗拉公司严格来讲,是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2011年摩托罗拉公司破产一分为二,一家就是前面这个公司,另一家就是被联想收购的摩托罗拉移动公司。

在2011年之前,摩托罗拉对中国企业相当的友好,拆分过后仍然独立运营的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管理层全面换人,但公司底下的人与中国市场和企业的联系还是比较紧密的。

这是导致这场企业冲突的一个很重要的诱因。

以前国外的企业在中国开分公司,不论中国市场有多大,基本不会把核心技术带过来,顶多就搞个预研的小项目,本质上是对中国市场有防范心理。

但摩托罗拉就不一样了,他在中国和美国市场的研发部门基本是平行搭建的,对中国市场那是掏心掏肺,好多个核心项目都带到了中国,给中国市场培养了很多人才。

摩托罗拉的芯片子公司飞思卡尔还和华为的合作非常紧密,摩托罗拉没破产时,双方的研发人员甚至能自由进出双方的实验室,华为还接收了大量飞思卡尔的员工。

不幸的是2011年后,破产的摩托罗拉的全部专利被谷歌收购,联想随后从谷歌手里收购了搞手机业务的摩托罗拉移动公司,独立出去的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不久后就被美国斑马技术公司收购,全球各地的4500多名员工也被转移到了斑马技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家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正是搞双向无线电对讲机的。

后来三名从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离职的员工,加入了中国的海能达,摩托罗拉认为他们窃取了公司的商业机密给海能达,所以这件事就是这么来的。

在我看来,在无线专网领域,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的实力是全球最强的,中国的对讲机企业是后起之秀,在专利和知识产权纠纷上是很难避免的。

因为对讲机行业是个小赛道,全球市场总量也就个两三百亿元,所谓的核心技术其实并不高端,很多技术用的都是几十年前的专利,而且很多还过期了,而且很多对讲机企业间的专利是交叉的。

海能达在面对指控时,是拒绝认罪的,认为美国法院、司法部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的指控不具备事实依据,也就是说没有证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况且海能达在2022年6月在深圳提起诉讼,深圳的法院要求摩托罗拉在2024年4月1日前提供反驳证据,但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拒绝提供,他担心他的商业机密和源代码会被泄露。

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认为中国的法院不值得信任,美国地区法院判定海能达在中国诉讼是藐视他们,这里就有一个问题,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是不是也在藐视中国法院?

如果摩托罗拉不愿意向中国法院提供所谓的行业机密和技术细则,至少对对哪一条侵权了,仅靠美国地区法院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一家之言,难以有说服力。

2017年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还在德国和澳大利亚主动告了海能达,德国杜塞尔多夫地区法院受理了这个案件,20234月法院二审判决中国企业海能达胜诉,海能达没有专利侵权。

其实在2022年澳大利亚联邦法院也驳回了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的一半指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来看,海能达和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的纠纷,最初的诱因就是海能达的崛起,海能达的市场地位仅次于摩托罗拉,并且打入了美国市场,这严重影响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的地位,双方的拉锯战就展开了。

海能达和摩托罗拉的纠纷,其实与华为思科商业秘密纠纷案很像,这是中国新兴科技企业与老牌欧美巨头的较量,在中美贸易战的背景下,在美国司法介入的情况下,这件事不能像他们说的一样过早下定论。

有人就质疑了,说海能达已经服从认罚了,全网下架产品,官网还贴出了通知。其实这是不对的,海能达目前只是遵从了美国地区法院藐视法庭的制裁令,第一是能避免交这个罚款,第二是能继续在美国跟摩托罗拉解决方案公司周旋下去。

这件案例的最终结果导向是什么,我们还需要再进一步观察,过早下结论是不严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