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起歌德的这部小说《亲和力》,大家可能会觉得有些陌生。

毕竟相比歌德青年时期的成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或者他耗费了整整64年才完成的呕心沥血之作《浮士德》,《亲和力》的知名度似乎要打上一个折扣。

不过,要完整地理解歌德这位文豪的情感世界,还真离不开《亲和力》。

为什么要这样说呢?稍微了解一些歌德的生平,我们就会知道,这位享誉世界的大作家,在他漫长的一生里,除了孜孜不倦的文学创作和非常旺盛的政治热情,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主题,那就是谈恋爱。

尽管歌德的婚姻只有一次,但在他的一生中,却有过非常多的恋爱经历,而这些爱情故事或多或少都被他写进了自己的作品里。

《少年维特之烦恼》就不用提了,故事里那段著名的三角恋,就是来自歌德本人的经历。

青年歌德在舞会上爱上了一个叫夏绿蒂的女孩,却发现这个女孩早已有了婚约。歌德陷入苦恋,没办法从绝望的情绪里解脱出来。

正好那个时候,他听说了一个爱上有夫之妇的朋友为情所困的悲剧,这位朋友因为承受不住社会舆论的压力而自杀了。于是歌德写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宣泄了自己内心对爱情的痛苦。

到了歌德晚年的时候,他再次遇到了情感上的烦恼。那时他已经58岁,狂热地爱上一个出版商的女儿明娜。

明娜年仅18岁,但年龄的差距并不是这段恋情唯一的问题。对于老年歌德来说,婚姻才是真正的阻碍。因为就在前一年,他结婚了,和他结婚的女人是陪伴他整整18年的女友克里斯蒂娜。

歌德非常重视婚姻的价值和地位,所以他与那位少女的恋情注定不会有任何结果。这件事给歌德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也让他对爱情和婚姻的关系有了更多的思索。于是,他创作了《亲和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09年,《亲和力》一经出版,就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歌德在这部小说中,设置了一段突破世俗伦理道德的四角恋爱关系,讲的是一对中年夫妇在有第三者插足的情况下,为了解决这种关系的失衡,或者说,为了解决他们的感情问题,就又找了个第四者。

没错,这种合法夫妻的非法婚外恋故事,即便是放在今天,也会被人喷成筛子,那更何况是两百多年前的德国。

在这部小说问世之后,就有很多人说,它是“一部不道德的书”,甚至说它是“一部淫秽之作”。

当然,也有人指出,这是一部杰作,是“一件含义无穷的艺术作品”。

1.当婚姻出现第三者,那就找个第四者

《亲和力》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两对男女的情感纠葛。

爱德华与夏洛蒂夫妇在年轻时互相爱慕,但受当时社会财势力量的影响,各自与年长而富有的对象结婚。两人历尽波折,到了中年终成眷属,在乡间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这种平静的生活被爱德华的朋友奥托和夏洛蒂的侄女奥蒂莉的到来所打破。

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爱德华与奥托经常在一起,夏洛蒂因此感到被冷落。为了排遣夏洛蒂的寂寞,爱德华提议将奥蒂莉从寄宿学校接回来。

四人开始共同生活后,由于亲和力的不同,年轻、美丽、温柔的奥蒂莉和热情、真诚的爱德华相互吸引;而聪明、风韵犹存的夏洛蒂则与稳重、富于理智的奥托彼此倾慕。

这种新的感情趋向逐渐变得明显和强烈,最终导致了爱德华和夏洛蒂婚姻关系事实上的破裂。

在一夜之间,夫妻二人同床异梦,都下意识地以为怀抱中的是自己新的意中人,因而获得了极大的欢娱和幸福。然而,在清晨面对朝阳时,他们不得不打破表面的平静,向自己的情人表白了心迹。

随后,夏洛蒂和上尉用理智控制住了自己的感情,而上尉决定离开。爱德华因无法与奥蒂莉结合而心中悲痛,他走上战场,但并未战死疆场。

战争结束后,他与上尉一同回到乡间,渴望四人能开始新的生活。

然而,奥蒂莉因见到爱德华情绪激动,不小心溺死了夏洛蒂和爱德华的孩子,她为此深感内疚,抑郁而终。爱德华也因为奥蒂莉离世而伤心难过,没过多久就去世了。

最终,这段四角恋的爱情故事以其中两个人的死亡作为结局。

2.从三角恋到四角恋,对婚姻的探索从未停止

我们会发现,从早年《少年维特之烦恼》里的三角恋,到晚年《亲和力》里的四角恋,歌德所关注的焦点始终在情感和婚姻的关系上。

在《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里,维特作为充满浪漫精神的青年,面临现实巨大的压力和无法实现的爱情,选择自杀的方式来结束痛苦的人生。

因为在维特的心中,爱情是内心不可遏制的激情,也是生命最重要的意义之一;但是婚姻所代表的道德和伦理也是不可逾越的价值信念。

因此,爱的激情和婚姻的约束,让维特的生命陷入两难。

一方面,他不能因为心中的爱,去介入他人的婚姻,但同时,婚姻的存在又无法消磨他心中的爱意。在这无解的绝望中,维特只能选择自杀。

到了《亲和力》,歌德对情感和婚姻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思考,这种思考和分析正是有很多科学原理的支撑。就像是亲和力这种科学概念在情感世界的运用一样。

虽然故事是以相爱的人双双死去作为结局,但是我们可以看到,这一次,情感的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战胜了婚姻的约束。

就像是人类自然天性中的亲和力一样,一个人内心的激情和爱意,是不能被外部世界的力量控制的,道德也好,法律也罢,它们都不能规范和管理人的感情。

尽管因为现实的种种原因,相爱的人还是死去了,但是他们的死亡是宁静的,甚至我们可以说,他们在一种宗教的宁静氛围里,获得了来世相爱的允诺,并且所有人都会祝福他们的爱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小说还透露出歌德对于婚姻制度的思考,如果人性和情感都是一种灵活的状态,那么婚姻是否应当有更多的可能性?

歌德借由《亲和力》里的人物探讨了一种全新的婚姻法律。那就是,我们应该为每一段婚姻设定一个期限,最好是五年。为什么是五年呢?因为五年时间刚好够相互认识、生儿育女、然后彼此离异。

当然最重要的是,因为这个期限的存在,大家都能享受两到三年的美好时光,而越是接近婚姻结束的期限,大家就越会珍惜彼此之间的情谊,这样,婚姻的双方都能在离异之后达成和解。

在传统定义里,婚姻本质上是一种社会性的盟约,不仅是情感的盟约,更是经济和生育的盟约。婚姻满足的不只是个人的生理或者情感需求,还有社会的发展和存续。因此,社会的道德和法律都在维护婚姻的稳定性。

但是在歌德这里,婚姻的契约不再是永恒不变的道德法则,它既不能约束人的行为,也不能限制人的真情实感。当人的自然情感萌发出来的时候,应该让它顺其自然,自由发展。

这或许正是58岁的歌德爱上18岁的明娜的心境。尽管那个时候歌德已经结婚,但是他依然肯定情感的力量,对人内心自发而真挚的爱情,表示出极大的肯定。

包括《亲和力》中四人关系,以及亲和力原理在这四个人中间的运用,尽管以失败的结局告终,却也可以说是歌德对于婚姻和情感形式的一种大胆探索,那就是解除婚姻对人的道德绑架,让人回归自然的情感。

同时,也为传统的婚姻形式提出一些新的可能性,让它更加贴合人性的发展。

各位书友大家好,路上读书联合微信读书出品的电子书《畸恋:重读名著中的爱欲纠缠》已上线微信读书APP啦!

畸恋,是人性深渊的试金石。

本书精选了11篇外国名著进行解读,跟随这些名著的足迹,或许我们能找到自己在爱欲迷途中的答案。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爱欲总是如同迷雾一般,让人在其中迷失方向,不知身在何处。男人也能生子的性别流动星球、钟情有夫之妇举枪自杀的文艺青年、因婚外恋双双服毒殉情的中年男女...

上微信读书,搜索《畸恋》

每一段故事,都是一次情感的探险,意识漩涡的塌陷。在阅读中,我们寻找记忆的影子,试图领悟到爱的真谛。

用独特的视角剖析经典文学中的情感世界,书中精选的外国名著解读稿件围绕着情感纠纷、人性挣扎和畸形爱恋等主题展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生动而深刻的画面。

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到爱情的酸甜苦辣,也可以看到人性的光辉与阴暗。名著中的故事,仿佛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深处最真实、最复杂的情感。

对名著感兴趣的书友,对婚姻与情感感到困惑的朋友,喜欢看虐恋故事的铁汁,赶紧一睹为快。

特约撰稿人:Elinor,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编辑:莉莉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