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延熙十六年(253年)正月初一,季汉大将军、尚书令费祎在汉寿宴请群臣,举行了一场新年party。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费祎当天的心情特别愉快,但凡有官僚前来敬酒,不问来人官阶高低,费祎都来者不拒,于是很快便大醉酩酊。

正当众人都畅杯尽兴之时,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悲剧发生了:刚刚归降季汉的原魏国中郎将郭脩趁费祎大醉不备,猛然掏出藏在马鞭里的尖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费祎扎了个透心凉!

自然,郭脩的行刺属于自杀式攻击,他本人很快就被赶来的护卫军砍成了肉酱。

滑稽的是,郭脩降蜀后,被刘禅赐封左将军,对此魏国庙堂原先已经认定郭脩是卖国贼,全家大小全部充军流放;

而在听说郭脩刺杀费祎的“伟大壮举”后,司马师又唾面自干,以魏帝曹芳的名义下诏,称赞其“勇过聂政”(战国时代刺客之一),号召全国人民学习其“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追封郭脩为长乐乡侯,食邑一千户,给了他儿子一张长期饭票。

02

虽然曹魏的官方口径对郭脩大加赞赏,但那不过是唯结果论。

费祎此时是季汉二号人物,当年也是诸葛亮亲口指定的接班人之一,在人才相对匮乏的蜀地,费祎之死,不啻于一场十级朝堂地震。

反观郭脩,自从走上仕途就没离开过老家西平郡,就是一个底层公务员。这种兑子儿,魏国赚大发了。

重点来了,郭脩选在大年初一刺杀费祎,是偶然事件吗?

这场刺杀案的背后有没有什么别的同伙呢?

03

那么首先,我们可以排除的是:洛阳方面,从头到尾对这场突发事件一无所知。郭脩的刺杀行为,魏国一点儿忙也插不上手。

其次,司马师也没有杀掉费祎的动机。

因为费祎和他的之前的两任当政者诸葛亮、蒋琬都不一样。

诸葛亮五伐中原,以益州一州之地,搅得魏国雍凉地区鸡飞狗跳,常年备战备荒;

蒋琬虽然没有诸葛亮那么大手笔,但在其任内推动水利建设,曾计划以水军突袭东三郡,只是后来蒋琬身体有病,不能领军,才就此作罢。

而费祎和这两位鹰派大佬相比,简直算是个和平爱好者,每次姜维想突袭凉州,费祎都持反对意见,就算同意展开军事行动,拨给姜维的军队也不过一万多人。

就这么点人,够干什么用,撑得起一次像样的北伐吗?

别逗了。

费祎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连诸葛丞相那样的大拿,努力了那么多次,都拿魏国没办法,我们这些人又能怎么样呢?我们比得了丞相吗?”

所以姜维,你还是趁早洗了睡吧......

04

反观司马师,曹芳此时已经对他心怀不满,朝堂内,夏侯玄、李丰等人正在串联密谋;朝堂之外,淮南毌丘俭等地方实力派更是对其虎视眈眈;这会儿的司马师,自己家的火都灭不过来,哪有空去遥控郭脩?

再说了,就算季汉再和平发展五十年,也赶不上曹魏,到时候直接国力碾压就行了,用得着费劲巴拉的搞阴谋刺杀?

万一刺杀失败呢?不是白送给季汉再一次入侵的借口?

司马师可没这么傻。

既然行动不是曹魏策划的,那有可能是季汉朝堂内部倾轧引起的吗?

后世在谈及这件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按谁的得利越多,谁的动机越足的原则,貌似这个凶手已然呼之欲出了。

谁呢?

姜维!

同时,在逻辑上也能形成闭环:

1、当初俘获郭脩的就是姜维,因此姜维有足够的时间和郭脩敲定所有的行动计划;

2、有姜维做内应,郭脩想夹带凶器参会行刺,要容易得多;

3、费祎一死,无人再能压制姜维,以后北伐,想带多少人都行,再也无人掣肘。

无巧不巧的是,费祎死后不到四个月,放开手脚的姜维便对凉州采取了大规模进攻。

怎么看,幕后黑手这口大锅,姜维背上了就甭想再甩了。

05

可细细梳理史料,老王可以肯定,姜维绝对不是凶手。

为什么呢?

因为郭脩一开始计划的行刺对象并不是费祎,而是刘禅本人!

只是因为刘禅身边的守卫力量太严密,郭脩没机会,才把矛头对准了疏于防范的费祎。

姜维或许对费祎有意见,但如果他让郭脩去刺杀刘禅,那这件事的性质就变了,妥妥的造反犯上啊。

甚至可以说,但凡姜维和郭脩之间有什么越格交往的事情,在郭脩行刺费祎之后,都会被人扒的底朝天,姜维能瞒到什么时候?

姜维在成都可从来不缺反对派政敌,别人不说,诸葛瞻会放过这个打击姜维的绝好机会?

一旦事情实锤,过后姜维还能安稳的坐在大将军位置上统领大军,再次北伐长达11次吗?

做梦吧!

06

既然姜维不会和郭脩合伙作案,那这起事件也就摆脱了阴谋论,反而朝着简单的方向发展了。

也就是说,费祎被刺事件,就是郭脩一个人的自爆而已。

郭脩这么干的动机是什么呢?

答案藏在他的籍贯里:西平郡。

此时的曹魏朝堂上恰巧有人也是西平郡人,恰巧也姓郭。

谁呢?

郭太后。

从史料中各种蛛丝马迹来看,郭脩似乎还跟郭太后沾着亲。

郭太后有个叔叔叫郭立,郭立有个儿子叫郭建,而郭脩的“脩”同“修”,修和建,刚好能对应得上。

况且,郭脩一个魏国中郎,刚到成都就被刘禅封为左将军,这种堪比放卫星的升官速度,如果不是因为郭脩名气太大,就是郭脩身后的点子太硬。

郭脩的名气嘛,也就那样,所以只剩下身份显贵这一说了。

一句话,封左将军是因为刘禅准备拿郭脩做招牌,吸引魏国人继续来投,就像当初夏侯霸逃到季汉,刘禅直接封其为车骑将军一个道理。

都是为了统战需要。

07

可郭脩却另有想法,他要爆个大新闻:

曹芳饱受司马师的欺凌,到底怎样才能翻盘?必须多给司马师制造点麻烦!

对于郭太后来说,一个时刻想死磕曹魏的季汉才是最好用的工具。

现在的她,并不需要费祎这种和平主义者,只有让司马师将全部精力全都投向西蜀和东吴,洛阳的曹芳才能见机行事。

费祎一死,把所有的脏水全都泼向了司马师,姜维还不撒了欢儿的干丫挺的!

只要最终能扳倒司马师,郭脩个人的生死荣辱,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前半段发展的都挺好:费祎死了,姜维拿到兵权,兴师动众的策划北伐......

可惜,事情发展到最后逐渐虎头蛇尾:姜维围攻南安郡,久攻不下,因为缺粮,无奈退兵......

伯约啊,给你机会了,你不中用啊!

当然了,国力的差距,从来不以某位强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然的话,当年诸葛亮就能成功了,也不用姜维去收拾这块烂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