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越少,事越大,如果只字不提,那学问可能就更深奥了。

4月10日晚间,上市公司上实发展财务造假的事情尘埃落定,证件会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但奇怪的是,与3月19日下发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相比,却少了一项重要的内容:对造假事件主角的行政处罚不见了。

主角名字叫曹文龙,以下是事先告知书中对曹文龙的处罚:

“罚款400万,10年证券市场禁入”

但到了处罚决定书中,却只字不提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图事先告知书中所强调,曹文龙情节较为严重,属于“主犯”,经验与常识告诉我们,“主犯”是万不可能免于处罚的。

这事出反常,其中必定有“妖”。

不过,“捉妖”之前,我们有必要先简单复盘一下上实发展造假这件事。

上实发展主营房地产,隶属上海国资委地方国企的序列,国有房企在这轮调整周期中的表现是可圈可点的,也让大众对国企的信任感倍增。

不过,国企队伍中也会混进坏人,上实发展财务造假的事情,就是被混进来的坏人一手策划并实施的。

公开资料显示,上实发展于2003年借壳上海浦东不锈钢实现上市,2015年的时候收购了一家公司叫上海龙创,之后更名上实龙创,前面提到的主角曹文龙就是上实龙创的原实控人。

曹文龙并没有把上实龙创的股权全部出让,还留了15%,同时认购了部分上实发展的非公开增发股份,得以继续留任上实龙创董事长。

也就是从2016年起,曹文龙开启了长达6年的财务造假之路,从2016年到2021年累计编造了47亿营收,6亿多利润。

按理说,公司都卖给别人了,自己充其量就是个持股的打工人,哪来的造假动机呢?

曹文龙当然不会干没有名头的事儿,上实龙创被收购时是做了业绩承诺的,如果达不到,就要拿出真金白银来补偿,于是在曹文龙的精心策划下,上实龙创精准而完美地兑现了承诺。

有多精准,看看2015-2017年的承诺和实际扣非净利润对比的数据就清楚了:


2015年,承诺5800万,实际完成5953万。
2016年,承诺6800万,实际完成6860.40万。
2017年,承诺7670万,实际完成7761.36万。

看看,整体偏差率只有1.5%,曹文龙当初做的哪是业绩承诺啊,根本就是预见未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这样的结果是双赢的,曹文龙得偿所愿了,作为收购方的上实发展也很开心,但假的真不了,常在河边走,总难免会湿鞋。

业务既然是假的,自然就会有应收账款,每年都造假,应收账款当然就会越来越多,少的时候大家都不在意,一旦攒多了就很明显了。

2022年初,上实发展自查发现,上实龙创多年造假累积的应收账款已经达到26亿,还都收不回来,曹文龙再也包不住了,于是东窗事发。

这一查,曹文龙的事情似乎不只是财务造假这么简单,曹文龙不仅当即被免职,还扯上了刑事官司,2022年6月,曹文龙被公安机关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不过,自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关于曹文龙的进一步消息。

事情是曹文龙搞的,但用了假数据的是上实发展,蒙了股民6年,不可能就这么算了,于是2023年1月,证监会对上实发展进行了立案调查,然后就有了前面的行政处罚。

到这里,事情的来龙去脉大概讲完了,那为什么证监会不处罚曹文龙了呢?

按照我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如果违法行为涉嫌犯罪了,应该移送司法机关进行追究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则不再追究。

换句话说,曹文龙犯的错,已经不是“400万罚款、10年证券市场禁入”就能救赎的了,证监会既然免了行政处罚,就意味着,曹文龙大概率会担刑责。

上实发展曾经披露过曹文龙造假的方式是空转贸易,也就是没有实质业务,只是用资金在几个公司间跑一圈。

而组织干这种事情的,十有八九都是冲着你的本金来的,2020年底,上实龙创就以被合同诈骗为由把和自己对接空转贸易的公司告上了法庭。

不过,这种事情到底谁是谁非也难断,毕竟,大家都不干净,但钱收不回来,就是实打实的GY资产流失。

谁是主角呢?曹文龙。

所以,灰鸽大胆猜测,曹文龙大抵是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