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近观看了由宫崎骏执导并编剧,吉卜力工作室负责制作的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由于水平有限,对这部影片中很多带有隐喻性质的情节和场景,我尚没有能力参悟通透,在观影的大部分时间里,我只是从视觉艺术角度进行朴素且认真地欣赏——看个热闹。唯一走神儿,是鹈鹕出现在镜头里的时刻,当时,我一下子联想起自己在文献和旧照片中看到的一些词汇和画面。

在《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的画面中,一共出现了三种鸟类:苍鹭、鹈鹕、鹦鹉。除了鹦鹉之外,另两种鸟类是“可以”或“曾可以”在吉林市看到的。这两年,每逢夏季的黄昏,松花江滚水坝一带常能看到苍鹭盘旋或休息,而与鹈鹕接近的鸬鹚,则是被日本人冠以“鹈饲”之名,曾是解放前比水院子更有生命力的特殊江上风光。

据说“鹈饲”是一个日文词汇,实际上就是一种渔民饲养水禽并让其入水捕鱼的传统打渔方式。虽然带有鹈鹕的“鹈”字,实际上饲养并驱使的却是个头小于鹈鹕,且毛色偏深的鸬鹚。第一次见到鸬鹚这个词汇,是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记得当时学过郑振铎先生的一篇文章《鸬鹚》:

夕阳照在小湖上,没有什么风,湖面平得像一面镜子……几只又窄又长的小渔船浮在湖面上。近处的一只小船上,渔人正坐在船尾,悠然地吸着烟。灰黑色的鸬鹚站在船舷,好像列队的士兵在等待命令。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在家大声诵读预习时,有长辈恰好听到,当我诵读完毕后,长辈便告诉我吉林市松花江上就曾有渔民饲养鸬鹚,用以捕鱼。随后,老师在课堂授课时,也提到松花江上曾有被叫作鱼鹰的鸬鹚。尽管长辈和老师都说解放后鸬鹚已在松花江上消失,但好奇心使然,某个周末还是和同学跑到江边去探秘,可惜目之所及只有江水滔滔,空荡荡的江面不要说鱼鹰,就是连一条渔船也没有。于是此后多年,教科书上的彩色插图,便成为我对鸬鹚的唯一直观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多年后,我在一些伪满时期的老照片上,看到了渔民驾驶小舟在松花江上驱使鸬鹚捕鱼的画面,才确信长辈和老师所言不虚,吉林市真的曾有鸬鹚在江面翻腾的情景。与小学课本插图不同,老照片上记录的是渔民和鸬鹚辛勤工作的场面,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往复穿梭的渔船、挥篙弄桨的渔民,振翅弄潮的鸬鹚,无不动感十足。

另外,在许多老照片上,能够清晰看到鸬鹚捕鱼的情形明显成为一种特殊的“观光表演”,有一些游船专程载着游客在旁边观看。既然是表演,自然有名角“震场”:普通的鸬鹚的毛色为黑色,因而有“水老鸦”的绰号,意思是说鸬鹚像乌鸦一般黑。而在一些照片中,船头傲立的却是白色的鸬鹚,更有渔民竟含笑架起一只白色的鸬鹚,颇有让“名角亮相”——向观众炫耀的意味。可见在当时,鸬鹚捕鱼已然不是一种单纯的渔业生产方式了。

依稀记得有人说起松花江上的这些养鸬鹚的渔民,大多是来自关内地区,在东大营附近江边就住着好几户。有人说这些渔民“掐鱼鹰喉咙”的捕鱼手法有些残酷,其实在谋生不易的时代,许多残酷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使然,更何况在解放前,松花江冬季江面结冻,渔民们还要替“放长假”的鸬鹚解决伙食续命。因而一些为了生存而出现的残酷,其实应当获得必要的体谅。

在解放前,吉林市松花江是一条渔产丰饶的河流,大量特有的冷水鱼品种在这里形成了资源。然而随着丰满大坝的修建后,由大坝下行的水量有所减少,加之日益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以及无节制的渔业捕捞,使得从五十年代开始,丰满大坝以下的市区松花江江段的渔业资源彻底枯竭,江面上特有的鸬鹚捕鱼场面也悄然消失。

近年来,由于全社会环保意识的增强,相比上世纪,松花江的水质有了极大改善,各种鱼类种群有所恢复,甚至多年不见的苍鹭也重回人们的视野。于是便猜想:在旅游业日益繁荣的当下,或许某一天,鸬鹚捕鱼这种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场面,会重新成为吉林市城区江面上的独特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特别鸣谢贾大为(易林学馆)先生对本人撰写此文给予的支持和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