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8月,四川百茶百道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茶百道”)向港交所递表,正式冲击IPO。

今年3月,港交所披露,茶百道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中金公司为独家保荐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按港交所上市流程,通过上市聆讯即可启动招股上市工作,无意外的情况下,茶百道将成为继奈雪的茶之后在港股上市的“新茶饮第二股”,也将是近3年来第一家成功登陆港交所的新茶饮企业。

01

传统采购模式背后的隐患

公开资料显示,茶百道是在四川成都的一家企业,其主要产品包括经典茶饮、季节性茶饮、区域性茶饮,豆乳玉麒麟、招牌芋圆奶茶、茉莉奶绿及西瓜啵啵等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

据招股书显示,2021—2023年,茶百道的营收分别是36.44亿元、42.32亿元、57.04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79亿元、9.65亿元和11.51亿元;净利率分别为24.7%、22.8%、22%。

从以上数据看,茶百道似乎是一个非常赚钱的奶茶企业,至少高过行业大部分。但经仔细研究发现,背后似乎还隐藏着种种玄机。

有数据显示,2021年,茶百道的每家门店平均零售额为272.8万元,每家门店日均零售额7414.1元,每家门店平均销量16.32万杯,2023年数据显示:每家门店的平均零售额为238.8万,每家门店日均零售额6887.2元,每家门店平均销量14.35万杯,其门店零售额和平均销量两年间下滑超过12%。另外,2021年及之前茶百道开设的门店日均零售额达到7414元,而2023年开设的门店日均零售额为5984元。

这意味着茶百道近两年的营收、门店数量虽然在大幅增长,但从2023年以来,茶百道每家门店的平均零售额、日均零售额、平均销量均在下滑。

因此,业内对其经营模式充满了担忧。

众所周知,茶百道并不自主生产原材料,而是东拼西凑供应链,从中节省的时间和资金支撑其在短期内迅速铺开更多的门店。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压缩了生产环节的费用,茶百道净利润高达22.8%,比万店蜜雪冰城还要高出4.3个百分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百道这本独特经营模式的确带来了超高营收、成功缔造了这个商业帝国,但从长远的目光来看,也埋下了诸多隐患。

据了解,蜜雪冰城年综产能达143万吨,五大生产基地分布在河南、海南、广西、重庆、安徽等地;古茗年产量达8000吨,在云南西双版纳自建柠檬基地4300亩,还能将产品在48小时内冷链运输到各个门店。

而走传统采购模式的茶百道,2020-2022年货品成本分别为5.49亿元、20.32亿元、26.04亿元。粗略估算,茶百道成本在2022年之时,已占收入的六成之多。

毫无疑问,成本占比上涨让茶百道陷入被动的局面,不得不以涨价来维持利润空间。

2021年初,茶百道创始人王霄琨在朋友圈发布一封“致茶粉的信”更是揭开茶百道在供应链遭遇的难题。信中,他大谈茶百道面临的运营压力,并表示“受大环境的影响”,原材料价格上涨,不得已对饮品价格进行微调。

有媒体透露,王霄锟为解决供应链问题曾投资50亿元建设一个现代化食品、包材工厂,打造茶百道全国供应链总部。此项目已于2022年6月封顶,并于2023年开始部分生产。

此次招股书中,茶百道也明确表示将募集资金强化供应链建设、提高整体运营能力,以及用于品牌打造及推广活动等。

茶百道真的要打造企业自有供应链、改变经营模式了吗?可惜的是,目前并没有消息说明这个项目的产能,也无法获知原料的贡献到底有多少。有业内人士猜测,企业此举或许更想是加强投资者的信心。

2023年6月,茶百道收获由兰馨亚洲领投的10亿元融资,每股成本13.2元,估值来到180亿元,这也是2023年新茶饮赛道较大额度的一次融资。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古茗、蜜雪冰城、沪上阿姨等也在IPO排队中,都想要获得更多融资,因此,谁率先上市就意味着谁将有机会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

02

99%的加盟商,是利还是弊?

与其他茶饮品牌有所不同,茶百道实质意义上的“衣食父母”不是广大消费者,而是加盟商。

2008年,茶百道第一家门店开业,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也一直不温不火。

2018年,茶百道一改此前策略,开放加盟通道。加上外卖行业兴起的助力,企业加盟规模如雨后春笋般疯长。

2019年,茶百道年加盟店破600家,2020年扩张到2242家,2021年开出2835家,2022年1284家,截止2023年12月31日,茶百道门店总数量飙升至7801家,较2016年的100家,已翻了不止70倍,稳坐新茶饮赛道老三的位置。

招股书显示,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茶百道在国内共有7927家门店,实现中国所有省份及各线级城市的全覆盖。

令人震惊的是,在纳入统计的7801家门店中,直营仅有6家,加盟商为7795家,占总数的99%以上。

而已经港股上市的新茶饮品牌奈雪的茶对加盟就谨慎很多,曾在微博上高调宣称不接受加盟,旗下高端品牌喜茶对加盟要求也是苛刻,迟迟未放开政策。

更为值得注意的是,茶百道主要营业收入也是来自向加盟店销售货品及设备、向加盟商收取特许权使用费及加盟费收入等,过去三年,这些收入占其总营收比例达到94.6%、95%、95%。

不得不说,超高的加盟店占比、大量的加盟商,让茶百道近年来赚得盆满钵满。但同时随着大环境的变化,靠加盟发家模式的诸多弊病也逐渐显现。

据了解,随着平台抽佣、人工和房租等各种刚性成本的挤压,利润空间又一再被压缩,加盟商不得不关店应对。2020年到2022年,茶百道关店数量为3家、13家、76家,而新开店数量从2021年2843家下降至2022年的1358家。虽然茶百道表示这一数据在新茶饮中算低的,但还是暴露出加盟商对企业逐渐失去信心的事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高占比的加盟商还给品牌的品控、食品安全带来重大考验。

今年315期间,茶百道上了热搜,有媒体记者卧底茶百道武汉和辰广场店发现了惊人一幕,两家门店替换食材有效期标签,报道引发热议。

拉扯5天之后,茶百道官方才缓缓发布致歉声明,承认武汉及长沙两家门店存在违规更改原料保质期标签等问题。“原料虽未过期,但已不是我们想要让大家尝到的味道。媒体报道发出后,公司第一时间赶赴现场,迅速关闭涉事门店,并全力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与整改。”

茶百道还在招股书中提到,公司的品牌价值受与公司的加盟业务模式存在内在联系的风险的影响。例如,个别加盟商的不当行为可能对消费者对我们品牌的认知及整体品牌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业内认为,无论如何,即将上市对茶百道是镀了一层“金身”,对加盟商和消费者而言,也是一次品牌营销。随着如今的新茶饮市场已经进入存量阶段,竞争激烈程度会只增不减,茶百道接下来依然是任重道远。对此,茶百道经营的稳定性、长久性或值得深究,能否成功占位“新茶饮第二股”,或还需等待其路演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