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27日,由国际戏剧协会、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丝绸之路国际艺术交流中心承办的“2024年世界戏剧日系列庆典活动”在河北省廊坊市隆重开幕。庆典活动包括开幕式、中外戏剧人对话、庆典晚会、戏剧工作坊等文化板块。开幕式当日,来自世界多个国家的戏剧艺术家和专家在“中外戏剧人对话”的主旨发言和圆桌对话(包括“戏剧是沟通人心的桥梁”“戏剧是多元文化交融的媒介”“戏剧是青春活力迸发的舞台”三个主题)中发表演讲。为此,本刊特开设“互鉴”专栏,将部分精彩内容整理成文字,让广大读者共同聆听多个戏剧界代表在国际舞台上所发表的属于他们的时代声音。

戏剧之青春

在2024世界戏剧日庆典活动上的发言

在2024世界戏剧日庆典活动上的发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越剧表演艺术家 茅威涛

“青春”一词在中文里有多种解释,它可以是一年中的一个季节,可以是一生中的一个阶段,也可以是生命中的一种形态。我以为,戏剧之青春首先是一种生命力,是人类对文明的永恒求知和探索。

我想用去年和团队打造的一出名为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这个作品,与大家分享交流这个主题。

1

青春之创造力

今年正值浙江小百花建团40年,也是我从艺45年。40余年我一直在传统戏剧领域探索如何使这门古老的艺术样式在新时代焕发新生。去年,我和我的团队打造了一出名为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新龙门客栈》的全新作品。在这个项目中,我们大胆启用了一批80、90后名不见经传的青年创作者,平均年龄不到35岁。他们的创造力和对市场崭新视角的解读,使得越剧这门古老的传统艺术跳出了叙述的惯常和桎梏。更欣喜的是我在与他们的合作和沟通中,更加深入了解到了年轻一代戏剧创作者对新时代戏剧的理解和定义。

越剧《新龙门客栈》的出圈,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预料之外,情理之中,是几代越剧创作者、传承者的共同努力。不是瞬息划过夜空的流星,而是一代人与另一代戏剧人思维碰撞所产生的火花。网络平台称“新龙门”现象,于传统戏剧是一次“泼天的富贵”,那么,我们有否储备了接住这波流量,延续这朵火花的足够能量,使其成为一个现象、一股烈焰,一道照亮时代的光芒。我以为,属于青春戏剧的创造力正是这样的一种力量。

2

青春之表现力

此次“新龙门”创作除了年轻的,创作团队之外,我们还启用了同样一批名不见经传的青年演员。他们有些刚刚从学校毕业,有些则在参演这个剧目之前极少有登台演出机会。在《新龙门客栈》的演出中,他们不拘于传统戏剧的表演范式,以自身的理解塑造全新的人物,在戏剧中体验,在戏剧中表达,在戏剧中享受。他们因而爆红网络,以自己独特的青春姿态吸引了大批与她们同年龄段的观众,让传统戏剧再一次步入大众视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其原因其实并非毫无预兆,这是同龄人与同龄人之间相合的观念产生的吸引。我们通过一种艺术形式,让他们彼此内心的激情在一个场域中释放,从而形成了更大的共情。

分享一组数据:从2023年3月28日首演至2024年3月22日,一周年时间《新龙门客栈》完成场次167场;收获了大麦9.5、猫眼9.7、豆瓣8.2的高分认证;抖音相关话题视频播放量达18亿+;官方抖音直播924万+人次观看;官方抖音账号视频播放量3000万+;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1亿+;官方微博账号视频播放量126万+;小红书相关话题浏览量达9800万+。通过《新龙门客栈》项目而走进越剧剧场的人数占比80%以上。同时,获得“微博年度演出奖”等多个年度荣誉奖项。于本月举办了《新龙门客栈》一周年演出纪念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以为,属于戏剧青春的表现力正是这样的一种能量。

3

青春之生命力

戏剧家顾锡东先生曾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观众学”,即戏剧创作与观众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戏剧是艺术家与观众共同构建的。就创作一部戏剧作品而言,我们会有诸多衡量的标准,我本人从艺45年来也一直在探索各种不同维度的创作。我想,所有创作者都会思考,自己究竟为何而创作。近几年学术界以及从业人员常会讨论,我们今天为何还需要戏剧。以商业角度,我们创造作品寻求的观演关系,就是为了解决供需关系。于是,我们需要思考今天的观众需要看什么样的戏,也需要思考什么样的作品内容更适配于市场,让我们的艺术作品能摆上这个时代的货架。人们的精神需求归根结底是抽象的,我们其实并不能精准预知市场和观众的需求,我们唯一能够信赖的只有自身的感受力。

我以为,属于戏剧青春生命力的玄妙,则是在不以创作者实际年龄为禁锢。我们需要保持敏锐,保持纯粹,保持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我们通过戏剧这个载体,传递我们对当下世界的认知和解读。其中或藏叹息或藏欣喜,或吟悲伤或颂喜悦。

世界戏剧日,我们因戏剧艺术而拥有了共同的戏剧人身份。愿我们都能以自身民族的青春戏剧创造更多青春的作品。愿戏剧的青春永远使人类文明焕发新生!

《中国戏剧》杂志订阅:

国内统一刊号:CN11-1767/J,邮发代号:2—3,国外代码:M30。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也可直接向编辑部订阅。

责任编辑 罗 松

设计制作 尹明钰 孙 竹

主管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办 中国戏剧家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