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西的@蓝天学长

被网友戏称走不出云南的旅行博主

两年来他在云南流连忘返

而腾冲,他来了7次

旅游博主@蓝天学长

为什么觉得腾冲是个很神奇的

有故事、又宜居的小城

在云南有这样一座小城

它曾被战争的炮火夷为平地

可如今,却已经发展成为

云南乃至全国闻名的康养宜居之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腾冲市区\何新文摄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腾冲市区\龚德涛摄影

腾冲位于祖国的西南边陲

有“极边第一城”的美誉

明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一生游历山河

到过最远的地方就是腾冲

它是我国的人口密度分界线“胡焕庸线”的一端

也许是因为这样特殊的地理位置

让腾冲兼具了风光和人文的双重属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焕庸线及腾冲位置示意;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

△胡焕庸线及腾冲位置示意;胡焕庸线即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分界线| 制图@杨宁&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6500万年前的板块撞击才诞生了

今天云南横断山脉、三江并流的地理格局

而处在高黎贡山以西的腾冲

正是板块交界的边缘地带

所以自古以来

火山地热就一直是伴随着腾冲的一个关键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腾冲地形示意;图中小圈为放大显示| 制图@杨宁&巩向杰/星球研究所

如果你在腾冲随热气球一起升空

就能将一众火山景观尽收眼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当你走进热海景区

一路上喷气的地热孔

和弥漫在空气中的白雾以及那刺鼻的硫磺味道

会让你真切地感受到来自地表之下

地球深处的律动和呼吸

你甚至会联想到在巨大的自然力量面前

人类是如何的渺小

然而这种心有余悸的感觉会随着

你的身体进入温泉的那一刹那烟消云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腾冲的温泉资源相当丰富

是很多住宅小区的标配

再加上腾冲本来就气候温和

使得“宜居之城”这个概念深入人心

在北海玛御谷小镇

你甚至可以一边等公交一边温泉泡脚

很是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玛御谷正在泡温泉等公交的人

每年秋天

腾冲银杏村一片金黄、美不胜收

成为许多游客心中绝佳的拍照打开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腾冲银杏村\龚德涛摄影

可如果你真正了解腾冲就会发现

再美的风景对腾冲而言

都只不过锦上添花的附属品

本地人会告诉你,要认识腾冲

还有两个地方你是非去不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腾冲茶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腾冲界头花海

第一个便是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
滇西抗战纪念馆内满墙的钢盔

和国殇墓园内不计其数的墓碑

本身就是一种无声地讲述
它能传导至你内心的强烈共鸣
甚至和你是否完全了解这段历史无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

如今的国殇墓园之内
草木郁郁葱葱、周围鸟语花香
处处彰显着生命的轮回和力量

漫步其中
你身边是微风拂过草地的宁静

而内心却一定是金戈铁马
荡气回肠、几经沸腾

这感觉唯有你真正了解了那段历史

知道滇缅公路、驼峰航线、松山战役、

南洋机工的来龙去脉后方能感同身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殇墓园和滇西抗战纪念馆

第二个地方是和顺古镇
如果说国殇墓园表述的是腾冲人的信念
那和顺古镇讲述的就是腾冲人的生活

只是古镇的历史渊源错综复杂
导致这里的生活太过包罗万象
你不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

恐怕根本无法参透其中的奥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顺古镇/合儒臣摄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家民宿为何叫总理大院?
为何小镇里到处是建造精妙

中西合璧的家族祠堂?
为何这里流传着“走夷方”一说?
为何和顺被称为缅甸侨乡?

跟缅甸做生意真的能赚到钱吗?

和顺为何会建一座中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
为何当年腾冲城被战争的炮火夷为平地

而几公里外的和顺却能保存完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顺图书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顺古镇/薛子摄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和顺古镇祠堂/薛子摄影

一系列的疑问

让@蓝天学长一次又一次
来到了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腾冲

下个假期,相约腾冲
跟着@蓝天学长寻找答案~