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弘识高 一代师表

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用物理系教授程先安

人物简介: 程先安,女,1916年6月25日生,浙江宁海人,中国民盟盟员,2006年12月4日下午2:30在北医三院去世,享年91岁。她,193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51年获美国堪萨斯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研究生毕业以后,她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回国効力,先后在原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原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任教至1986年退休。历任我校物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北京航空学院学报》编委,校学术委员会委员等。主要贡献:1983至1997年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航空部科学基金,负责非晶态合金薄膜,磁场一微波等离子体,金刚石薄膜和铋系氧化物超导体等研究,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是我国第一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曾入编《国际名人录》第11版)IBC Cambr idge Eng1and)。曾获校"科学奖",两次获校先进工作者,获国家教委颁发的·从事高校科技工作40年成绩显著荣誉证书,舒尔美教学奖金恩师奖。

程先安先生,出身于宁海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宁海人杰地灵,曾涌现过很多仁人志士,如左联革命烈士之一的柔石,当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刚正不阿的读书种子方孝孺,爱国历史学家胡三省,辛亥革命先驱童保喧等。其父亲程干云历任上海劳动大学工学院院长,北平大学工学院院长等职,解放后应聘入北京工业学院任教,获一级教授职称,在黑色恐怖的旧中国曾掩护过柔石等爱国人仕,其两个妹妹先后留美並定居。故乡,家庭的熏陶及自身的修养赋予她与生俱来的对人关怀与宽容以及对知识的渴求。

踏破艰辛 追求强国之梦

1951年,在美获硕士学位后,她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是继续留美攻读博士学位,为美国某大型研究机构工作还是回国服务贫穷的国家,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经过深思熟虑,她最终选择回到最需要她的祖国的怀抱。归国之路困难重重,由于种种原因香港当局不发放她们通行许可,最后托人办了广州的户口证明(本是北京户口),才得香港的许可,就这样辗转香港,几经磨难,最终回到她深爱祖国。回到国内,她先在北京工业学院航空系任教,后因组建北京航空学院,程先生便调入我校,成为我校建校第一批教授,是伴随我校建校,成长的元老级教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为人师表,长期在教学第一线工作,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和青年教师,桃李满天下。她对待工作一丝不苟,每次备课都非常的认真仔细。与程先生同亊40余年的梁家惠老师告诉我们,在科研工作中同样学风严谨,呕心沥血,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成果颇丰。1983年至1997年她连续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航空部科学基金,在非晶态合金薄膜,磁场一一微波等离子体,金刚石薄膜和铋系氧化物超导伡等方西取得了突出的成果。

潜心问学 献身科教

文革后,物理系百废待兴,学校开抬培养物理系研究生,为了获得最新的科研资料和成果,她以花甲之年,毅然自费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中心考察进修,帶回了大量科研前沿的资料和信息,为我校物理专业的重建和科研队伍建没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整理她遗留的资料时,我才知姐姐当年去美国学习是她以旅游的理由申请的签证,她不想麻烦国家与学校,不要公家出旅费。她到了美国后,麻省理工学院给了我们姐俩两张旅游票,但她一直忙着查资料,从来没提过旅游的事情。洗衣,做饭也全成了我的事情,我一直不忍打扰她,她不是懒,是一心扑到搜集资料和学习科研上。程先生的妹妹向记者介绍道。

建校初期,我校教师的主要住务是教学,而她却较早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结合在国外搜集的先进技术和理论前沿知识,帶领教研室的同志们在保证教学的同时逐步投入科学研究,形成了如今王绪威、祁祥麟、陈重玉等优秀科研团队。我校凝聚态物理博士点的申请成功,离不开她当年前期工作的努力和汗水。她还开拓了我校应用物理系的国际合作领域,利用在国内和国外的人际关系,为我校物理系与中科院,美国,日本等著名研究所和高校的科研交流与合作牵线搭桥。1986年退休,她却仍奋斗在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坚持承担国家重要项目,坚持带研究生,坚持上下班,每天早来晚走。亲临实验室进行研究,实验和参加实验室建设,使当时具有近百万元没备的固体物理实验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该实验室己成为科研、培养学生的重要基地之一。退休后,程先生刚开始骑自行车上下班,后来身体不好,自行车骑不动了,她就每天乘坐386路公交车上班。上下班阶段人特别多特别挤。但她从来都比上班的同志来得早,直坚持到1998年才完全退休。`为了节省午饭的时间,她每天都帶午饭来学校,而且凉着吃。梁家惠老师深情地回忆着,就这样,己退休的她愣是帶领组内科研人员,共同奋斗,一千又是十二年。

春风化雨 润物无声

教学上,她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循循善诱,身教重于言教。一名学生因设备的意外故障影响了工作进度,她要求利用暑假赶上进度,当该生表现出畏难情绪时,她立即表示:陪他干整个夏天。亊后这位学生感慨地说,程先生的精神激励他按时完成硕士论文,终身难忘。程先生的工作态度和治学精神始终是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榜样,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为赶公共汽车到校,不慎伤了腰。大家劝她休息几天,但她仍与往常一样不停地工作。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她年纪虽然大,却越发发挥老当益壮的精神。为了给大北窑的同学上物理课,要跋涉70里路。因为路途太远,她就天天晚上赶到工厂和女同学睡简易工棚,第二天再上课。她满怀热情地给老工人讲授电工课,为了使老工人易于理解与接受,她就没法自制形象的教具,有时做一个演示教具,她要到物理、电工、306等三个教研室借器材。

程教授十分关心学生的成长,不论对在校生,还是对己参加工作的学生,她总是把他们的成长放在心里,并与己工作的学生保持着联系,继续帮助着他们,还同他们建立科研合作关系。她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对于学生和青年教师都及时,耐心帮助他们,对青年教师的讲稿认真细致修改,与青年教师讨论问题,常引经据典,极认真负责。她耐心辅导学生,有时甚至到同学宿舍进行辅导,同学们都为程老师不辞辛苦的精神而感动。她为人谦和,低调,从不张扬,却热情大方。在给老工人进修班上电工课的同时,她还承担着专业课教学,编著固体物理教材並承担专业课的综合实践,她每次接受任务从不推托。每次同事有事情请她帮忙都不帶一丝犹豫。在向组织提交的自传里面,她写道-我向来同情别人,热情帮助别人,谁没有个困难,只要自己可以为得到,甚至牺牲什么,只要能使别人不会失望,我都会尽自己努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勤信节约 扶贫济弱

她平时非常节俭,无论是购置设备还是器材,她都精打细算,修旧利废,平时连一颗螺钉,一根导线都不随便扔掉。在科研经费上更是非常节约,充分利用国家、学校给的每一分钱。负责处理程先生善后事宜的我校离退休工作处的马岐老师沉痛地说:她去世时身上没一件像样的衣服,毛衣袖口处打着补丁,身上的羽绒服都变了颜色,同事们在她家里找不到一件像样的帽子、袜子,大家伙看到特别心痛,纷纷凑钱给她买老衣裳。生前每次参加海外华人聚会,她都找不到合适衣服,两个妹妹拿出隨身带的衣服给她救急。她的妹妹年逾八十高龄的老人苦笑说,小时候我们都穿姐姐的,老人家拿着姐姐的内衣辛酸地告诉记者:“姐姐这件内衣不知穿丁多少年,洗过多少次,颜色早己褪没了,肩膀处开了很大的口了,她用纽扣又把它接了起来,就是舍不得扔。这样的衣服很多很多。”每每来人我都会给他们看,这并不丢人,反而说明姐姐的崇高,我会用它教育我的后代,学习她的精神。在程先生的卧室里,依然摆放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家具,斑驳的、层房灰锈的衣柜,弹簧显露在外的沙发,露出棉絮,破旧的棉被,补了又补的袜子…置身其中,笔者都不敢相信自己是在一个留美归来,承担数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个物理系研究室主任的家里。在翻看先生的笔记时,发现她没一本好的本子,全是用废旧纸张订成的,有的正面是药品说明书,反面才是她的笔迹。

她是我校建校初期老教授,退休金完全可以让她度过比较优裕的晚年,可她,就是对自己生活如此刻薄,节约一分一厘,把平生全部积蓄全部捐给教育事业,资助贫困学生和家乡后辈。程先生的侄子,一位来自浙江的普通乡村老师,拿着印有河北工业大学寄给程先生的“潘承孝教育基金·捐赠证明”给我们看,他说:象这样的捐赠谁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她一直都是这样默默地捐助着认识的、不认识的学生,我和我的儿子,还有家乡的几个贫困学生都是得到程先生和其父亲的捐助把学业读完的。程先生生前还立下遗喔把现有积蓄和住房捐献给学校和家乡的贫困学生。希望贫困学生人穷志不穷,将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为国家做贡献。病重期间,她还一再喔咐家属与学校领导,希望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节省丧葬费…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形容程先生再恰当不过了。她把自己一生的精力,学识和积蓄全部献给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她的去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前面辈和楷模,但她的嘉言懿行,她的勤俭节约,她的奉献精神,将永远留在北航广大师生之中。

乡土宁海公益平台

投稿微信:18969872107

□ 出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 编排:天姥老人

□ 审核:水东居士

□ 宁波南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