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平安信托爆雷,可以说震撼了地产圈。

为什么呢?要知道 平安信托是2023年全行业营业收入排名第一、利润总额排名第二、净资产排名第一的信托机构 ,这样的龙头老大,在年报业绩发布3个月后就“爆雷”,直接击穿了大家对信托公司的信任底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 自四川信托破产、中植系暴雷之后,市场就预测平安大约有37支信托暴雷无法兑付。 如今,翔远230号、福宁615号两支信托都爆了,似乎印证了这个说法。

了解信托的同学都知道,大多数信托的底层资产就是土地、房子或者相关产品,现在房地产行业不行了,这类理财产品出事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平安信托爆雷不可怕,可怕的是接下来还会有更多依靠房地产的理财产品会爆雷。

而另一方面,平安可以说是中国最大的地产公司,很多地产项目、房地产公司股权都有平安的投资。

现在的地产公司,虱子多了不愁,躺平摆烂无所谓了。但实际上,平安早期投资地产的时候还比较谨慎,那会儿很多房企股权、土地项目质地都不错,不像现在这样缺乏现金流——现在连万科都面临现金流危机,平安肯定压力会越来越大。

那么,房地产这艘巨轮,是不是到了接近瘫痪的时刻了?平安又是怎么一步一步深陷其中的?让我详细给你说说。

02

1988年,中国第一次房改启动,平安集团也在这一年成立。

记得在书里看过一句话“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么死掉,要么免费”, 作为中国第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又作为国内最早拥有“信托牌照”的保险机构,平安没有死掉,所以对平安来说“钱是免费的”。

这句话有点怪,但不难理解,平安手里的钱都是险资(泛指保险公司的资本金、准备金)与信托资金。

简单说就是: 钱有很多,但大部分都不是自己的,平安得用这些钱去生钱,跑赢通胀是最低标准。

这种钱虽说可以用,但难免束手束脚,监管机构也对这类资金的流向重重设卡,防的是“一场豪赌,鸡飞蛋打”的局面出现,彼时的平安只得拿这些资金放放贷款。

眼见账上躺着巨量资金,却只能抠点利息尝尝,各方都觉得暴殄天物, 07年3月,监管机构终于豁开一条口子,意思是“信托资金可以稍微灵活点嘛……”

平安马上心领神会,光速组建了专门的房地产投资部门, 上马了多个大型投资项目,不但在北京、深圳买楼拿地,还在山西盘下了3条高速公路。

此时的平安意气风发,虽说监管机构的态度还十分暧昧,但当时的平安已经开始计划: 要形成从规划建房到招商经营的“全产业链”投资经营能力。

至此,平安集团初涉房地产,同年三月,平安集团在A股上市。

事情要是按照平安的设想与计划去发展,或许真没有之后那些金光闪闪的地产大佬了,不巧的是,2008到了,金融风暴来了, 平安股价开始自由落体,从2007年的140多块/股,直接滑到2008年的20多元/股。

此后,平安又遇上为期三年的熊市,股价简直是烂在地里爬不起来 。2010年,监管机构看着稀烂的平安也着急, 9月5日,保监会开始松绑,大意是:允许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企业股权和不动产。

听到松绑的消息,平安集团从上到下兴奋得打哆嗦,董事长马明哲表示:

“平安为这一刻已经等了5年,并且为不动产投资准备了很好的项目和团队”。

2011年,平安拿下了PE(私募)与不动产双牌照,正式涉水房地产,在桐乡、西双版纳、乌镇开始买地盖房,并且与品牌房企互动不断。当年4月,平安拿下碧桂园9.9%的股份,当起了第二大股东。

这时监管机构又出现了,留下一句话,意思是:“看来大家胆子不够大嘛”,当年险资再次松绑。

平安对这一切自然心领神会, 拿平安集团董事长马明哲的话来说:

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如果河上有桥,付点过桥费就可以跑过去,那何必冒着危险、花费时间摸着石头过河呢? 地产圈的事,平安不懂怎么玩,于是就“买下房企、付费过桥”。

想清楚了这一点,平安开始充分的“扬长避短”,例如:房企拿地需要大量资金,压力颇大,这时平安就会跳出来:钱的事情,我为你分忧,到时候挣得钱我也分一口,如何?

房企当然愿意,挣得少点好过一分钱不挣,于是平安的这个套路越玩越熟,甚至出现了二道贩子的做派:地价太高没人举牌?平安拿下来,再找若干家开发商,一家匀一部分,大家都玩的转。

久而久之,大家慢慢都看明白了, 平安只要钱不要命(控制权),能攀上这么一个金主爸爸很荣幸,此后平安与房企一路的收购与合作都顺风顺水。

到了2018年, 平安已是碧桂园、朗诗、融创、旭辉、华夏幸福等房企的第二大股东,平安大比例持股的房企有金地、保利、华润、绿城、九龙仓、协信等等。

据估计,最高峰时,平安集团旗下房产市值超2000亿,能与之比肩的房企不超过5家,但你绝对不会在任何榜单上找到他。

对此,有业内人士曾如此评价:“平安是在收割房企”。

如今再看,这哪是平安收割房企啊,倒不如说是“房企在利用平安的资金,做大了一个又一个窟窿”。

而另一方面,信托资金一步一步成为地产拿地资金的主流,直到最近几年才有所遏制。监管的缺失,也确实在某种意义上,造就了今天的局面。

本文由陈庆、地产营销总 综合撰写

(新房、二手房咨询交流,欢迎添加庆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